《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第一講 

福智廣論|宗大師:【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般羅密
版面規則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第一講 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第一講 
音檔與手抄
http://lrannotations.org/lectures/5-02001

《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第一講


 2015/10/21

在聽聞的時候,請大家注意——專注,耳朵在聽,心中也要跟著。如果你心中不太贊同所講的意思,開始先不要隨著它走,先往下聽。因為那可能是一個疑惑、不解,或者你不明白為什麼是這樣,可以把它留著,等到聽完之後再去想,不要因為有一個疑問就一節課都在想那個疑問。

今天很高興,我們終於開始能夠去做師父要我做的事情——跟大家一起學習《四家合註》。這本《菩提道次第廣論》,它的名稱原來是《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師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或《無與倫比宗喀巴大師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後來的人都認為後者比較好,就是《無等宗喀巴大師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或者《無與倫比宗大師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都可以。在這兩個不同的翻譯版本裡,我們選擇後者——《無等宗喀巴大師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當然這個「無等」一定不是宗喀巴大師自己這樣寫的,是後來的人寫的。

在解釋《無等宗喀巴大師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邊,分六科。第一科解說什麼叫「無等」(可以翻譯成「無與倫比」),然後是「宗喀巴大師」、「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分這六科來解釋。

第一科是「無等」的解釋:除了佛以外,沒有可以跟他比擬,所以是無與倫比的。那麼到底是怎樣的方式無與倫比呢?

第一、「由化身本源之門而無與倫比」。祕密主的教言中說宗喀巴大師是一切諸佛的化現。祕密主就是金剛手,他說是諸佛悲智力化現出了宗喀巴大師。也有人解釋說,一切諸佛的化現,其實就是文殊的化現。這個是化身門而無與倫比的,因為是佛菩薩的化現。

第二、「由授記之門而無與倫比」。「授記」就是經典的授記。在《文殊根本續》中說:「行諸佛事業。」又在蓮花生大師的《遺教》中說:「文殊化現所化教法主,持顯密教名曰善慧稱。」善慧稱是誰的名字?宗喀巴大師。接著說:「八世代中廣弘祕密咒。」在這裡說他是文殊化現的教主,是持有顯密教法的善慧名稱。從宗喀巴大師示現第一生開始,會轉世八世弘揚祕密咒。

又在《遺教》中說:「東方近於支那地,釋迦比丘名善慧,佛子稱揚名末者,令釋迦佛轉報身。」這個是指青海地區。「釋迦比丘」,是指一位比丘,名稱為善慧。他是一位「佛子」,就是菩薩,他的名字最末兩個字是「稱揚」。「令釋迦佛轉報身」,這個典故大家都知道,大師用報身的法衣、寶飾,供養大昭寺釋迦佛的像,把他從化身像轉為報身像。注意喔!在宗喀巴大師做這樣的供養之前,經典裡就已經授記他會這樣做了。

《遺教》又說:「父續深要細瑜伽,及證四邊離戲見,以熟善緣所化眾。」這都是講授記的。這個離四邊的見解是離「有、無、俱有、俱無」,就是有、無、要嘛都沒有、要嘛都有,這個以後再廣學。這其中任何一點如果廣講的話,這節課也是沒法講完的,所以先點一下,我們以後廣學。

第三、「由受生之門而無與倫比」。這個主要是說,除了佛陀以外,沒有一位善巧者、成就的大德有出生菩提樹的史跡。大家都知道,從宗喀巴大師出生的那個滴落臍血的地方,長出了一棵白栴檀樹,就是菩提樹。這棵菩提樹一片一片的葉子之中,皆有自然生成的獅子吼佛像,還有「嗡阿日阿巴雜那帝」——文殊咒。

關於這一點,法尊法師有翻譯一部宗喀巴大師的略傳,說:「大師生已,截臍帶時,滴血於地」,就是大師出生剪臍帶的時候,滴血在地上。然後任運地就生一棵白栴檀樹,在樹葉上或者有獅子吼佛像,或有曼殊五字咒文,就是文殊咒。這個葉子越長越多、越長越多,咒也越長越多,「漸滿億萬」;有那麼多、那麼多的佛像和咒語,「遂名其樹曰:古本栴檀。」然後就在這兒建了寺,就叫「十萬身像佛寺」,就是塔爾寺。

大師出生的時候有多莊嚴呢?「大師頂圓如蓋,額形開廣,眉目秀麗」,非常莊嚴;鼻子很高,「耳肉長垂」;然後「肢節充整」,就是很健壯;「諸根明利,肌膚潔白」,有的傳記裡寫說像白蓮花那麼潔白。「世人一見無不稱悅」,稱讚他:「啊,怎麼這麼莊嚴!」就很歡喜、很歡喜。在童年的時候,他就遠離了愚童的惡風,就是放逸的俗習。小孩都喜歡到處玩,很散亂,但是他小時候就不會這樣。「於諸惡行,本性嚴謹」,就是不造惡業。「見諸有情,愛語慶問。舒手將護,施諸貧匱。悲愍實語,安慰無依。」他見到有情的時候會說愛語,說令有情非常歡喜的話來慰問他,還要保護可能是比他小的或者是老的。並布施與貧窮的有情,心地非常非常地慈悲。「實語」,不講謊話。智慧非常地深廣,只希求正法。傳記中說大師種種的菩薩行,就像嬰兒出生之後自己會吃母乳,不用人教,這位菩薩從小的時候他所有美妙的行為,都不需要老師教,自然就會了。

總體來說,他的身語意只有妙行,完全地遠離惡行。他總是想隱藏自己的功德,可是「欲隱反顯」,越隱藏越會顯露了不起的功德。所以那個時候很多人,「皆共唱言:此若非佛,定是大地菩薩,為利益眾生,住持聖教而來應化也。」所有人都說:「這不是佛的話,一定是個登地菩薩,是為了度有情而化身的。」從小的時候就是這樣。所以這個是「由受生之門而無與倫比」。

第四、「由學習及如所學習而通達之門無與倫比」。如《證道歌》中說:「是故我於不敗尊,贍洲二勝六莊嚴,所有教典細研習,不以偏粗為滿足。」這篇《證道歌》是宗喀巴大師自己寫的。他說「我於不敗尊」——彌勒菩薩,還有贍部洲的二勝六莊嚴;「二勝」就是功德光和釋迦光,是解釋、光顯戒律密意的兩位祖師。他對於這些所有的教典是怎麼樣地研習?「細研習」。有多細呢?一個字、一個字研習,然後上下貫通。是一遍嗎?不是。當你得出一個見解之後,就像法師帶你們複習一樣,就是問,你答;再問,再答;再問,再答,如果三次答案都不一樣,那就等於沒有答案了吧?所以在有答案的狀態下把自己問到好像沒有答案,然後再答出來,叫仔細地研磨;研磨得像粉末一樣,所有的疑惑罄盡無餘,全部滌除掉,這樣的一種細學法,沒有一個字他不懂的。所以「不以偏粗為滿足」,這個「偏」,就是指偏哪一個宗派;「粗」,剛才那個解釋就是細,粗就是大略一遍,一問似乎有點知道;再問,就不知道我知道得正不正確;再一問,我什麼都不知道了,這叫粗。

在《至尊宗喀巴大師傳》中也提到:「未經智理磨練經論義,縱然略知一般總詞句,翻轉細察猶如一團沙,以故智理秘要當細研。」又提到:「如頓月克珠所說:『對於智理,未經熟研的世人的才能,任隨如何的善妙,也只能是一種虛而不實的。』任何正法的句義,最初僅一次啟問時,那怕裝著已經了知一切意義,實際僅知一些隨順論文記載的說法。縱是厚顏無恥地胡謅而說,但是再(向他)作十次詳細的提問時,剛說過的宗義(主張),大都破滅而無言可以答對。復再作仔細的探索而提問時,以前所說的那些,猶如已忘,而自己顯出前後矛盾。由於立宗(所主張)之根基已破滅,立即暴露出愚者自己的過失。這是對於智理未經熟研之過。對於此點,他們說:『辯駁和思擇時,由於對經論未經熟研而達不到真實答案的要點。這誠然是真情。但是在實修的階段中,就不須達到答案的要點。因此,只須不錯知其義,也就可以了。』對此應答曰:『不是這樣的。當知在實修的階段中,對於所修的是何法,法直接表達的意義以及法間接表達的意義,所緣和類別,粗細應破的否定之規等,若能細而又細的知道時,如所知而實修的成績,比修悟中所得的進度更為優越。否則,僅依靠膚淺地知道一些一般詞句,而裝作修習過的樣子,但其所得的也不過那樣膚淺的一些所緣、類別、了知等而已。』」

所以對於經續不分類別的這種學習情形,在傳記中都有詳細地記述。縱使印度的世親菩薩,以及藏區的布頓大師,被認為是學習圓滿究竟的量,但依舊沒有如所學習地而通達了解,所以無法與至尊宗喀巴大師相匹敵。這樣的情形就像克主傑大師在《吉祥三地頌》裡面寫的:「不以詞鬘水泡為滿足」,意指詞義如同水泡一般,不以這個而為滿足,而到達「倶胝殊勝智者難證處」,就是數不清的智者也很難證達的,那個甚深語義所標誌的內心證悟的甚深處。注意喔,學教典證達到這樣。「以極細微無垢之正理,無餘見諸法者我祈請。」對於見諸法的您啊,我祈請!這是克主傑尊者常常對宗喀巴大師作這樣至誠恭敬、極其虔誠的祈禱。

再問一遍,二勝六莊嚴是誰?「二勝」,指弘揚戒律的功德光、釋迦光。「六莊嚴」,中觀派的有龍樹、聖天;唯識派的有無著、世親、陳那、法稱。

第五、「由一切至言現為教授之門而無與倫比」。主要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有「一切至言現為教授」,那一章節大家好好地回去看一看。在這裡引用了宗喀巴大師寫的《證道歌》,在第二品的開頭說:「如是龍猛與無著,依次傳來道次第,獲得不共決定已,深論現為般若訣,善思此理計策妙,至尊智藏恩大哉」,就是指由於這麼精進,對於龍樹、無著輾轉傳來的《菩提道次第》,獲得不共的殊勝定解;於甚深教典的《現觀》、《般若》現為教授。於「一切至言現為教授」到底無與倫比到什麼程度?在經典上是這樣記載,我們可以稍稍理解一下,就是從道次第的第一個字起,一直到成就佛果所有的經典上的教授,全部可以現為教授拿來修行。

舉個簡單例子,我們知道瞋心是有過患的,知道了瞋心的過患能不能拿來對境真實地起修呢?很多人是做不到的,甚至很多人沒法堅持,遇到這個瞋心降不住就放掉了。那對比與佛無二的宗喀巴大師來講,他是可以把所有佛陀的教典現為教授,拿來修行、證達。

大家想一想,「聽聞隨轉修心要,少力即脫生死城」,「聽聞隨轉」就四個字,把它現為教授難否?難!有些問題講了很多次了,心就像生牛皮一樣,無法隨轉。想一想,如果把教典上所說的這些教授全部都現為修行,那真的是無與倫比的!這是「由一切至言現為教授之門而無與倫比」。

第六、「由修持(成就)之門而無與倫比」。《菩提道次第修持攝頌》說:「如是於此因與果大乘,二種勝道所須共通道,如實生已依善舵手怙,趣入續部教法廣大海。修習圓滿殊勝之教授,獲此暇身具足大義利,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透由如是的行持,他的外表與聲聞相共的證德類屬,主要是戒律、出離心;內在與菩薩相共的證德類屬,是以慈悲心攝持的總持、三摩地、神通、菩提心、中觀見等等,以及此生現證雙運的情形,就如克主傑所說:「現證光明法身」等,大家都知道大師是在中陰成就。這個部分如果想去了解更廣泛的內涵,可以去看《土觀宗義》及《至尊宗喀巴大師傳》。這是「由修持門而無與倫比」,他是現證光明法身。

提到這個部分的時候,我們自己考慮一下:對於聽聞軌理,此生可以現證嗎?對於親近善知識法,可以現證嗎?暇滿義大、無常的這些道理,可以如所聽聞地在內心中修學,並且現證嗎?那麼把所有都現證了是怎樣呢?修持門無與倫比!

剛才講到外表與聲聞相共的證德類屬,在戒律上,宗喀巴大師的《廣傳》裡有「戒嚴」這一科。在戒律的部分,大家都知道格魯派素以僧人的戒律嚴明而著稱,世世代代的出家人都會嚴守共聲聞乘外相的戒律——外表顯現聲聞,內證是大乘的這種精神在持戒。

這是第六點,「由修持之門而無與倫比」,這裡主要是在講戒律的證德,乃至他現證光明身。

第七、「由見解之門而無與倫比」。往昔成就的善知識,有一些是自己沒有證達空性;就算是證達了,也沒有把它寫出來;就算把它寫出來,也沒有廣傳。可是宗喀巴大師卻著作了五部具足證達、顯明、廣傳三者的論著,就是有關於正見的善說。這五部論是什麼呢?《辨了義不了義善說藏論》、《中觀廣解正理大海論》、《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廣論毗缽舍那》、《略論毗缽舍那》。

在這一點,我聽仁波切講的時候他也講了很多。他說:過去在西藏沒有證空性的人是很多的;而有些人有了空性的見解,可是自己不知道他的見解是對還是不對,處在一種懷疑的狀態;還有一種人不會懷疑自己的見解,他已經證得空性了,但是講不出來。有遇到這種狀況吧?心裡了解、沒講出來,不知道該怎麼講。宗喀巴大師不僅他自己確信,很真實地證得空性的見解,而且能夠很清楚地幫助別人了解,為他們解釋。就像這裡講的︰具足證達、顯明、廣傳三者,所以他是在見解門無與倫比的。這是第七個。

第八、「由修之門而無與倫比」。這裡主要是講關於修定的內容。以前有許多人會將昏沉的一種狀態誤認為是修定,但是宗喀巴大師很早很早就在相續中生起遠離昏沉的修為,他也著述了很多論典。

為了瞭解這點,可以看一下《廣論》349頁正數第2行:「慈尊則於《莊嚴經論》、《辨中邊論》,說九住心及八斷行,獅子賢論師、蓮花戒論師、寂靜論師等,印度智者隨前諸論,亦多著有修定次第。」實際上宗喀巴大師就是希望依循修定的傳規。為什麼以前的人會把修定時昏沉的一種狀況,誤認為是在修定呢?因為沒有如理地依照彌勒菩薩清晰的教授而修持。這裡邊這麼多論師都有著作修定次第。「又除緣佛像空點種子形等,所緣不同外,其定大體,前諸大論與咒所說,極相隨順」,都跟前面是極相順的。「尤於定五過失及除過方便等,經反較詳」,就是說得非常廣。「然能依彼大論修者,幾同晝星」,雖然廣泛、詳細、清楚地講明了一位修行人要怎麼修定,可是能依照傳承祖師清晰的教授去修定的人,太鮮少了,寥若晨星啊!在這種狀態下,有一些人就「將自心垢責為論過」,把自己實際上修不起來、沒有依法修行的過失,說是人家沒講清楚,這個論是有過失的。所以就說這個論只是開闢廣大外解講來聽聽的,只是論辯論辯,其中是沒有什麼可修要旨的。

在《廣論》前面也說過,如果論上沒有可修要旨,那麼可修要旨在哪裡呢?一定還有一個另外解釋怎麼修行的教授,一定是在那裡,所以這些人就離開了傳承祖師如何修定的清淨教授,去另外尋求一種修定的辦法。「於彼所說修定次第,正修定時,竟為何似,全無疑惑」,對於諸大論師所說的那個修定次第,他們正修定的時候,連一個疑惑都不會生。什麼疑惑呢?說「怎麼會是這樣」的疑惑都沒有生起過,就是太忽略了。因此這裡才說:「然此教授一切修行,前後皆取大論所出。」所以讚美宗喀巴大師在修定方面,他是完全地依據傳承祖師傳下來的宗規,再度地提醒所有的修行人,必須要照著傳承祖師所指示的方向;而指示的方向,就是在諸大教典中。如果想要知道怎麼修行,一定要看教典;教典不是拿來學一學、大家討論一下,然後要修行的時候再另找一個東西來修行,不是這樣的!這裡邊的每一個字,都可以現為教授、現為修行,就是在指示怎麼修行的。

在這裡「由修之門而無與倫比」這個「修」;大家知道聞也叫修,思也叫修,修也叫修,就是聞思修串習一切正法的善行都叫修,但此處的「由修之門而無與倫比」,恰恰是指修所成的修,是指得定以上的這種修。

我不知道諸位對於「由修之門而無與倫比」這一點,有沒有感同身受?我給你們簡單地講一下:我曾經跟隨仁波切去朝聖,走到某一些地方的時候,比如說在佛塔旁邊,在一些祖師塔或者供佛像的塔旁邊,就會看到有人修定。當時有很多人來來往往,他還是靜靜地坐在那裡,好像摒棄諸緣在修定,有的是出家人,有的是居士。看到能這樣專修的,首先是禮敬他們,然後仁波切就回頭看看我說:「不知道有沒有學到修定的教授?」這一句話道盡了修行人的多少辛酸啊!如果不知道什麼是昏沉、什麼是散亂,在山洞裡邊,棄捨一切俗緣坐一輩子,從年輕的時候坐到七、八十歲,八、九十歲,甚至一百多歲,能否得定呢?沒有清淨教授,不知道斷除什麼,他現起來那個東西恰恰是要斷除的,可是有人卻認為已經得定了,實際上那是一種細昏沉,是在昏沉中。有的時候昏沉不是睡著了,所緣也沒有失去,到底是什麼樣呢?以後我們學〈奢摩他〉的時候再仔細地討論。

總之,如果一位修行人想要修定,沒有善知識指示你什麼是定,就等於這一輩子白活了。而且大家可以想一想,離世專修要抱持著吃得那麼簡陋,破衣爛衫的,跟鳥獸為伍,那樣的一種生活狀態。他樂此不疲,想要修行,用了那麼大一顆誠心,可是卻沒有教授。如果到最後他發現「我所修的一切原來只是昏沉而已」,心會碎掉的!你想想那是什麼滋味啊?所以對於我們這些這麼有福報學《廣論》的居士們,在還沒有入定前就先學了,一點點學,我們一定由《四家合註》會講到〈奢摩他〉的部分,會講到什麼東西怎麼斷,前面都要講得很清楚、很清楚。如果沒有獲得這些教授,馬上找一個所緣,有的人觀個樹葉、有的人觀個燈火,或者隨便找個所緣就開始去入定的話,實在是很危險的。

所以看到「由修之門而無與倫比」,其實每次都非常非常地感動。宗喀巴大師為什麼要做這樣的示現呢?就是拯救你我啊!你想想萬一那個在山裡坐著的是你、是我呢?如果那麼多年,假如說五十年過去了,你以為自己修成了,進入什麼什麼了,可能是已經得定了,卻說:「我現在所顯現的光明,完全是智慧的光明。」那還是得定了,但智慧的光明和定的光明他分不開。還有一種就是在九次第定前面的那些住心,和真正的根本定完全也分不開。這樣的話,誤認為自己已經得到了什麼東西,會不會打妄語呢?所以沒有得到清淨教授去修行的,我可以用四個字形容,叫「慘不忍睹!」因為他已經不想輪迴了,他想出輪迴。現在只是修定,還沒有說到什麼叫徹底地擊碎無明的中觀正見。所以傑仁波切把昏沉、細昏沉明顯地標出來,讓大家老老實實地沿著先輩祖師所指示的教典,一字不漏、一字不差地照著修行,這種嚴謹地把教典看作像呼吸一般的態度,正是我們這些弟子們應該學習的。

想到我們的師父,一提到宗喀巴大師,有的時候就痛哭流涕,講話都講不出來,就會跑回他的房間去哭,我們要在外面等著。等一會兒師父又出來,眼睛還是紅的,然後講、講、講,師父又不行了,又會進去哭,才會看到到底什麼叫至誠恭敬。看師父每一次拜佛的時候,在佛堂裡頭低下去,再抬起來,我就在師父旁邊,也在後面跟著拜,看了真覺得是我們虔誠的楷模。他到了佛菩薩面前,那種虔誠怎麼形容呢?就像一個小嬰兒依靠母親的那種感覺,非常非常地純潔,又像一朵花一樣,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他看著佛菩薩那個眼神,純潔到讓你都忘了呼吸,就這樣看著他。心想:這是什麼景象啊!

所以為什麼對於宗喀巴大師的深恩,師父每次都感動成那樣子,《廣論》上的幾句話、幾個字,救了多少人啊!那些拼命想要從輪迴中掙脫出去,想要了解什麼是離苦之道、什麼是戒、什麼是定的人,這裡面講得如此地清晰。有的人修了二十年,一看《廣論》就放聲痛哭:「要是早看到這本書,我這二十年的光陰不至於越走越遠啊!」所以為什麼我勸你們不要離開廣論班,雖然不是法師講的,是班長在那兒說,但他至少還會讓你重複地聽師父的開示,學的是《廣論》啊!雖然是班長或者一些同學在討論,但必須是《廣論》一個字、一個字這樣學下去的。

假如你想要塊金子,想要一個珍貴的東西,如果是國王和一個乞丐,分別都擁有這個珍貴的東西,你想要從國王那兒得到,但是恰巧你只能碰到乞丐呢?我不是說班長是乞丐喔,假如你恰巧遇到一個乞丐,而這個乞丐手裡有你最想要的那個東西,你跟著他就能得到你最想要的東西,你選擇跟他還是不跟他?一定跟。不管你的身分是什麼,只要跟你在一起,能拿到我最想要的東西 ,那我就拿。所以在廣論班裡,無論班長帶研討的水準如何,他可能不如你,但是你在這個班裡,至少可以讓你從一開始到最後一直保持學習進度,保持你唸完書。就像小孩非得要自學、不上學,我對大家離開廣論班就是那種擔憂,多半學不完,半途而廢。

所以「由修之門而無與倫比」,在讚美傑仁波切的同時,真的是不知道該有多麼地感恩!寫了這麼清晰的菩提道次第,讓六百年之後的我們,還能好像聽到宗喀巴大師在跟我們講法一樣。因為他常常說:「末世的弟子啊,不要因為見不到我而憂傷,你們想念我的時候,就去看我寫的兩本道次第。」一本是《菩提道次第廣論》,一本是《密宗道次第廣論》。所以我們看《菩提道次第廣論》,實際上就是親近宗喀巴大師,就像讀師父的手抄稿,和去鳳山寺拜見師父、聽師父說話、跟師父一起談話是一樣的。

所以拜託大家,學戒也好,修定也好,千萬不要離開經典的教授,再去另外找一個隨便的教授來修,沒有清淨的依據就照著學,來世的善趣身都沒有了。一生勤苦終成過失,這是修行人最慘不忍睹的悲劇,就是因為沒有依照清淨的傳承教授修行導致的。所以「由修之門而無與倫比」的這個功德,將會救許許多多、無窮無盡的眾生,所以要禮敬宗喀巴大師,永遠追隨著他,寸步不離、寸步不離!這是第八,「由修之門而無與倫比」。

第九、「由行誼之門而無與倫比」。這個行誼之門主要是強調戒律。就如《青史》中所說:由於時節因緣,出現了一些在戒律上有點鬆散的比丘,透過宗喀巴大師的教授和他本身的修為,令戒律的正法如日中天。而且不僅僅是自己住於戒律的行為,也令他人能夠行持清淨的戒法,使中間及周邊地區全部都變成戒律清淨,這是不是無與倫比呢?

所以佛陀說「以戒為師」,我們可以看到宗喀巴大師的作法是不是這樣的?以前看到一些佛教的評論家評價宗喀巴大師是改革派的先驅,實際上,仁波切說他不是改革,只是恢復戒律而已,但是外人看起來好像是改革。大家都知道黃帽派,你們有看過師父戴黃帽嗎?(有。)黃帽派象徵要以清淨的戒律住持正法,所以師父的僧團會生生世世秉持著以清淨的戒律住持教法的這個原則,所有鳳山寺的法師都有這樣的誓願,比丘尼僧團也都是一樣的。

所以看到宗喀巴大師的這個行誼,注意喔,是指細的戒律都要如律,非常非常微細的戒律,都要一點一點地像佛在世那樣老實地持守,這樣的傳承宗風傳到今天六百年了,這種精神、這種道風,依然被學習宗喀巴大師教法的這些弟子——我們所信受奉行。所以學到此處的時候,為什麼要學宗喀巴大師這麼多無與倫比的功德?就是至尊恩師是怎麼修行的,那麼弟子我就要怎麼修行,一步不差、一步不離,要完全清淨地依照著善知識的腳步亦步亦趨,永遠地跟隨。

第十、「由講說之門而無與倫比」。前期的諸善知識,雖然也有講說《二觀續》、《道果》等百部論著的人,但是宗喀巴大師在年少的時候,就已經能講說《二觀續》等,又能同時宣說眾多教典;對於根本論主自宗的說軌,能不雜餘說而講解;所說能利益他人。具足這三個,就是不共的特法。

第一點,「同時宣說眾多教典」,就是講得非常非常地廣泛。第二點,「對於根本論主自宗的說軌,能不雜餘說而講解」,這是什麼意思呢?比如在講龍樹菩薩的教典、講中觀見的時候,他不會將無著菩薩的唯識見講到中觀見裡去,因為那個論主是龍樹菩薩。再一個,他也不會把跟龍樹菩薩不一樣的見解,雜進去說是龍樹菩薩的見解,只會清晰地說龍樹菩薩的見解。沒有摻雜其他的見解,這叫「不雜餘說而講解」。

第三,「所說能利益他人」,為什麼講說能利益他人呢?從極其清淨的動機,非常地應機,還有善巧說法,廣泛地具足種種譬喻等等諸多門,然後才能夠利益他人。以慈悲等起心所說的法,能最廣泛地利益他人。就像在《廣論》裡所說:「任說幾許法,我未曾受讚一善哉。」他沒有接受別人說:「你講得真好」這樣一個讚歎。為什麼呢?說法的人接受又會怎樣呢?你們的答案是什麼?為什麼說他沒有接受一個善哉?這要怎麼理解呢?

舉個譬喻:你的孩子走失了,走了很久突然找到他了,一看他在荒地裡餓得皮包骨,都不成人形了,這個時候你會趕緊先做點吃的給他。然後你那小孩吃到,就說:「哇!媽媽你煮的飯真好吃。」這個時候你會說:「啊!我煮的飯真好吃。」你會有這個心情嗎?你會一直看著他說:「別大口吃,別吃太多了。你小心!這麼多天沒吃飯了,別吃多了,怕噎著。」你的心會一直一直在那個孩子身上,就像這個說法師的心思都在這些苦的有情。為什麼為人說法?是因為別人苦才為他說法,一直關注著他。想著:「你的苦去掉了嗎?你有感覺好一點嗎?」心裡沒有一絲縫隙覺得:「啊!我在這兒美一下,我講得真好!」沒有這時間,因為完全被關注別人的心佔據了,所以沒有接受善哉的時間。滿滿地都在注視著你那個久久在外面流浪又歸來的孩子,他吃得怎麼樣,是這樣的一種感覺。這就是所說能利益他人的大悲心。

所以具足三者——同時宣說眾多論典;又於根本論主自宗的說軌,能不雜餘說而講解;所說的又能利益他人,具足此三者,是不共的特法。

第十一、「由辯論之門而無與倫比」。如《吉祥三地頌》說:「嫻巧辯論一切諍論師,縱經百返觀擇尊怙語,亦復不能動搖絲毫許,具清淨意。」至尊的善說,誰也不能以清淨的正理而作違害,這是辯論究竟的正因。當時宗喀巴大師住世的時候,很多人心裡可能也會嘀咕,不贊同他的一些說法,但是有沒有人敢正面找他來辯論呢?沒有人!只能心裡嘀咕嘀咕。為什麼?因為沒法兒跟他辯論。大家也學過那一段,跟宗喀巴大師辯論的人,被辯敗了什麼感覺?就對宗喀巴大師五體投地,絕對不會心碎。有人辯論之後,說:「哇!你把我執持的宗毀了,我和我的宗一起玉石俱焚。」心就碎掉了。但是跟宗喀巴大師辯完之後,那個人心裡好清涼,生起五體投地的崇仰心,感到歡悅。他就是這樣把他的對手擊敗;沒有敵人,只有苦難的有情。

鳳山寺的法師在辯論場上,也常常去想這一段。以後你們看鳳山寺法師在辯論的時候,一群人衝向另一群人,像排山倒海想要把一群人都壓倒一般,看起來好像要把邪宗徹底滅除那個狀態。實際上,他們私下還是滿好的,但是上了辯論場就是,你的宗是你的宗,我的宗是我的宗,我們要戰鬥到底。但是要像宗喀巴大師這樣,把對方辯敗,對方連痛苦都沒有,還那麼高興,太高段了!要不要學?(要。)要學!

第十二、「由著作之門而無與倫比」。如《辨了義不了義善說藏論》中說:「頗有多聞諸教法,於正理路亦勤習,內證功德不低劣,然終未達此深處(這個「此深處」是指空性),由師妙音恩善見,以悲愍心我當說。」這是傑仁波切說:「其實有很多人在教法的廣聞方面是非常值得讚歎的,於正理路也勤勇修習,內證功德也不是很低劣,但是卻遺憾地沒有到達空性的最究竟處。」然後傑仁波切寫到:「由於至尊恩師文殊的攝受,我了解、見到了甚深的空性,所以由悲愍心就寫了《辨了義不了義善說藏論》。」

所有的意涵,都是宗喀巴大師自己證悟了才作著述,所著述的意涵也不能駁難,就是沒有一條是能被人家駁倒的。以前好像玄奘大師在印度的時候也這樣,他立一個宗,就說:「如果誰能把我的宗動了,我就把我的頭砍掉。」所以你想想過去的大德修行的那種精神,他的宗與命同在,是辯不倒的。由於具足諸多他人沒有的特法,所以宗喀巴大師的善說能奪智者的心意,通常是雲集多少多少三藏法師非常虔誠地在聽。我以前去過大師閉關的一座山,大師說法坐的那一塊大石頭還在,說法的法座就是一塊大石頭,然後三藏法師雲集在周圍,那些法師都是席地而坐的,宗喀巴大師就在那裡講。因為具足種種特法,所以能奪智者們的心意,這是由著作之門而無與倫比。

第十三、「由出生大弟子之門而無與倫比」。大家都知道克主傑、賈曹傑等等是親傳弟子,這裡邊列舉像福稱大師、妙音笑大師等等,這都是再傳弟子。在《一百零八奇譚》等中,說了許多不同的總攝方式,就是對大師的弟子做不同的分類,由某一類、某一類,分類講說他們的史跡,這一點大家可以去看《廣傳》。

第十四、「由建立事業之門而無與倫比」。就像在《噶當寶籍》中所授記,無論顯密講修,講論著、聞思修,任何方面都現前成就了偉大事業。這個《噶當寶籍》據說有點古奧,很難翻譯。是阿底峽尊者和種敦巴尊者合著的,分噶當派的父法、噶當派的子法;父法裡面有論,有幾十篇,子法裡邊主要是本生,據說是種敦巴尊者講他自己的本生。大家都知道種敦巴尊者是觀世音化現,這個在經典裡有記載。當時阿底峽尊者讓他不要老藏著自己的功德,顯現一下,他就突然變出觀世音的樣子,身生千手千眼,是千手觀音啊!然後周圍的人就被嚇到了,說:「哇!果然是觀世音菩薩。」

我就祈請鳳山寺的法師們把這個《噶當寶籍》翻譯過來,希望你們可以聽一聽。那裡邊的故事比什麼都好聽!就是你不想吃飯、不想睡覺,就想連著聽下面到底是怎麼回事,就那種程度。我非常想讓你們也聽到。但是談到譯本就要很嚴肅了,因為它要流傳下去。所以大家還是好好地祈請吧!希望法師們把它譯出來,很難譯。

第十五、「總合而無與倫比」。在這裡面我也想講一下,實際上宗喀巴大師最了不起的一點,他不是以一個地上菩薩的身分來開展這些事業的,是以凡夫相行佛事業。大師住世六十餘載,可是卻有宗喀巴大師的教法,傳衍得如此地廣、如此地深。所以如五世勝王所說:「稀有行傳具足清淨戒,宏偉佛子行之大志力,行勝空樂二次第瑜伽,願能值遇善慧勝者教。」所以宗喀巴大師是有他的教法流傳下來的。「稀有」,這是一個無與倫比。

在一一的無與倫比之中,雖然都各自有各自的正理,但是最究竟的則是:「傑仁波切有法」,這是辯論格式。「於彼誰亦不可匹敵」。為什麼?「因尊持凡夫相而行佛事業故」,用凡夫相行佛的事業。「其如授記而行佛事業,以行佛最勝事業」。什麼事業呢?「轉法輪事業故」。對於這些,用譬喻來顯示的話,雖然也可以說,就像諸天中的大梵天、人中的轉輪王,但一切智克主傑則說:「一切世界依怙汝!」乃至「唯佛堪與數較量。」您就是跟佛一樣的!說是:「一切世界中的依怙您啊!」有沒有發現,克主傑尊者對宗喀巴大師的讚文總是那麼充滿情感,每一個祈禱、每一個讚歎都會深深地震撼我們的心。

再結語一下,如果從修持的角度而言,任何一個宗派的行者,能得各自開派祖師、持派傳軌師和本尊等的加持趣入相續,是至極重要的!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至尊的加持,於相續中能夠得到至尊的加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有一位叫至尊吉美汪波——無畏王,就是二世嘉木樣大師,他寫了一個很美的偈頌。他說:「三寶功德大悲雲,降不降灑加持雨,應問相續善海中,勝解恭敬海龍王。」三寶功德就像大悲的雲朵一樣,能不能降下加持的甘露雨,要問誰呢?要問各自祈求者、修行者心續的善海裡邊,那個勝解恭敬的龍王答不答應,是不是那麼勝解恭敬?如果他是那樣的,佛菩薩的加持雨馬上就降下來。就是說,你有幾分虔誠,就會降下幾分的甘露雨。

歸根究底即是信和敬,所以應當於座上如法威儀而坐,以加行六法為前行,用根本心觀緣,於十五種無等,以教理喻三者作思惟而修習猛利信敬。這個「根本心」實際上就是指我們的意根。平常沒有修為的人的意根常常被什麼根拖著走?眼、耳、鼻、舌、身,就被這些東西拖著走,意很難得專注。但是一定要用這個意來緣到前面講的這十五種「無與倫比」,要修信,修信才會降下加持的法雨。所以從最初發心,中積資糧,最後成佛的一切緣起,都必須依著上師而結合連接,然後才能夠起修。從起修到中間、到最後,都不能離開善知識的加持。

會覺得難嗎?你們的心在那種敬意中,看起來都很寂靜、很調柔。如果現在你們能看到自己的臉,你們回家會高興很久。用向日葵、用蓮花比喻你們都可以,全部都很純淨,像孩子一樣。

到此處,這十五種「無等」就講完了。接下去會有:二、「宗喀巴大師」的意涵,三、「所著」的意涵,四、「菩提」的意涵,五、「道次第」的意涵,六、「能詮所詮二者的廣大」的意涵等等,接下去還有這麼多,但今天就講到這裡。不知道諸位會不會覺得難?應該還可以吧?以後一定會出書,你們會得到這個譯稿,但是我希望你們可以一遍一遍、一遍一遍地仔細看。而且那天我們已經決定還要有語譯,所謂的語譯是白話,前面有古文,後面有白話。但絕對不敢只用白話,因為經典都是用古文,這樣的話古文就沒法傳持下去,這是很危險的。

《四家合註》的第一節課,第一章講完了。謝謝!希望大家心續裡那個善海中的海龍王早一點呼風喚雨。想必大家一定一點也不餓,但是還是吃點人間的飯吧!希望今天中餐特別、特別香。希望以後你們每一餐吃飯都很香、睡得也很甜、學習經論又很精進、在家裡又行善法。班裡一定會行善法,在家裡也要行善法。記住我說的:回家不要造惡業,要學會正知、正念。正知、正念怎麼獲得呢?一定要多多地聽聞。我對大家承諾的,講完一盤就傳給你們,這一次一定不會失誤的。所以一定會持續,不管你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只要你是廣論班的同學,一定會聽到《四家合註》的,所以請大家好好地期待。

願我們學《廣論》的這些大班永遠地學下去,生生世世學下去。記住!師父說:我們這群人不能散,絕對不能散!一定要堅持下去!

開示日期:2014/02/08
圖檔
發表主題 主題已鎖定

回到「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