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第301講~第400講【全廣 II】

福智廣論|宗大師:【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般羅密
版面規則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9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16講【全廣 II】入門段落:第1冊 P144-L8 ~ P146-L8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317講 318講 319講 320講
321講 322講 323講 324講 325講 326講 327講 328講 329講

廣海明月第316講【全廣 II】入門段落:第1冊 P144-L8 ~ P146-L8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16講【全廣II】


講次:0316 (2021/04/08 ~ 04/11)
科判:道前基礎
廣論段落:P7-L4 ~ P7-L6 如是造論……此大阿闍黎三皆備具。
入門段落:第1冊 P144-L8 ~ P146-L8 第三、辨識造論圓滿三因......以上講完了造論的圓滿三因。


廣海明月_第316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阿底峽尊者的功德。是學習《四家合註入門》,請大家把書翻到《四家合註入門》144 頁,看中間的原文: [00′15″]

  第三、辨識造論圓滿三因:如是造論光顯能仁所有密意,復有三種圓滿勝因,謂一、善所知五種明處及二、具教授,謂從正遍知輾轉傳來,於其中間善士未斷,修持彼義扼要教授;三、並得謁見本尊天顏,獲言開許。此等隨一雖能造論,然三齊具極為圓滿,此大阿闍黎三皆備具。 [00′56″]

  那我們看一下仁波切的講記,說現在是科判裡的第三科。如果要造一部破除邪法、清淨無誤的論典,仁波切講必須具備三個圓滿的因,妙音笑大師用這個科判來含攝下面的內容。「光顯能仁所有密意」,如果想造一部闡揚佛陀無垢聖教密意的論著,就要有「三種圓滿勝因」。 [01′27″]

  第一個就是「善所知五種明處」,造論者必須要通達五明,這也是一個很高的條件哪!可能不是一個博士學位的問題,是很多科都要讀到很精湛的、精深的部分。然後第二,說要「具教授」,就是不管造什麼論,都要有修持扼要的教授,「具教授」,具有「從正遍知輾轉傳來,於其中間善士未斷,修持彼義扼要教授」。在這裡邊仁波切講到有傳承的教授很重要,就是要有清淨傳承的教授,這是第二項。 [02′17″]

  西藏有這樣的一個說法:「大江的源頭,須自高山雪嶺;教法的源頭,須自圓滿世尊。」很美呀!長江大河的源頭,是在高山的雪嶺融化下來的;那麼教法的源頭,它源自於圓滿的大覺世尊。從世尊依序傳持下來很重要、很重要!如果傳承的根源不清淨,很難有清淨的法,所以必須要有清淨的傳承。如果有清淨的傳承,就會有清淨的口訣,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清淨的口訣,所以傳承和清淨的口訣這兩項都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03′09″]

  「根源」,根源一定要是從佛、世尊這裡傳來的,中間他的傳承是不能夠有染雜的,要清淨;這裡邊要有清淨口訣,就是祖師傳祖師、祖師傳祖師這樣傳下來的。 [03′29″]

  那麼接下來第三點,就是「謁見本尊天顏,獲言開許」。仁波切在這裡邊講說能親見本尊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又得到本尊的親口開許,這裡邊說在夢中夢到本尊開許也算,有一些經論是這樣說的。所以必須獲得本尊親口或者在夢中的開許,這樣才算。如果造論者能夠具足這三個條件,那就是最好的了。 [04′01″]

  在這裡邊再多講一句,師父說能親見本尊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對於一些修行人來說,他認為他能見本尊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好像前面的未到地定也沒經歷就見了。那麼為什麼這麼容易呢?見到的可能十有八九不是本尊,可能是有點走岔了,在這點因為很多大善知識都如是說,所以我們修行人,尤其是愛打坐的或者很願意求各種境界的,在這點要尤為地慎重!就是你見到了誰,一定要去問自己的老師:「這是誰?他所說的東西可以信嗎?」老師要是說這是完全不懂修行的,有的甚至就是現起障礙了,一定要以老師的為主,聽自己的善知識的,要以經典為主。 [04′49″]

  尤其是有一些人,比如說他愛講一些預言,預言這個、預言那個,有的人就是講說預言團體怎麼了、怎麼了、怎麼了,其實都是一些沒有任何真憑實據的胡說八道吧!如果你去相信這個,一直把注意力放在這裡,人生的大好時間沒有用來學習教典,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久了之後見解會有毒了,然後就會離開善知識了,因為善知識一定不會教你這個的。所以這點要非常非常地注意! [05′20″]

  如果造論者能夠具足這三個條件是非常好的,如果沒有全部具備,「此等隨一雖能造論」,即使具備其中的一個也是有造論的能力的,「然三齊具極為圓滿」。如果具有三個條件,就會非常圓滿。總之,造一部圓滿的論典,必須具備這三個條件,大阿闍黎覺窩傑阿底峽尊者具足了三種造論的圓滿因。 [05′54″]

  接著仁波切講說:以前印度班智達造論的時候,比如說在止迦摩囉室囉寺的某個班智達今年造了一部論,造完論就要召集全寺的班智達們開始討論、評鑑。說:「這本是今年我造的論,是否符合佛陀的密意、符合佛陀的言教呢?到底能不能夠利益眾生呢?」如果真的是一部好的論典的話,大家評鑑完了,然後還要敬呈國王作為最後批准發行;如果書中的內容不夠圓滿,就禁印——禁止印刷,所有的班智達都會破斥、反對發行。大家的規矩是很明顯的。 [06′41″]

  然後他們還有一種作法,就是把這本論要綁在狗尾上,以示這位班智達的書不能流通。說以前有這種嚴格的規矩。造論是非常非常重大的一個事情,應該說驚動全國、驚動國王的一件事情,要傾盡整個寺院的力量,都是那些大班智達一起來評,所以是非常非常慎重的一件事情!造論的傳承的規矩是非常嚴謹的。 [07′12″]

  說過去在西藏,書籍的著作也是很謹慎的,如果要印出清淨的典籍,通常都去這幾個印經院,像德格印經院、拉薩雪印經院,也是很多智者一起評鑑,如果清淨才能發行。然後接著說一句:「不像現在,只要隨便寫出來就可以印製。」 [07′34″]

  看了這一點,特別好印一個什麼流通的人,大家真的要注意一下!因為印成一本書了之後,通常這本書就會一直留在世上,然後它會向後傳。如果我們印製了不清淨的書——這裡邊的說法有待於觀察,甚至沒有請很多智者去看一看行不行,那是否可以考慮就不要印刷。因為總不能只寫自己的想法,都是要光顯能仁的密意;寫自己的想法,沒有任何經典的依據、傳承的口訣的依據,這非常有可能引導自他走向三主要道的反方,或者摻了很多不清淨的見地。這對自他、對眾生沒有什麼利益,那沒有什麼利益,為什麼要在世上出現?對眾生沒有利益,就沒有什麼作用,就不用出現了。 [08′28″]

  所以我們學了這個造論的三因之後,真的要學一學祖師們對於造論的這種嚴謹的態度。像我們寺院的法師們在翻譯經典的時候,也是非常地嚴謹,經過了好多道的程序。考據的法師對任何一種說法,比如說它出自於大藏經的哪一部?論典的哪一部?哪一位祖師說過了?甚至不同版本的是怎麼印刷的?差距在哪?這樣找完了之後,還要去問善知識他們的看法是怎麼樣,然後再討論,然後再校對、再去找。應該說下了一些功夫,但是也不是以此為足,我覺得我們應該可以做得再好一些、再好一些,因為畢竟在探求真理的這個路上應該是永無止境的。 [09′18″]

  所以希望大家能夠看了這一段,說阿底峽尊者具足造論三因這樣一個圓滿超勝的條件,真是讓我們內心裡非常非常地歎服!那麼歎服之餘,要想一想:具足了造論三因的這樣一個善知識,他寫出來的清淨的論典足以彰顯能仁的密意,那我們依之而修行的話,就是我們最大、最大的福分!所以還是非常非常頂禮這樣的善知識們,也很隨喜大家能有這樣的善根值遇這樣的論典,而且也有信心隨學。 [09′58″]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9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17講【全廣 II】入門段落:第1冊 P146-L9 ~ P147-LL4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17講【全廣 II】入門段落:第1冊 P146-L9 ~ P147-LL4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17講【全廣II】


講次:0317 (2021/04/12 ~ 04/14)
科判:道前基礎
廣論段落:P7-L7 ~ P7-L8 其為本尊所攝受者……及廣大正法。」
入門段落:第1冊 P146-L9 ~ P147-LL4 第四分三:第一、本尊所攝受者......這就是「謁見本尊天顏」的部分。



廣海明月_第317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阿底峽尊者的功德。請大家翻開《四家合註入門》146 頁,看中間「第四分三」,這裡邊會介紹阿底峽尊者為本尊所攝受的狀況。看原文。 [00′22″]

  第四分三:第一、本尊所攝受者:其為本尊所攝受者,如《讚》云:「勝歡喜金剛、三昧耶王,屬事部之能仁,結說法印,即今《修法大海》等論所載者是。三三昧耶者,謂身語意;或指不臥於床、不飲酒、不食似手印三者。〕雄猛世自在觀世音、主尊度母等即勝樂輪、不動尊共六尊,謁顏得許故,或夢或現前,常聞最甚深,及廣大正法。」 [01′09″]

  現在大家可以看一下仁波切的講記。這科判第四個分三,第一就是「本尊所攝受」。覺窩傑具德阿底峽尊者具備這三個圓滿因的狀況是如何呢?首先,「其為本尊所攝受者,如《讚》」,這個讚就是指《八十讚》,「如《讚》云:勝歡喜金剛,立三昧耶王」,「勝歡喜金剛」就是指本尊喜金剛,「立三三昧耶王」是指釋迦牟尼佛。「屬事部之能仁,結說法印,即今《修法大海》等論所載者是。三三昧耶者,謂身語意;或指不臥於床、不飲酒、不食似手印三者。」「事部之能仁」,密續有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這個事部,它是密續四部中的第一部,為什麼叫事部呢?它主要是透過沐浴、清潔等外在的行為修持密法,所以稱為事部;這裡邊是事部的釋迦佛。 [02′25″]

  這裡邊要解釋的就是,通常「三昧耶」是指誓言,但是「立三三昧耶王」就是指釋迦佛。然後這裡邊還要解釋一下,它說「三昧耶者」指身語意的三味耶,或者是指不臥於床、不飲酒、不食似手印三者。「不食似手印」是指什麼呢?就是指不食用形狀做得像手印和人、動物的食物。 [03′00″]

  接下來就講到:「雄猛世自在觀世音、主尊度母等」。「主尊度母」就是綠度母;這裡邊提到「雄猛世自在觀世音」,就是指觀世音菩薩。有很多對觀世音菩薩的稱名,像普陀主、世間主、世間自在、大悲尊、蓮花手等等;這裡邊說還是導師釋迦佛的八大近侍佛子之一,另外雄猛世自在觀世音是三世諸佛大悲的一個總聚體,大悲的代表。那麼度母——這裡邊說主尊度母,度母就是指佛教的本尊,主要是白度母和綠度母。 [03′51″]

  接下來,「即勝樂輪、不動尊共六尊」,「勝樂輪」就是無上瑜伽部的母續的本尊,或者有人稱勝樂金剛、黑茹迦。「不動尊」,這裡邊仁波切解釋為是忿怒不動明王,不是五部如來的不動佛。這是噶當派的六個本尊,覺窩傑尊者平常的課誦就是這六位本尊的自生法等儀軌,主要依止的本尊也就是這六尊。格西對「不動尊」的解釋是說,是指阿底峽尊者的不共護法,尊者在前往拜見金洲大師的途中遇到了很多的災障,都是由於他的護持而順利度過的。也會有本尊和護法都是一尊的,像瑪哈嘎拉,他是忿怒的觀世音,但是他也是不共的護法、大乘的護法。在這裡邊,仁波切為我們介紹說噶當派的六個本尊,阿底峽尊者常常修的是這六位本尊的自生法等儀軌,主要依止的本尊也是這六尊。 [05′07″]

  「謁顏得許故」,就是直接地現見了他們,並且獲得開許。「或夢或現前,常聞最甚深,及廣大正法」,就是說或者在夢裡呀、或者直接現前——直接現前是什麼意思?可能靜坐的時候,或者有的時候本尊現前也不一定是在靜坐的時候,已經直接就像師生一樣對話,像生活一樣地這樣對話——經常從他們聽聞甚深、廣大的正法。 [05′41″]

  這些本尊當中,度母是以常人談話互動的方式在尊者的面前,這個有大量的史料記載。在尊者進入西藏之前,尊者就啟問度母說:「此行是否有利藏人呢?」度母就授記說:「對藏人有廣大的利益,尤其是依靠一位優婆塞——種敦巴,會產生很大的利益。透過這位優婆塞,就能作廣大的佛教事業。」這就是「謁見本尊天顏」的部分。 [06′20″]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9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18講【全廣 II】入門段落:第1冊 P147-L1 ~ P147-LL4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18講【全廣 II】入門段落:第1冊 P147-L1 ~ P147-LL4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18講【全廣II】


講次:0318 (2021/04/15 ~ 04/18)
科判:道前基礎
廣論段落:P7-L7 ~ P7-L8 其為本尊所攝受者……及廣大正法。」
入門段落:第1冊 P147-L1 ~ P147-LL4 勝歡喜金剛,立三三昧耶王」......這就是「謁見本尊天顏」的部分。




廣海明月_第318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在開始今天的課程之前,我先請大家看一下《四家合註入門》的 147 頁,我做一個更正。這裡邊的第一行,說「勝歡喜金剛」就是本尊喜金剛,「三昧耶王」是指釋迦牟尼佛——這個是法師在翻譯的時候漏掉了,是「立三三昧耶王」,是這樣的,前面有個「立三」兩個字。希望大家在《四家合註入門》自己用筆把它加上去。 [00′35″]

  接下來,大家可以看這一步,像尊者準備進入西藏之前啟問度母。其實很多上師都是遵循著我們《廣論》中的皈依學處,但有什麼事情都是要啟白上師、三寶、本尊,得到加持和開許然後再去做。所以像這麼偉大的上師,他取得了這麼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他還是要問說:「我這樣去西藏的行為,到底能否有利益藏人?」 [01′12″]

  像師父在做什麼事情之前,也常常是啟白三寶,啟白的最根本的一個理由都是:這樣對聖教會有利益嗎?這樣可以利益眾生嗎?都是以這樣的前提。從來沒有說:這樣我是否很吉祥?我能得到什麼?從來沒有任何一絲絲這樣的一個希求而去祈求的。 [01′35″]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越是偉大的上師,他們的皈依學處越是守得非常地清淨,而且跟本尊的關係就像師生關係一樣,甚至就像母子關係一樣。不過他們談的家常話就是:怎麼樣的行為可以利益眾生?怎麼樣的行為能對聖教有益?這就是佛家族裡邊的菩薩,或者佛示現的,他們就是這樣的。並不是我們有很高的修行,什麼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了,甚至自己做主的就跟本尊一樣了,好像也不用啟白了,越有修行的大德在這一點上尤為嚴謹。 [02′17″]

  那麼反觀察我們,我們常常自己給自己做很多決定,一堆一堆的計劃出爐,當這個計劃出爐的時候,甚至都不願意跟自己的上師講一下。因為有的時候講了之後,上師就直接把你的計劃給砍掉了,說:「這個對聖教的利益不大!」唯恐自己的計劃被砍掉,所以有的時候就是能講就講、不能講就不講,趕快沿著自己的想法做。像這樣的一個習慣,看了這一段之後,大家可以稍微觀察一下自己,或者說透徹地觀察一下自己:我們要不要養成做什麼都會啟問本尊這樣的一個習慣呢? [02′58″]

  這位大德能夠依靠他自己的力量造一部論,那麼他經典的水平,還有他修證的水平應該也是很厲害了,但是這麼厲害的大德他要做什麼,還是要啟問本尊、得到本尊的開許。請問為什麼要這樣呢?為什麼造論三因裡要著重地寫這個?我們就看到從最初的依止法到皈依學處,到最後這麼高的一個成就——親見本尊,它都是一脈相承的,淬鍊我們精純的皈依心。越是有成就的大德,他的這個皈依越會做得徹底,不會留什麼餘地。有些人為什麼啟白就是做不了?他就是給自己空間、給自己餘地,或者說太信任自己了。 [03′46″]

  那你說阿底峽尊者這樣的大德,他難道不確信他去西藏會利益到藏人嗎?所有的藏人都知道的事情,那為什麼尊者好像不知道的樣子?他為什麼還要去問度母呢?造論這件事情為什麼還要得到本尊的開許?他完全是有本事、有力量或者說有功德,可以寫一部救世的論著,為什麼還要得到本尊的開許?在經典裡這樣的一些祖師的行誼,就是要提醒我們後學,從一開始親近善知識——什麼事情啟白善知識、得到善知識的加持,到啟白三寶、精進地持守皈依學處,就是常念三寶恩啊、常念上師恩。 [04′35″]

  有些人會認為:老是啟白,好像也沒有時間。還有人認為:啟白了有時候自己一半的計劃,甚至百分之百的計劃都被砍掉了,沒有自由、沒有發揮的自由。但這條路上要發揮的是能夠常常啟白佛菩薩,甚至是每事都會啟問! [04′57″]

  就這一點,我也曾經問過我的好幾位上師,說:「這個皈依學處裡真的每件事都要啟白嗎?」實際上,真正守得精純是要每件事都要啟白。因為你會覺得:哪有一件事是不得到佛的加持、不得到善知識的加持,能靠我自力成辦利益眾生的善行呢?我怎麼自力成辦呢?還有包括從最初的任何一個修證功德的生起,如果沒有上師、佛菩薩的加持,一個凡夫怎麼樣擺脫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能夠在那麼多障礙和自己退墮的各種可能性下,在可上可下的時候都上一步?都上一步,一定會完成增上生,因為不會向下去。在遇到可上可下的因緣、可上可下的念頭的時候,我們都選擇向上一步!那麼誰給了我們這種勇氣?上師的加持力、佛菩薩的加持力!如果我們不養成啟白的習慣,還是自己拿主意,什麼事都自己拿主意,那終歸是轉自己那一套! [06′01″]

  所以,我是說看這一段,我們反省一下自己:這麼偉大的上師,他的行為都是這樣的,在佛菩薩面前就像一個孩子一樣,什麼自己的行為都問問說:「媽媽!這樣我可以做嗎?媽媽!這樣我可以做嗎?你覺得這樣好嗎?」非常尊重他們的老師,或者說像父母親一樣,非常尊重父母親。所以我覺得還是滿感動的,不知道你們感覺如何? [06′29″]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9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19講【全廣 II】入門段落:第1冊 P147-LL3 ~ P149-L1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19講【全廣 II】入門段落:第1冊 P147-LL3 ~ P149-L1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19講【全廣II】


講次:0319 (2021/04/19 ~ 04/21)
科判:道前基礎
廣論段落:P7-L8 ~ P7-LL1 師傳承中……能善決擇勝者密意。
入門段落:第1冊 P147-LL3 ~ P149-L1 第二、傳承無間斷之理 者......等等眾多獲得成就的上師。
備註: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第1冊 P150-L10註釋⑤ ~ P151-L12註釋⑫完 母續 無上瑜伽部中......為配合箋註,故改譯。





廣海明月_第319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阿底峽尊者的功德,請大家把《四家合註入門》翻到 147 頁,看最下一段中間的藍字。 [00′13″]

  第二、傳承無間斷之理者:師傳承中,有所共乘及其大乘二種傳承。後中分二,謂度彼岸及秘密咒。度彼岸中復有兩種傳承:謂見傳承及行傳承;其行傳承復有從慈尊傳來及妙音傳,凡三傳承。於密咒中亦復具足五派傳承,復具宗派傳承、加持傳承,及其種種教授傳承等諸多傳承。親從聞學諸尊長者,如《讚》云:「恆親近尊重,響底巴寂靜、金洲法稱、跋陀羅菩提覺賢,及迦那師利智吉祥,多得成就者。尊又特具足,從龍猛輾轉,傳來最甚深,及廣大教授。」說有十二得成就師,然餘尚多。第三、善巧五種明處前已說訖者:善巧五種明處者,前已說訖。是故此阿闍黎能善決擇勝者密意。 [01′44″]

  那麼這一段傳承沒有間斷的狀況:就是尊者的師承中,有共通乘小乘及其大乘兩種傳承,大乘的傳承中又分為顯教度彼岸乘及密咒乘的兩種傳承。度彼岸乘又分兩種傳承:見傳承和行傳承;尊者的行傳承又有從彌勒菩薩所傳來的,還有從文殊菩薩所傳來的,這裡邊說共有三種傳承。然後在密咒乘中又具足一切密咒的傳承、密集的傳承、母續的傳承、事部及瑜伽部的傳承、閻摩敵的傳承,共五派傳承。另外尊者還具足宗派的傳承、加持的傳承,以及種種教授的傳承等許多傳承。尊者親炙聞法的上師,就像《讚》中說:「尊者長時依止的師長,有響底巴——寂靜、金洲法稱、跋陀羅菩提——覺賢,及迦那師利——智吉祥等許多得到成就的大德。特別是您還具足從龍猛輾轉傳來的甚深和廣大的教授。」相傳尊者有十二位得到成就的師長,另外還有許多其他的師長。接著到第三科、尊者善巧五種明處,前面已經講過了:尊者善巧五種明處的情形,前面已經講過了。所以,綜上所述,這位大阿闍黎是能夠周密地抉擇佛陀的意旨。 [03′28″]

  下面我們看一下仁波切的講記。這一段主要是學習阿底峽尊者的傳承——傳承也就是師承。「第二、傳承無間斷之理者:師傳承中,有所共乘及其大乘二種傳承」,就是覺窩傑具德阿底峽尊者所擁有的傳承。那麼「所共乘」就是大小乘的共通乘。一般是指相續中生起大乘道或小乘道都必須先修習的意樂,譬如皈依、出離心。但還有一位善慧摩尼大師認為此處所說的共乘傳承指聲聞四部等小乘傳承。 [04′12″]

  「後中分二」,「後中」就是指大乘,這個「分二」就是「謂度彼岸及秘密咒」——顯、密。「度彼岸中復有兩種傳承:謂見傳承及行傳承;其中行傳承復有從慈尊傳及妙音傳,凡三傳承。」這所有的傳承具德阿底峽尊者都是具有的。 [04′35″]

  接下來是「於密咒中亦復具足五派傳承」,這個「密咒中」,例如父續傳承、母續傳承——父續又是指什麼呢?就是指密集為主的諸多本尊。那母續是指什麼呢?指勝樂為主的諸多本尊。第三個是事部及瑜伽部,第四個是一切密咒傳承,接下來就是閻摩敵的傳承,這個五派傳承在《廣傳》中都有記載。 [05′10″]

  接著說:「復具宗派傳承、加持傳承,及其種種教授傳承等諸多傳承。親從聞學諸尊長者,如《讚》云:『恆親近尊重(就是上師了),響底巴寂靜、金洲法稱、跋陀羅菩提覺賢,及迦那師利智吉祥」等等眾多獲得成就的上師。 [05′40″]

  然後在這裡邊說:「一切密咒傳承」,特別是指咒語的傳承,這個咒語的傳承包括顯教、密教,還有內外道的種種咒語的傳承。還有這裡邊涉及到「密集」,「密集」是指無上瑜伽部的一位本尊的名字。無上瑜伽部分為父續、母續兩種,父續主要是闡釋密法中的方便分,母續主要是智慧分。「瑜伽部」的傳承也是四部密續的傳承之一。瑜伽部是四部密續中的第幾部啊?第三部。此部修習密法的時候,以內在瑜伽為主,但是還不是最殊勝的密法,所以稱為瑜伽部,這一部的傳承就是「瑜伽傳承」。「閻摩敵」就是無上瑜伽的一位本尊的名字,至尊文殊化現的忿怒相的本尊。 [06′39″]

  還有一個,「於密咒中亦復具足五派傳承」,這個改譯了一下。還有「宗派傳承」,就是泛指各種內外道宗義的傳承,因為我們也會學到外道宗義,對不對?「及其種種教授傳承等諸多傳承」,法尊法師原來的是「及其種種教授傳承等」,沒有「諸多傳承」,這個根據藏文譯本又改譯了一下。 [07′09″]

  這個「如《讚》云」,就是《噶當箴言集》的那個《讚》。現在就涉及到阿底峽尊者的上師,他就說:「恆親近尊重,響底巴寂靜」,「響底巴」翻譯成寂靜,又可以翻譯成寳源寂靜,是九世紀時代的上師。他是婆羅門種姓,在摩羯陀國提婆波羅國王的時候進入佛門出家,博通五明,名聲遠揚。曾經有一個很重大的事情,就是應斯里蘭卡國王迎請去斯里蘭卡,當時大臣和百姓聽到這個上師要乘船將至,就在海邊等待了七天,並且把海邊到國內的路途徹底地清掃,沿途旗幟飄揚,國王也做了廣大的供養。 [08′09″]

  這位上師非常地長壽,到了百歲的時候,他有一個弟子叫多希巴大師,非常地出色、非常地精進,在十二年間勤修無分別法,獲得了大手印的成就,安住在原始法性中。這時候帝釋天看到了這麼偉大的成就者,就很想迎請多希巴大師到三十三天,可是多希巴大師捨不得自己的上師,他說:「我要去禮拜上師響底巴大師,就算如今我已成佛,上師的恩德依然浩瀚無盡。」然後他就以神通剎那間飛到了響底巴大師的住所。他跟響底巴大師的住所,大概要用六個月的路程才能夠來到他上師的住所,但他用剎那間就完成了。 [09′12″]

  去了之後,他將所得的一切無分別的教授等等全部供養了響底巴大師。最精采的是響底巴大師學習十二年後,也獲得了大手印的成就。這裡面說的百歲,應該是他的弟子成就時候他百歲,等到他修習十二年之後獲得大手印的成就,他已經多大年齡了?一百一十二歲,從一百歲開始修法,然後修習十二年獲得大手印成就。 [09′47″]

  我覺得這兩個師徒真的是很不可思議,很令人驚愕!百歲老人就是個奇蹟了,但這裡邊說還能夠經過十二年的修行獲得大手印的成就,真的是奇蹟中的奇蹟!所以我們修行人也要學習這樣的大上師,不管年齡多大要勇於修法,不要被年齡所限。當然這樣的成就者,他可能是本來就不同凡響,但是我們就是為了要不同凡響才修行的,就是不滿足於做一個凡夫。這位就是阿底峽尊者的上師。 [10′24″]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9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20講【全廣 II】入門段落:第1冊 P147-LL3 ~ P149-L1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20講【全廣 II】入門段落:第1冊 P147-LL3 ~ P149-L1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20講【全廣II】


講次:0320 (2021/04/22 ~ 04/25)
科判:道前基礎
廣論段落:P7-L8 ~ P7-LL1 師傳承中……能善決擇勝者密意。
入門段落:第1冊 P147-LL3 ~ P149-L1 第二、傳承無間斷之理者......等等眾多獲得成就的上師。
備註: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第1冊 P151-L13註釋⑬ ~ P151-LL3註釋⑮完 跋陀羅菩提 阿底峽尊者的上師之一......總共十二位。


廣海明月_第320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接著還有一位「跋陀羅菩提」,也是阿底峽尊者的上師,也在九世紀,他叫「覺賢」。慧海大師曾經說過:阿底峽尊者在這位上師的座下聽聞了一切宗義各派的說法,所以是恩德滿深的。接著還有一位「迦那師利」,也是阿底峽尊者的上師,也在九世紀,梵語迦那師利,義譯為「智吉祥」。 [00′32″]

  這裡邊要解釋一下,阿底峽尊者實際上曾經依止一百多位上師,有十二位得到成就。這十二位得到成就的上師:上師阿哇都帝、閻摩敵瑜伽師、種比跋,這三位稱為三瑜伽師;勸請尊者出家的瑜伽母、度母所授記的瑜伽母及迦那師利所授記的瑜伽母,這三位稱為三瑜伽母;加上獲得神通的菩提賢、哲達里、法鎧三位上師,還有傳授金剛瑜伽母加持的瑜伽母、指示往金剛座道場的瑜伽母及開示遺教的瑜伽母,共十二位。這個是《噶當父法》裡邊有記載的。 [01′25″]

  學了傳承這一段,不知道諸位聽起來是怎樣的?會不會覺得:喔,有這麼多種傳承!師從這麼多位善知識,得到這麼多種傳承,大家心裡會想什麼呢?這裡邊我想講一點是:提到傳承,就一定會提到善知識,因為沒有善知識就沒有傳承,從何處得到傳承呢?看這些精采的善知識傳下來的這個傳承,大家都知道甚深、廣大行的教授,阿底峽尊者把它融會為一了。哇!這麼多精采的大善知識,把這麼多的傳承都傳給了阿底峽尊者,有沒有一種富麗堂皇的感覺? [02′18″]

  所以像這麼絕頂聰明的阿底峽尊者,他有這麼多了不起的上師來教,那何況這麼愚笨的自己呢?這麼渺小的自己呢?更要去勤求善知識,還要希求清淨的傳承教授,絕對不可以認為沒有傳承教授修法能夠修出來,按照自己所理解的佛經、所理解的論典,甚至自己看一看書就覺得:啊!可能這一段的意思是這樣。依自己的意思去解釋經義、論義,而不依佛陀所授記的菩薩解釋經意的來解釋的話,非常容易地就墮落三惡道,因為會錯解經意、會錯修行。 [03′02″]

  所以,怎麼樣覓得一條清淨無染的修行之路呢?一定要追隨有清淨無染傳承的上師們。上師們的清淨傳承是怎麼得到的呢?是從他們的上師得到的。然後這樣輾轉、輾轉往上推,就像長江大河的水從哪裡來?從雪山來,那麼我們所有的傳承的源頭就直接會推到釋迦佛,這個傳承居然可以從上師推、推、推,一位一位推、推、推到釋迦佛。看起來釋迦佛到現在已經兩千多年了,但是我們依然能夠學到原汁原味的佛陀的密意,全靠善知識們的傳承。如果沒有這個傳承的鏈條,我們現在學的也不知道是什麼,都不是佛陀的意思了。因為我們的導師是佛陀,我們想跟隨佛陀獲得他所獲得的遍智的果位、大覺的果位,獲得他那樣的悲、智、力,所以一定要沿著他所看到的那個真理然後去修鍊自己。 [04′07″]

  但是他所看到的真理到底是什麼樣,如果沒有善知識、佛菩薩造論的話,我們是很難徹見本源的。所以對於我們這些弟子來說、對我這樣的一個凡夫來說,如果沒有這些傳承的善知識辛辛苦苦地把這個傳承傳至現在,我又何德何能能夠知道哪怕是一段經文的意思呢?哪怕是一段論典的意思呢?可能心中有好多意思,到底取哪一個呢?就進入懷疑的兩端,決定下來的東西也不一定是對的。 [04′47″]

  因為有傳承寫得這麼清楚,所以我們的自宗也不可能是飄來飄去的,自宗就是這麼承許的。所以我們辯論場上反覆地討論自宗還有他宗,還有決疑等等很多,這些對我們能夠得到非常清淨無染的見地有絕對的幫助。有老師學,又有同學相互切磋,自己又有這麼多論典可以去閱讀,真是好像在佛法的大海裡的感覺。雖然學起來並不是很容易,但是比一個人去讀大藏經想要獲得其中的三主要道不知道強多少倍了。五大論雖然好像很浩瀚——確實很浩瀚——但是比一個人閱藏,我覺得實在是輕舟已過萬重山,非常非常輕鬆的學習方式! [05′40″]

  讀到了這一段阿底峽尊者的這些傳承,我們還是要發願能夠學到這麼多清淨圓滿的傳承。因為阿底峽尊者一定會把他的傳承再往下傳,對於上師有信心、對佛法有信心的弟子們,一定要希求清淨圓滿的傳承。這些珍貴的傳承在這個世界上存在,對我們來說具有著極其非凡的意義,因為解脫的慧命就是靠上師來養育,就像父母養育小孩一樣,我們的法身慧命都是上師來養育的。上師用什麼來養育?就是法乳來養育。那麼這個清淨的傳承就像法乳一樣,會養育我們的法身慧命。 [06′24″]

  所以感恩阿底峽尊者及其所有的這些偉大的善知識們,因為他們住持著這個偉大的傳承,傳到現在,我們才能夠聽到這些名字,才知道:哇,世上有這麼多精采的傳承!如果不學的話,完全是墮在一片無知的黑暗裡,以為自己理解的經意甚至就是佛陀的意思,甚至還以為:我無師自通,我是最厲害的,我不用看祖師們的解釋我就能明白。真是離題萬里! [06′55″]

  我是稍微清楚一點我有多笨,所以一定要好好地跟老師學;我是不敢相信我自己看完經之後理會那個意思,所以一定要依照龍猛、無著二大車軌的意思來學習《般若經》,學習一切經教。也希望我們這些對於《道次第》勤修、有信心的佛陀的弟子們能夠發起尋求清淨傳承的熾盛的意樂,好好地依著傳承的教授聞、思、修。因為這條路畢竟是最穩的,也是最節約時間的,也是最讓我們省力的,最不讓我們受苦的、少走彎路的。這些傳承都是善知識們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彌足珍貴! [07′42″]

  所以千萬千萬要好好珍惜!聽到的時候要有希求心、要有敬意,祈願令法久住,也祈願善知識能夠長久住世,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夠聽到這些傳承。希望大家能夠真的發起令法久住的這樣一個祈願,祈願善知識久住! [08′04″]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9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21講【全廣 II】入門段落:第1冊 P150-L1 ~ P151-LL4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21講【全廣 II】入門段落:第1冊 P150-L1 ~ P151-LL4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21講【全廣II】


講次:0321 (2021/04/26 ~ 04/28)
科判:道前基礎
廣論段落:P7-LL1 ~ P8-L6 此阿闍黎於五印度……
廣則應知出廣傳文。
入門段落:第1冊 P150-L1 ~ P151-LL4 第五、殊勝弟子......
「種」是種敦巴勝者生源。
備註: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第1冊 P153-L6註釋① ~ P153-LL1註釋⑤完 迦溼彌羅 北印度古國名......拜見金洲大師學法。



廣海明月_第321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請大家翻開《四家合註入門》150 頁,我們繼續學習阿底峽尊者的功德。請看 150 頁第一段藍字的部分。 [00′15″]

  第五、殊勝弟子,分二:印度、阿里、西藏三地弟子者:此阿闍黎於五印度、迦溼彌羅、〔鄔智雅那音變為鄔僅,飛行國。〕、尼泊爾、藏中諸地,所有弟子不可思數。然主要者印度有四,謂與依怙智慧平等大班智達義譯通五明者。〕,號毘柁跋,及達摩阿嘎惹瑪帝法生慧、中獅、地藏,或復加入友密為五。阿里則有寶賢譯師,羅嘎紮克,意為世間眼,略作羅紮瓦。〕、那措譯師、天尊重菩提光;後藏則有迦格瓦及廓枯巴天生;羅札則有卡巴勝位及善護;康地則有大瑜伽師、阿蘭若師、智慧金剛、卡達敦巴;中藏則有枯、俄、種三。第二、最勝弟子:是等之中,能廣師尊所有法業大持承者,厥為度母親授記莂,種敦巴勝生是也。造者殊勝略說如是,廣則應知出《廣傳》文。 [01′54″]

  我們接下來看仁波切的講記,妙音笑大師箋註的第五科,「第五、殊勝弟子」,阿底峽尊者他殊勝的弟子有多少呢?按地域分為:「印度、阿里、西藏三地弟子者」,西藏就是指拉薩衛藏等地。有沒有注意到阿里和西藏是分開的?所以這個西藏就是指拉薩衛藏等地。「此阿闍黎於五印度、迦溼彌羅、鄔僅」,藏文中並沒有這個「五」字。「鄔智雅那音變為鄔僅」,也叫作「飛行國」。「尼泊爾、藏中諸地,所有弟子不可思數」,有很多數量不可思議、功德不可思議的弟子。 [02′46″]

  在聽的時候,我問了一個問題說:「師父,『不可思數』要解釋成『不可思議』嗎?還是『不可思議的數目』?」然後仁波切說:「藏文中並沒有『數』這個字,但此處可以理解為『數量不可思議。』」 [03′02″]

  仁波切接著講:這邊有個「然」字,「然主要者印度有四,謂與依怙智慧平等大班智達義譯通五明者。〕」「大班智達」義譯為通五明者,即是大班智達「毘柁跋」。「達摩阿嘎惹瑪帝」,義為「法生慧」。再加上「中獅、地藏」共四位,這些是在印度的主要弟子,「或復加入」弟子「友密」為五位。「阿里則有寶賢譯師,羅嘎紮克,意為世間眼,略作羅紮瓦。〕」「羅嘎」是世間,「紮克」是眼睛的意思。「那措譯師,還有天尊重菩提光;後藏則有迦格瓦及廓枯巴天生」;「羅札」,也是地名,在羅札這個地方,「則有卡巴勝位及善護;康地則有大瑜伽師、阿蘭若師、智慧金剛、卡達敦巴;中藏則有枯、俄、種三」,「枯」就是枯精進堅固,「俄」就是善慧譯師,「種」就是種敦巴勝者生源。現在就是按照地域,說印度、阿里、西藏三地都有阿底峽尊者的弟子。 [04′24″]

  「迦溼彌羅」就是北印度的古國,現今的喀什米爾,古時候的毗婆沙宗大興此地,後來因為回教徒入侵,佛教逐漸衰微,現今盛行伊斯蘭教,就是在這個地方。 [04′43″]

  然後這裡邊出現了「毘柁跋」,他是阿底峽尊者在印度的大弟子之一,約 11 世紀。依慧海大師的解釋,這個梵語義為「五明者」,因這位善知識他通曉五明而得名。尊者在印度的大弟子有什麼樣的功德呢?可能要再去看一看,今天就不廣講。 [05′09″]

  接著是「達摩阿嘎惹瑪帝」,這位也是阿底峽尊者在印度的大弟子之一,約 11 世紀,他叫「法生慧」。還有「地藏」,也是阿底峽尊者門徒中的大班智達,都是在約 11 世紀。他沒有遇到尊者之前通學內外道教義,通學完了之後,認為內外道一樣的,所以有時候入外道,有時候又自稱自己為內道徒,就是他示現為通學;直到尊者為他善巧地分辨內外道的差別,遂對尊者生起了信心,並拜尊者為師,成為印度能辨別內外道四大師之一。之後曾追隨尊者赴金洲,就是去金洲那個地方,拜見金洲大師學法。大家可能會覺得我已經皈依佛門了,我當然是內道弟子。但是能辨別內外道不是一個小的本事,大家可以慢慢好好去了解一下。 [06′16″]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9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22講【全廣 II】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第1冊 P154-L1註釋⑥ ~ P155-LL5註釋⑮完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22講【全廣 II】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第1冊 P154-L1註釋⑥ ~ P155-LL5註釋⑮完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22講【全廣II】


講次:0322 (2021/04/29 ~ 05/02)
科判:道前基礎
廣論段落:P7-LL1 ~ P8-L6 此阿闍黎於五印度……廣則應知出廣傳文。
備註: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第1冊 P154-L1註釋⑥ ~ P155-LL5註釋⑮完 寶賢譯師 西藏大譯師之一......此師為《噶當寶籍》的傳人。




廣海明月_第322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接著我們可以介紹一下「寶賢譯師」,是略略地介紹,因為在《阿底峽尊者傳》的時候,我們再廣泛地講一下。寶賢譯師是西藏的大譯師之一,十三歲出家,奉藏王的命令到喀什米爾依止七十五位班智達學習翻譯,譯出了許多的經典。回國後藏王供出一個地方,為他建了寺院,然後請這個善知識宣說顯密的教法。 [00′32″]

  大家可以猜一下他多大年齡才遇到阿底峽尊者?你們心中會猜幾歲呢?他十三歲就出家了,然後又去了喀什米爾依止到那麼多的班智達學習,又翻譯,而且又講經,算算這都多少年了?他八十五歲才值遇了阿底峽尊者!他把所譯出的經論請尊者校正,並且翻譯出阿底峽尊者所著的這個《誓言攝要》。又供養尊者黃金七兩等,求受勝樂灌頂及生圓二次第教授,並且依此教授專修後獲得成就。八十五歲值遇上師、值遇阿底峽尊者,這是寶賢譯師。 [01′21″]

  「迦格瓦」,是阿底峽尊者的居士弟子,他曾經到一個地方去迎請阿底峽尊者,那個地方叫芒域吧!然後經尊者的教導而通達了密法。他向尊者求受歡喜金剛、勝樂金剛等法門,所以現今才有阿底峽尊者在歡喜金剛、勝樂金剛方面的著述。有聽到吧?這個很重要!如果迦格瓦不去跟阿底峽尊者請求受這樣的一個法門的話,阿底峽尊者在歡喜金剛和勝樂金剛方面的著述可能就不會流傳下來,所以他對我們的恩是很深的! [02′03″]

  所以有的時候因為我們去求法了,上師就會把這方面的寫出來,或者講出來了,後世像我們這些弟子們就會讀到。由於他去求法,我們會得到這樣的深恩,不然阿底峽尊者對於歡喜金剛和勝樂金剛方面的著述,我們就是看不到的。所以求法的人啊,他也能夠利益後世很多、很多的有情。頂禮這位善知識! [02′28″]

  還有「廓枯巴天生」,他是阿底峽尊者的後藏弟子,也在 11 世紀。曾經去印度依止阿底峽尊者等七十二位上師,這位善知識他主要聽受密集金剛的法門,也是一個譯師,翻譯很多經論,並且校對《密集根本續》及其釋論。他去印度留學,學完之後,回到西藏之後大弘密集法門。後世的布敦大師,還有宗喀巴大師一系都遵從此師的宗規,廣為弘傳,至今不衰。也是一個去印度求法的大譯師。 [03′09″]

  接著就是「卡巴勝位」,是阿底峽尊者座下的四大瑜伽師之一,也在約 11 世紀。他依止阿底峽尊者五年,聆聽了許多教授,特別熟練對法——就是論。在阿底峽尊者示寂之後,他又繼續依止種敦巴尊者。一生遵循阿底峽尊者的教誡,做什麼呢?捨世專修,親見許多本尊,獲得禪定。但是他圓寂得非常早,四十二歲在熱振寺圓寂。 [03′47″]

  另外,「大瑜伽師」,是阿底峽尊者座下的四大瑜伽師之一,他的本名其實叫菩提寶。也是年幼出家,他在阿底峽尊者的座下聽法,注意!長時隨侍尊者,一直跟著阿底峽尊者。尊者示寂後又奉師教——奉阿底峽尊者的教誨——依止種敦巴大師,常駐熱振寺。種敦巴大師示寂之後,這一位善知識住持在熱振寺十三年之久,期間他就擴建寺院、培育僧才,對佛教做了很大的貢獻。 [04′27″]

  接著是「智慧金剛」,也是阿底峽尊者座下的四大瑜伽師之一。他依止阿底峽尊者三年,聽受了很多教誨,精通各派的宗義,親見觀世音菩薩——看!阿底峽尊者的弟子都這麼精采——心中懷有真實的菩提心。阿底峽尊者示寂之後,他常駐在桑樸一心專修,後來就示寂在這裡。他的弟子就是慬哦瓦。 [04′58″]

  接著是「卡達敦巴」,也是阿底峽尊者的弟子,在 11 世紀。這位善知識通達尊者所傳的許多教授,特別熟練的是波羅蜜多教授。也是在阿底峽尊者示寂之後,他就去依止種敦巴。而博朵瓦、慬哦瓦和樸窮瓦三昆仲,誰是他們的老師呢?就是卡達敦巴,以他為師。後來也是大弘佛法。 [05′32″]

  接著是「枯俄種三」,指枯敦、俄善慧譯師和種敦巴三人。種敦巴後面還會有專門介紹,都是阿底峽尊者在前藏的主要的弟子。像這個枯敦大師,在《阿底峽尊者傳》有他很豐富的傳記,我們這兒只是簡要地介紹。他原來叫「精進堅固」,在依止阿底峽尊者之前有依止其他上師學,後來長時依止阿底峽尊者,聽受了許多教授,特別精通波羅蜜多及閻摩敵的法門,世壽六十五歲。 [06′12″]

  接著是「俄善慧譯師」——桑樸瓦,約 11 世紀。他是在智慧功德這個上師面前出家,之後到了康區,跟隨在覺窩色尊座前聽受經論的教義。他也到芒域這個地方,迎請阿底峽尊者,並且依止阿底峽尊者很多年,通達了許多法門,尤為精通中觀正見。看到這個心中就會有很大的喜悅,想要讀一讀他留下來的關於中觀正見的著作。他依照阿底峽尊者的授記,在桑樸建寺弘法利生,這位善知識是《噶當寶典》的傳人。桑樸瓦依止阿底峽尊者十年,在我們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第 155 頁,這裡邊寫「桑樸瓦依止阿底峽尊者十九年之久」,這個「九」字是多的,把它劃掉就可以了,是十年。 [07′23″]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9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23講【全廣 II】入門段落:第1冊 P151-LL3 ~ P152-LL3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23講【全廣 II】入門段落:第1冊 P151-LL3 ~ P152-LL3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23講【全廣II】


講次:0323 (2021/05/03 ~ 05/05)
科判:道前基礎
廣論段落:P8-L4 ~ P8-L6 是等之中……廣則應知出廣傳文。
入門段落:第1冊 P151-LL3 ~ P152-LL3 「第二、最勝弟子」......這是很重要的目的!




廣海明月_第323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接著就到了「第二、最勝弟子」,最勝弟子就是阿底峽尊者的弟子當中最殊勝的。「是等之中,能廣師尊所有法業大持承者,厥為度母親授記莂,種敦巴勝生是也」,在這些弟子中,能廣弘覺窩傑阿底峽尊者的法業、最主要承接傳承的弟子,就是度母親自授記的種敦巴勝生。 [00′35″]

  度母曾經授記阿底峽尊者:「覺窩,你到西藏的話,會有一位優婆塞依止你,他將對聖教和有情做極大的利益。」阿底峽尊者可能是和度母師生的關係好得不得了,好像很多事情請問都有問有答。所以阿底峽尊者後來是長時間住在聶塘寺——又稱是「度母殿」的那個寺院,住在那兒長達九年之久。他也就是帶著那個度母像,一直對度母祈求。 [01′08″]

  我們可以看到阿底峽尊者的弟子,對於「種敦巴」特別列出,另外還有「枯」、「俄」兩位,都是對聖教做有極大貢獻的,廣弘上師的事業。 [01′25″]

  接著往下看。「造者殊勝略說如是,廣則應知出廣傳文。」〈造者殊勝〉簡單而言是這樣,欲知詳情可以閱讀《噶當父法》、《噶當子法》等尊者的廣傳。這是結語。 [01′44″]

  接著仁波切給我們做了總結!「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這一個科判到現在為止已經結束了。這個法源到底清不清淨、是不是從佛陀一脈相承傳下來的,這是必須要了解的;了解之後,在自相續中對學習《廣論》的欲求心會有很大的幫助。 [02′11″]

  「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誰是造者?阿底峽尊者。他是怎樣的人物呢?為了明白這點而開出前面〈造者殊勝〉第一個科判。看到造者殊勝時,要再再思惟,意識到這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對於尊者他如何奉獻聖教、通達五明——五種明處、守護自己的增上戒學、利益佛陀的教法等等,有許多該了解注意的地方,要多思惟才能真正對造者生起清淨的信心。一旦有清淨的信心,加持很容易就會進來;如果沒有信心,不管怎麼學習,都很難有加持的,所以這對我們的行持幫助非常大。對造者有極為清淨的信心,也會對他所著的論典產生信心;如果對論典有信心,就有想學習的心,同樣地也就會生起想修持的渴望,這是很重要的目的!這是仁波切這一段的結示,特別地精采! [03′33″]

  這裡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怎麼樣能夠生起信心呢?看到〈造者殊勝〉的時候,仁波切說要再再地思惟。再再地思惟比如說:思惟阿底峽尊者有什麼地方是我們要學習的?如何奉獻聖教、通達五種明處、守護自己的增上戒學、利益佛陀的教法、還有他常常祈禱本尊,很多、很多事蹟。師父又加一句:「要多思惟才能真正對造者生起清淨的信心。」所以這一段前面講了,怎麼樣能生起清淨的信心呢?就是要對這些功德多去思惟。 [04′15″]

  平常我們對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瑣事,有的人常常習慣於反覆琢磨,比如說我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對一餐飯吃什麼費盡腦汁?穿什麼?房子怎麼改?或者一些瑣事,跟別人的關係處理又絞盡腦汁。但是有沒有絞盡腦汁地去思惟一下阿底峽尊者的功德?因為這樣的話,我們才會對他寫的論生起強大的信心。 [04′44″]

  後一段,仁波切就叮嚀我們說:「一旦有清淨的信心」——注意!那個大家都期待的結果——加持力就會進來。注意!加持力就會進來,仁波切在這裡邊講了:「加持很容易就會進來。」我們都很想要得到上師、佛菩薩的加持力,比如說想要得到阿底峽尊者的加持力,那麼怎麼樣能夠得到他的加持力呢?要有清淨的信心。怎麼樣能夠生起清淨的信心呢?就一定要多多地去再再地思惟這些功德。如果沒有信心的話,不管怎麼樣學習都很難有加持力的。 [05′29″]

  然後師父說:「這對我們行持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如果對造者有極為清淨的信心,也會對他的論典產生信心;對論典產生信心,就會想學論,同樣地就會想要沿著論典所講述的這些修行的扼要去修持。師父說:「這是很重要的目的!」我想問大家說:「這是很重要的目的」的「這」是指什麼?是不是要修行佛法啊?修行道次第、修行《菩提道次第廣論》啊?就是要實證三主要道,這是我們學習《廣論》的目的。 [06′06″]

  那麼如何能夠達成這樣的目的?一定要再再地思惟造者殊勝——阿底峽尊者的功德。是這樣吧?數數地思惟之後會產生信心,加持力就很容易進來;加持力很容易進來之後,我們就能夠對修行產生極大的信心。那產生極大的信心精進地修行,哪有不成的?所以再次地強調了對於善知識修信的重要性! [06′37″]

  希望我們一定要把仁波切的這一段放在自己的心上!千萬不要以為學《阿底峽尊者傳》只是聽一聽故事,好像聽一聽那個久遠的故事,它跟現在的時代有一個好像很長時間的隔閡,很多名字都沒聽過。不是由於好奇,而是要為了思惟阿底峽尊者的功德、產生信心來聽的。產生信心做什麼呢?我們要沿著道次第修行,枯竭老死的海,能夠發起利益如母有情的這樣一個心去希求遍智的果位。所以一定要把上師的叮嚀放在自己的心上! [07′22″]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9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24講【全廣 II】舊版手抄頁/行:第1冊 P134-L8 ~ P136-L1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24講【全廣 II】舊版手抄頁/行:第1冊 P134-L8 ~ P136-L1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24講【全廣II】


講次:0324 (2021/05/06 ~ 05/09)
科判:道前基礎
音檔:5A 05:32 ~ 08:21
廣論段落:P8-L7 ~ P8-L8 顯示法殊勝中……所詮圓滿。
手抄頁/行:第1冊 P134-L8 ~ P136-L1 ( 2016 南普陀版:P134-
L7 ~ P135-LL1 )
手抄段落:那麼再翻過來有一段文……這個地方又特別強調一下:



廣海明月_第324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大家好!今天我們又到了研討《廣論》的時間,已經開始進入「法殊勝」了,在第 8 頁第 2 段。請大家看一下原文。

顯示法殊勝中,法者此教授基論,謂《菩提道炬》。依怙所造雖有多論,然如根本極圓滿者,厥為《道炬》。

  請大家聽一下師父的講解。 [00′33″]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那麼再翻過來有一段文,這個地方也說一下。第八頁第二段第七行,實際上這個就是甲二,第二個:
顯示法殊勝中,法者此教授基論,謂《菩提道炬》。依怙所造雖有多論,然如根本極圓滿者,厥為《道炬》。
  法殊勝當中,法有什麼好處?那麼要曉得,這個我們現在本論的這個藍圖,就是《菩提道炬論》。說阿底峽尊者造了很多論,但是最根本的,以及最圓滿的是《道炬》。根本是什麼?圓滿是什麼?說一下。平常我們談科學上面有兩個:一個是充分條件;一個是必要條件;必要是根本,充分是圓滿,兩樣東西。譬如說,一個就是質本身,一個是量圓滿,這兩樣東西,這兩樣都圓滿的是《道炬》。阿底峽尊者雖然造了很多論,這個才是。不但是尊者,佛菩薩也是如此,每一個成就的人,他說的很多法,因為根性不同,所對機不同,他有各式各樣的差別。但是有一個是特別的,就是說最徹底圓滿地把他所悟證的,從下腳第一步到最究竟圓滿的整個的佛法,和盤托出的,這個才是其中最殊勝的,那麼《菩提道炬論》就是屬於這樣的論。所以這地方特別說明,哦,我這個造者固然殊勝,這個法本身也這樣好啊!為什麼啊?他下面解釋一下:
[02′31″]
  師父在這一段的講解裡邊,我提一個問題:師父說阿底峽尊者造了很多論,但是為什麼在這裡邊說根本極圓滿者是《道炬論》呢?他這個「根本極圓滿者」,是從哪個方向闡述的呢?你們在研討的時候也會討論吧?為了闡述這個問題,師父說平常談科學上會有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那必要是根本、充分是圓滿——也就是說質是根本、量是圓滿,兩樣東西。那麼對於《菩提道炬論》來說,可以放眼去望菩薩所造的論,都是根據根性不同、所對機不同說很多法。 [03′31″]

  接著師父說:「但是有一個是特別的」,請問什麼是特別?這裡邊《道炬論》特別在哪裡呢?接著師父說:「最徹底圓滿地把他所悟證的」,最徹底圓滿地把他所悟證的,注意下面的,「從下腳第一步到最究竟圓滿的整個的佛法,和盤托出的,這個才是其中最殊勝的,那麼《菩提道炬論》就是屬於這樣的論。」為什麼它是根本和圓滿的呢?大家有沒有看到?是「徹底圓滿地把他所悟證的」,注意!次第,下腳的第一步乃至到最究竟圓滿的佛法,全部都寫出來了,《菩提道炬論》就是屬於這樣的論。 [04′32″]

  所以,在一個成就的人講很多法的時候,根性不同、對機不同的時候,比如說我們會看到某一部經典可能是宣說無常法宣說地很令人心動,而有的會講菩提心,有的可能會講這樣、那樣的。但是,教導一個修行人從下腳的第一步就按著次第這樣,像穿珠一樣一個次第、一個次第這樣講的,《菩提道炬論》是屬於這樣的論。所以這是它特別的地方,也是宗大師說:「然如根本極圓滿者」是《道炬論》的一個原因。那麼接下來還會再解釋,請大家繼續聽: [05′18″]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具攝經咒所有樞要而開示故,所詮圓滿。
  第一個,因為這個裡面包含了顯教、密教所有的宗要,所以它說的內容本身是最圓滿的。它沒有說小乘,因為這個大乘是必定從小乘的基礎上面上來的。就好像我們平常說:「你的學歷是什麼?」「啊!我是哪一個研究所畢業。」用不著說,我哪一個幼稚園,哪一個小學,哪一個中學,假定你這個研究所畢業的話,那一定是具足這個條件,這個很清楚、很明白。不過這個大乘佛法當中,確確實實是分成功兩部分,所以這兩部分,它都圓滿。這個裡邊呢,第一個質量圓滿,實際上那個質量圓滿一定包括那個次第的,這個地方又特別強調一下:
[06′13″]
  「具攝經咒所有樞要而開示故,所詮圓滿」,說從一個凡夫下腳的第一步到最究竟圓滿的佛法,這裡邊都是有的,在這裡邊就會說顯教、密教、大小乘,所以前面看那兩個字叫「具攝」經咒所有樞要——很關鍵的部分——而開示故。所以對於一個找不到方向的,或者不知道從哪裡起步的,中間不知道該怎麼走的,乃至最後不知道怎麼走的人,看這個都是可以的。所以師父舉那個例子是說如果你是某一科的博士後的話,那麼你對這一科的課就都學過了。所以它「具攝經咒所有樞要而開示故」就都是包含的,它的所詮、它所顯示的內容是非常圓滿的。 [07′04″]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9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25講【全廣 II】舊版手抄頁/行:第1冊 P136-L2 ~ P136-L5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25講【全廣 II】舊版手抄頁/行:第1冊 P136-L2 ~ P136-L5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25講【全廣II】


講次:0325 (2021/05/10 ~ 05/12)
科判:道前基礎
音檔: 5A 08:21 ~ 08:46
廣論段落:P8-L8 調心次第為最勝故,易於受持。
手抄頁/行:第1冊 P136-L2 ~ P136-L5 ( 2016 南普陀版:P136-L1 ~ P136-L4 )
手抄段落:調心次第為最勝故……這個是它真正好的地方。




廣海明月_第325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那麼我們接著再聽下一段。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調心次第為最勝故,易於受持。
  還有,我這個次第也圓滿,這個圓滿有什麼好處呀?「易於受持」。真正你走上去的時候,必定要按照那個次第,這個次第一亂,你走就走不上去了;走起來也是千辛萬苦,就算你走得上去,跑了很多冤枉路。這個是它真正好的地方。
[00′30″]
  大家在看這幾個字——「調心次第為最勝故,易於受持」,其實只是看這個《廣論》原文的話,我們可以定睛於這幾行字去想一想這是什麼意思。然後再看師父的解釋,說次第圓滿,那麼圓滿還有什麼好處呢?師父說:「真正你走上去的時候,必定要按照那個次第」?然後我們會想:真的嗎?一定要按照次第走上去,不能跳級嗎?不能跨越次第嗎?說:「這個次第一亂,你走就走不上去了」,真的嗎?先走後面再走前面不行嗎? [01′19″]

  說:「走起來也是千辛萬苦,就算你走得上去,跑了很多冤枉路。這個是它真正好的地方。」在這裡邊我們可以想一下,次第這個問題一旦亂了之後,其實初學者是滿麻煩的。比如說剛進廣論班的同學,其實什麼都不太清楚,像我自己那個時候對整體佛法的脈絡是不太清楚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每個人相應的部分,比如說有人會相應念死無常,有人會相應一心皈依,或者念佛法門或者參禪法門,每個人都有特別相應的部分,但是對自己特別相應部分的執取性就很高。 [02′00″]

  還有人想要快點證空性,想要快點證空性的人其實就是很想要開悟,關於怎麼樣開悟的這個方面的教授就會一下他入了眼,然後就會鑽進去,很想要得到怎麼開悟,但是沒有去分析自己當下的一步是什麼。用功用很久之後,發現:奇怪!還是悟境遲遲不來。有的時候是功夫進進退退,就算很用功有的時候還發了脾氣,因為太執著了,越用功脾氣越大。還有這種現象。 [02′32″]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辦呢?有的時候自己會倍受打擊,努力了好久之後就覺得:啊!這個有點認命了,我費盡努力地修行,好像也沒取得多大的成就。可是卻沒有分析自己是幾年級的學生,應該上幾年級?如果學高班的課程沒學懂的話,是不是應該從開始往下學?可是這個調心次第我們就會很容易看、很容易上手。 [03′01″]

  比如說在《廣論》裡寫的「親近善知識」的部分,一開始就是很多同學,還有包括我自己也會覺得:親近善知識法有那麼重要嗎?要講這麼多篇幅?一定要列在《道次第》的前面嗎?那時候我自己就會覺得很想越過它去學念死無常,因為我比較相應念死無常、三惡趣苦、皈依,我比較相應那一段。然後甚至「聽聞軌理」大家也沒有耐心,覺得:還要學「聽聞軌理」嗎?我已經學佛好久了欸!所以,從很多方面當我們忽略了一個基礎的道的功夫之後,其實在後面怎麼努力,就會發現進道很慢。當然這裡邊有太多緣由,有的就是次第完全是倒亂了。 [03′47″]

  那時候我還記得,因為不太懂所以就請問仁波切,說:「一定要修依止法嗎?可不可以跳過去直接修念死?跳過去修念死,就真的修不出念死的心來嗎?」那個時候仁波切看了看我,說:「宗大師說要從依止法開始修,可能還是要修一下依止法吧!」就這樣淡淡的一句就沒有再說我了。回來我想了想,覺得:可能自己不能想一齣是一齣,修行這條路可能還得要聽老師的,所以就很仔細地去看「親近善知識」的部分。 [04′27″]

  「聽聞軌理」也是,很多同學覺得要跳過,趕快學後面。其實我們大家都有一種要跳過次第學最後面的,對不對?那空性最厲害了,空性一學就可以解脫生死,那就直接學空性,因為大家覺得這是最快的。卻不知道第七個餅吃飽的原因是——看起來這人吃很多——這前面有六個;不過那餅可能很小。 [04′50″]

  所以這個次第,沒有學習《廣論》之前,我自己來說是覺得相應的就是下腳處,我喜歡的就從那兒入手。至於入手到哪裡去了呢?其實也沒有一個座標或尺子衡量一下現在到什麼程度了?比如說厭離心的修持,大家持戒常常被五欲八風所轉的時候,厭離心修持得不夠持戒就很困難。皈依的心不夠,常常有事沒事就求一些相信各種東西能救自己、能解脫自己的痛苦、能解決眼前的危機,乃至多遠的危機,卻在很多事情來臨的時候,不知道祈求三寶、不知道依靠三寶,或者做個架子去依靠一下,心也不虔誠,不能做到徹底地依靠。 [05′36″]

  不能做到徹底地依靠,別人說自己不虔誠就會很上火,因為畢竟我是三寶弟子,不虔誠這個罪很大呀,我自己也看不過去呀!可是不虔誠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它是可以解決的。它是要從什麼地方開始修啊?三寶的功德。對吧?還要修什麼?念死、三惡趣苦,然後由這樣的心去皈依。它是有一個辦法治我們這些修行上的毛病的。但是如果不沿著這樣的次第仔細去研閱的話,要麼是不知道自己修行有什麼毛病,要不然有了毛病就會唉聲嘆氣不知道怎麼對治,說不知道自己走在什麼地方、我在何處?這個問題很嚴重! [06′23″]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9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26講【全廣 II】舊版手抄頁/行:第1冊 P136-L5 ~ P136-L11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26講【全廣 II】舊版手抄頁/行:第1冊 P136-L5 ~ P136-L11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26講【全廣II】


講次:0326 (2021/05/13 ~ 05/16)
科判:道前基礎
音檔:5A 08:46 ~ 09:35
廣論段落:P8-L8 ~ P8-L9 又以善巧二大車軌……勝出餘軌。
手抄頁/行:第1冊 P136-L5 ~ P136-L11 ( 2016 南普陀版:
P136-L4 ~ P136-L11 )
手抄段落:同時,還有一個特點……這個就是它的殊勝。




廣海明月_第326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所以「調心次第為最勝故」,這裡邊有個「為最勝故」,接著就出現那個所有的修行人都想看到的字——我是很想看到——「易於受持」。因為易於受持這點容易,容易來說我們就少費力氣。少費力氣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在生死輪迴裡的時間會變短,我們每次超越痛苦的時間都會變少,所花的力氣會變少,那麼這樣誰不高興呢?如果你用超越痛苦的這個時間來算的話,比如說你要是痛苦十分鐘,如果你用一分鐘就會超越痛苦,不是很快嗎? [00′38″]

  那如果原來痛苦十分鐘,然後努力半個小時還是超越不了,有的人一個煩惱纏自己半個月穿越不了;有的人一個煩惱纏一生、纏半生,很多年之後那個事情還是過不去,就是被那個事糾纏,他穿越不了!這種東西就是很不容易的。但是「調心次第易於受持」,就是把這個心調到你想要調的那位置,它是很容易的,這是道次第系列我覺得很引人入勝的地方,也是我們眼睛發亮的地方! [01′09″]

  師父在這裡邊說了:啊,走起來千辛萬苦啊!就算你走得上去,也費很多冤枉路。那大概奄奄一息,也不一定到達我們想要到達的地方,所以千萬不要把「調心次第為最勝故,易於受持」這句話輕易放過去!因為這句話要是反過來的話——很不容易受持,我們所學習的如果變成這樣,對我們修行人來說實在是太、太辛苦了,而且又不會達到自己的目標。 [01′42″]

  所以如果碰到一個全圓地闡述一個凡夫從腳下的路到最究竟的路,而且它調心次第臺階非常清楚、年級歸類得非常清楚,而且又很容易受持,那不是「根本極圓滿者」嗎?學的人就會很高興學呀!就是你很容易學會很難的課程,從一開始慢慢學就可以了,就這麼簡單!難的課就會慢慢學會。如果逾越了基礎的話,難的就永遠是難的、是達不到的,等同登天一樣。 [02′16″]

  所以,看到宗大師寫下的這幾個字,還是心裡滿感動的!宗大師是讚美《道炬論》,但是善知識能為我們這些弟子們考慮怎麼樣能夠很容易地受持,然後不容易走偏,按照次第來,覺得是非常非常貼心的一個慈母心。 [02′40″]

  那麼我們接著再聽下一段。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同時,還有一個特點:
又以善巧二大車軌二師教授而莊嚴故,勝出餘軌。
  那麼,我們傳大乘佛法的一共有兩個,一個是性宗,一個是相宗。它現在呢,兩大道軌統統含攝,這個兩個,一個是偏重「性」,一個「相」。偏重是偏重,不是說忽視哦!它絕對圓滿的,但是雖然都圓滿,卻有偏重。它現在把兩個都併起來了,大家可以截長補短,這兩個補起來,變成功圓滿當中最圓滿,所以勝出所有其他的傳承當中各式各樣的內容,這個就是它的殊勝。
[03′36″]
  這一段說:「又以善巧二大車軌二師教授而莊嚴故,勝出餘軌。」實際上,最開始學《廣論》的同學看到「二大車軌」的時候是不知道在說什麼;然後二大車軌之後,又「二師教授而莊嚴故」,其實「二師教授」也不知道是誰;「勝出餘軌」,「餘軌」是指其他的什麼也不知道。這個在《四家合註》上我們會再講。 [04′03″]

  在當時的那種狀況,怎麼樣把這樣的一個二大車軌的教授介紹給我們這些漢地的有情?師父應該是花了很多心思的。所以在這個地方師父是從這樣的角度,師父說:「勝出所有其他的傳承當中各式各樣的內容,這個就是它的殊勝。」就是圓滿中的圓滿。 [04′27″]

  其實讀到這一段,一開始學的時候我在想:二大車軌、二師的教授,因為有二師的教授莊嚴,為什麼這個二師的教授就勝出餘軌呢?這個二大車軌到底是精采在什麼地方?因為其他的軌也是傳承啊!為什麼這樣的傳承它會勝出其他的餘軌?這是師父在這一段講解裡給我們留下來的疑問,你們不知道是不是看了會有疑問? [04′53″]

  我那個時候學都是有很深的疑問,後來學到《現觀》、聽到《金鬘論》之後,才知道這二大車軌是這麼一個殊勝法!但是當時就是剛開始學《廣論》的人,其實這個部分也是不能廣講的,廣講可能就覺得太難了。所以師父用這樣簡易的一個語言,希望我們了解到「傳承」,這就是這樣的一個傳承,所以它圓滿當中最圓滿,勝出了其他的——你看!宗大師用這「勝出餘軌」。 [05′27″]

  剛開始學《廣論》的時候,很喜歡把《廣論》的字一個字地讀過,然後再讀過、再讀過,讀很多遍,去研究這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所以這個文字傳遞佛法的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完了之後,再看師父的解釋;然後再看字、再看師父的解釋。 [05′47″]

  那時候,真的!我覺得師父在此處拋下一個疑問:為什麼這二師的教授而莊嚴,就變成了勝出餘軌?大家可以沿著整個的《廣論》和五大論的系統去探討這句話,看這句話說的是不是真的? [06′05″]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9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27講【全廣 II】入門段落:第一冊 P160-L1 ~ P161-LL8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27講【全廣 II】入門段落:P160-L1 ~ P161-LL8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27講【全廣II】


講次:0327 (2021/05/17 ~ 05/19)
科判:道前基礎
廣論段落:P8-L8 ~ P8-L9 又以善巧二大車軌……勝出餘軌。
入門段落:P160-L1 ~ P161-LL8 第二、顯示法殊勝中……
所以「易於受持」。





廣海明月_第327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今天我們學習《四家合註入門》的「顯示法殊勝」,請大家把書打開到 160 頁,看第一段:

第二、顯示法殊勝中,分三:辨識法者:法者,此教授基論,謂《菩提道炬》。第二、宣說具有圓滿、易於受持、派軌殊勝三法:依怙所造雖有多論,然如根本極圓滿者,厥為《道炬》。具攝經咒所有樞要而開示故,所詮圓滿;調心次第為最勝故,易於受持;又以善巧二大車軌二師教授而莊嚴故,勝出餘軌。二師者,謂善巧無著派之金洲,及善巧龍樹派之小明了杜鵑,如《道次第傳承上師祈請文》中所說,為覺窩阿底峽之親傳上師。雖有說是阿哇都帝巴及金洲二師,然師云,德哇尖巴及喇嘛一切遍智二師俱許前說。 [01′16″]

  接下來我們來看仁波切的講記。第二科,「為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那麼我們可以想一下:為什麼要開示這個法的殊勝呢?因為要對這個教授內心起恭敬和殷重這樣的一個意樂。那麼是令誰要起呢?就是令學的我們啊!在此妙音笑大師就做了科判,把它分作三科。 [01′53″]

  我們在學習的都知道學一個論典中間那一篇的話,如果有一個學習特別出色的人把它作了科判,科判就是它貫穿的像一個線索一樣,那麼我們就很容易把這一篇貫通。所以妙音笑大師給我們作了三科,第一科就是「辨識法者」。「法」可以有很多意思,在此處「法」就是指「此教授基論,謂《菩提道炬》」——《菩提道炬論》。那麼「為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的「法」,是指什麼呢?就是指《菩提道炬論》。這是第一科,辨識法。就是要辨識哪一個啊?令我們對於什麼樣的法起敬重?在開示那個法殊勝的「法」就是《菩提道炬論》。 [02′58″]

  接著第二科,注意!分成三個殊勝,「第二、宣說具有圓滿、易於受持、派軌殊勝三法」,將這個三項攝為一個科判。「依怙所造雖有多論,然如根本極圓滿者,厥為《道炬》」,尊者造了很多的論著,有各式各樣的法類,共有百種,被稱為《阿底峽小品集》——這個「品」比如《中品般若》、《大品般若》那個「品」——在共有百種的阿底峽尊者的論著中,最主要的是《道炬論》。 [03′44″]

  為何《道炬論》是最為主要呢?那兩個字出現了,「具攝」,毫無遺漏地包含,包含什麼?「經咒所有樞要而開示故,所詮圓滿」。它的範圍是非常非常地周遍的,對吧?沒有遺漏什麼,毫無遺漏地包含了所有經咒的樞要而開示,所以所詮圓滿。 [04′14″]

  然後是「易於受持」,這個易於受持,仁波切說是很容易行持的意思——主要是指「調心」的方便,以三士道的「次第」來調心,先以下士道,再以中士道,漸次引導,然後就進入不共上士道,很容易受持。說任何論典它的內容都是圓滿的,然而一旦涉及到行持的時候,就很難有比《廣論》更容易行持的。我再說一遍:任何論典它的內容都是很圓滿的,然而一旦涉及到行持的時候,很難有比《廣論》更容易行持的。 [04′58″]

  在這裡邊,我們可以稍稍地停一下,這一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說:「很難有比《廣論》更容易行持的」,很容易照著修。那麼為什麼它變得那麼容易呢?因為它調心的次第,它以下士、中士漸次引導,它有個次第,沒有上手就讓我們修菩提心、沒有上手就開始講空性、也沒有上手就生圓次第,它是從最初、最初的一個次第開始的。 [05′28″]

  比如說像《現觀莊嚴論》的所詮圓滿嗎?雖然是圓滿,但是對於初機者要學這個,中等者、中根的要學這個,然後再上去要學這個的話,可能次第就沒有像《廣論》這麼明顯了。比如說在《現觀莊嚴論》裡有沒有給我們講聽聞軌理呢?有沒有講前邊的很多呢?次第就沒有像《廣論》這麼明顯。而《廣論》則是把這樣的次第書寫出來,明明白白的,所以「易於受持」。 [06′01″]

  那麼我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麼《廣論》變得易於受持?這個「受持」是指行持,對不對?為什麼那麼容易調心啊?是源於它的次第井然,對不對?全都明明白白地書寫出來。不知道大家聽課的時候有沒有那種習慣?有一些人願意寫筆記的,一旦筆記寫得清清楚楚的時候,對於這一節課的大綱,乃至思路、講課老師的思路是怎樣的就會很清晰。 [06′30″]

  三世諸佛雖然給我們開示了三主要道,但是它在比如《華嚴經》裡、在《楞嚴經》裡、《妙法蓮華經》裡,乃至《涅槃經》、很多很多的經裡,我們怎麼樣閱藏的時候能閱出三主要道,而且這樣排序呢?如果沒有宗大師這樣把佛陀的意思這麼清晰地寫出來的話,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這個容易,就是容易在「調心次第井然」。 [06′59″]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9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28講【全廣 II】入門段落:第1冊 P161-LL7 ~ P161-LL1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28講【全廣 II】入門段落:第1冊 P161-LL7 ~ P161-LL1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28講【全廣II】


講次:0328 (2021/05/20 ~ 05/23)
科判:道前基礎
廣論段落:P8-L8 ~ P8-L9 又以善巧二大車軌……勝出餘軌。
入門段落:第1冊 P161-LL7 ~ P161-LL1 接下來「派軌殊勝」……不是小明了杜鵑。






廣海明月_第328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這個次第井然的問題,我再贅言幾句。比如說現在——應該在很多年就有這種說法,說:「不要聞思了啊!人命無常啊!也不知道能活多久,趕快修吧!趕快修!聞思幹什麼啊?」不需要聞到聞所成慧、思到思所成慧,然後再修到修所成慧,他那個修就是直接就要拿一個善所緣上去修,好像修就可以直接修到修所成慧。 [00′29″]

  實際上,這個善所緣是什麼呢?那個時候大家都很喜歡念一句佛號,但是念一句佛號是以出離心念的、是以菩提心念的,還是想要希求空性的心念的?反正就是:啊!特別相信阿彌陀佛,相信佛陀會來救我們。但是在前行,念佛的前行和正行的時候,實際上有沒有注意到防止昏沉和散亂?有沒有徹底地去研習佛陀的功德?乃至有沒有夾雜著各種煩惱的名利心在念?很顯然前面的基礎是不夠的,修了很久之後,那個道心還是不行。所以並不是說:「啊!時間來不及了,我趕快修!」你就能修起來。這裡邊缺了什麼呀?下腳處是什麼?這個修行的下腳處是什麼?次第是什麼?沿著次第才能夠到修到修所成慧。 [01′24″]

  一個修行人如果忽略了聞法這個過程,而且沒有學到清淨的傳承就直接修的話,十有八九是非常危險的。比如說從 A 地到 B 地,你越著急,更不能出門就走,你必須得有個嚮導給你找一條最近的路、最省力的路。因為你著急,所以只能選最近的路,不能再走冤枉路,走冤枉路就會更著急。 [01′51″]

  很多年前很多人把聽法也不當作是修行,學經典也不當作是修行,都當作是好像了解一些事情啊、多了解一點知識,沒有意識到實際上在聽法就是在研究到底怎麼修,修的次第、質量,然後怎麼樣才是一個非常清淨的修法,而且最重要的是怎麼樣持戒。 [02′17″]

  因為有這樣的次第所以很容易,「易於受持」就是很容易修成的意思。 [02′23″]

  所以當我們很急著要得到修行的成就的時候,要想一想:「沿著道次第這樣的修行是很慢的嗎?」後面會講到不管是什麼根基的,都請從共下士開始修。為什麼呢?因為萬一你自己估計錯了就會兩頭空,直接去修上面的,結果下面你沒有,怎麼可能走上面呢?所以,「次第」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02′52″]

  我覺得今天學這一段,我們再反思一下自己:大家都非常熱愛修行,如果學了很久之後,發現自己進步不是很大,這時候要考慮考慮我們希望進步的點是什麼?我沒有達到那樣一個進步的點,那麼正確的方式是什麼?有沒有注意到次第?比如說有沒有注意到聽聞軌理呀?有沒有注意到修上師相應啊?還有,有沒有注意到戒律的日益皎潔?這些資糧善如果不好好地積聚,比如說對上師與本尊無二無別的這樣一個觀想來祈求,得不到這樣的加持,通常進道是很緩慢的;如果對上師退失信心的話,還會比原來還不如,原來達到的高度會全都退失掉!這些都是我們要去檢查的。檢查什麼呢?就是我為什麼進步慢?甚至我為什麼會退步了? [03′49″]

  還有一點,就是要觀察我們這樣一個辨識的角度對不對?說:我退步了!那上了這麼多年廣論班,得去除多少黑暗哪!當初沒有聽《廣論》的時候,很多事情都不知道;現在聽了那麼多的取捨之後,那麼多的取捨都會掃蕩我們對境不取捨的那種愚癡,因為愚癡就會造惡業,掃蕩了多少可能會發生的惡業。這筆也要算一算!認真地算一算之後,才能夠確定說:「我比很多年前沒有學《廣論》前進步了多少。」你聽了多少正知見?這是一個問題。聽了之後,我們會想去供養三寶啊、承事善知識、孝順父母啊,這樣的善行又有多少?聽了那麼多法,在內心中引起的那種希求心,還有歡喜心,又跟法結了多少那樣的善緣! [04′42″]

  所以要認真地檢查、要如法地檢查,不能心情低落的時候,就認為自己什麼都沒有;心情一好了,就說:「哇,這個修行滿好的!」它不是一個正確的量,它是根據自己的心情好壞去判定自己的,顯然這個判定是不準確的。應該依著《道次第》法鏡來照,看看自己在什麼地方。最重要的是,堅持了很多年學習《廣論》,一直在聽法、如理抉擇,在一遍一遍學這樣的同學,千萬不要對自己聞思從《般若經》傳出來的《廣論》起追悔心啊!千萬不要這樣辛辛苦苦堅持了這麼多年還起追悔心。 [05′27″]

  另外對於新的學員,也不要害怕難!這本論雖然有點厚,但是看五大論就更多。有人游過大海嗎?看到了更廣闊的、更廣闊的之後,我們就不會覺得:「啊,這本《廣論》我就學不完,依我的慧力是無法完成的。」開始學《廣論》,後來就可以學到更廣闊的,為什麼呢?因為心是無自性的,可以鍛鍊它,將來就會能承載越來越多的法,它會顯現為廣闊無邊的這個特性。 [06′01″]

  接下來是「派軌殊勝」,說:「又以善巧二大車軌二師教授而莊嚴故,勝出餘軌」,善巧二大車軌是哪兩個車軌呢?龍樹、無著二大車軌。善巧龍樹、無著二大車軌的兩位上師,語王尊者在這裡邊註道:「二師者,謂善巧無著派之金洲,及善巧龍樹派之小明了杜鵑,如《道次第傳承上師祈請文》中所說,為覺窩阿底峽之親傳上師。雖有說是阿哇都帝巴及金洲二師,然師云,德哇尖巴及喇嘛一切遍智二師俱許前說。」「師云」,就是指語王尊者的上師,他承許這裡邊的兩位上師應該是依前一種說法。另外再標明一下,這裡邊的阿哇都帝巴,不是小明了杜鵑。有人說他倆是一個人,會有這樣的名字,但是這裡邊不是指小明了杜鵑。 [07′08″]

  好!今天就上到這裡。 [07′12″]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9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29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36-LL2 ~ P137-LL1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海明月第329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36-LL2 ~ P137-LL1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29講【全廣II】


講次:0329 (2021/05/24 ~ 05/26)
科判:道前基礎
標題:本論包含一切聖教,且彼此無違
音檔: 5A 09:40 ~ 12:35
廣論段落:P8-L10 ~ P8-L11 此論教授殊勝分四…… 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手抄頁/行:第1冊 P136-LL2 ~ P137-LL1 ( 2016 南普陀版:P136-LL3 ~ P137-LL1 )


廣海明月_第329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此論教授殊勝分四: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我們開始一起聽師父的講解,一定要注意聽! [00′26″]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此論教授殊勝分四:
  這個本論的內容,本論的精要的內容,它好的、特別殊勝的地方,分四部分來說明它:
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分成功這個四部分,那麼這個四部分,現在我們先大致地來了解、說明一下。第一個呢,它這個論,我們現在所要學的這個論,它通達所有的聖教,這第一個。就它的整個內涵來說,包含了一切佛的圓滿的教法。不過在一般情況之下,我們了解的這個教法,往往彼此之間好像有差別,乃至於有牴觸,乃至於有牴觸。說性宗講空,相宗講有,這個不對;小乘講的跟大乘講的,往往又是各說各的,互相不能容納對方。他現在說,不但包含了一切,而且彼此間絕不違背,這個不違背,擺在一塊兒的話,產生的卻是相輔相成。 [02′23″]
  平常我們學佛法,最感到困擾的一點事情,就是這個。說我們要學圓滿的,結果這個法師嘛,這個講這個,那個講那個,不一樣;等到你看經嘛,經上面又是說有各各差別,你不知道如何取捨。乃至於再退下來,說我們現在看看那個佛教當中修持的人嘛,那一派修這個的,那一派修這個,彼此之間又各說各的,你不曉得如何取捨。更進一層,總之我們看,乃至於我們現在這個團體當中,也是大家呀,哎呀,這個你沒辦法把那些事情擺平。現在不!它不但包含一切,而且彼此間相輔相成。
[03′22″]
  好!我們聽完了這一段之後,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以前在廣論班學習的時候,通常聽一遍,我提問題同學都有點答不上,因為聽過去了沒什麼印象。所以那個時候很多同學就在上課之前他們會用功,會組成小組把這一段師父的帶子反覆地聽,然後找出他們要研討的點。因為聽過了,我再上稍微大一點的課——就是同學來得多一點的時候,他們就會去對比他們小組研討的點和我們這個大課研討的點有什麼不同呢?對比之下大家互相學習,效果是很好的。你們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我是很感謝諸位的! [04′10″]

  提第一個問題:師父說本論精要的內容、特別殊勝的地方,分四個部分;接著師父說:「大致地來了解、說明一下。」那麼「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是指什麼「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是指什麼?是指本論,對吧?本論是哪部論呢?你說是《道炬論》也好,可以說是《菩提道次第廣論》嗎?這個論它會有這樣的一個殊勝。 [04′48″]

  那麼這裡邊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就內涵來說,它有多麼地遼闊呢?師父用那個原話還記得嗎?「包含了一切佛的圓滿的教法。」注意!這裡邊出現了「一切佛的圓滿的教法」,就這樣一本論,它的內涵喔!你看原文的話,就是通達一切聖教、佛陀的一切聖教沒有相違背的這種殊勝,這裡前面有「通達」兩個字。然後師父用非常簡要的一段話,就告訴我們實際上這本論它的範圍包含了一切佛圓滿的教法——它的這個內涵的廣闊性。 [05′40″]

  那麼再對比我們現在一般的狀況。注意!在說到在一般的狀況下,師父用了幾個字,還記不記得那幾個字是什麼?八、九個字吧!是用了什麼?說佛的一切圓滿教法的內涵是非常殊妙的,那麼一般的情況下——接著該到誰了?該到我們這些學的弟子們。他說:「我們了解的這個教法」,和佛說的那個圓滿的教法這兩者,師父說:「往往彼此之間好像有差別,乃至於有牴觸」。「乃至於有牴觸,乃至於有牴觸」,師父說了兩次,接著就舉了什麼?相宗、性宗、大小乘,說各說各的,不能容納對方。這是佛說的教法的意思嗎?不是的,是我們了解的教法,我們了解成這樣子了。 [06′36″]

  那麼現在師父說:「他現在說」,他是指什麼?是這部論,對吧?「不但包含了一切,而且彼此間絕不違背,這個不違背,擺在一塊兒的話,產生的卻是相輔相成。」很顯然這本論想讓我們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和我們學的人犯了這個毛病,好像都不一樣的,這個產生了一個天壤之別的差距。師父透過把這部論「通達一切聖教無違」的這個宗立在這兒,然後看看我們的現狀是這樣。 [07′11″]

  接下來又講了一下我們的困擾。「最感到困擾的一點事情」,就是平常我們學佛法——這一定是很認真學的——學佛法嘛當然都想要學圓滿的,但是看一看,講的是不一樣的;看經也各各差別,也不知道怎麼辦,看不懂的話就退下來;然後再看看修行的人,這一派修那個、那一派修那個,彼此間也是各說各的,不知道怎麼取捨;再進一層看看我們這個團體,很多事情也擺平不了。 [07′43″]

  師父接著說:「現在不!」請問「現在不」是什麼意思?現在不是這樣了,就這麼簡單嗎?現在為什麼不是這樣?師父說其實它正確的狀態,是「它不但包含一切,而且彼此間相輔相成」。有沒有注意到師父在講「通達一切聖教無違」的時候,一直在結合我們的現狀?結合我們作為學佛的弟子們,在跟隨法師學習啊、看經教啊,乃至在立出自己的宗的時候,看看有一些什麼樣的問題——就擺出了一大堆的問題。 [08′19″]

  這些問題都是我們了解的這個教法、我們了解的教法,那是不是教法的本身呢?可能不是佛陀講的那個教法清淨圓滿的本身,是我們理解的那個教法。那麼真正的教法,師父說現在不是的,它不但包含了一切,而且彼此間相輔相成,要能夠通達這一點。 [08′47″]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94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海明月第330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38-L1 ~ P138-L11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331講

廣海明月第330講【全廣 II】舊版:第1冊 P138-L1 ~ P138-L11 
來源:全球廣論II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海明月 330講【全廣II】


講次:0330 (2021/05/27 ~ 05/30)
科判:道前基礎
標題:佛法絕對可以調伏我們的內心
音檔:5A 12:35 ~ 5A 14:09
廣論段落:P8-L10 ~ P8-L11 此論教授殊勝分四……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手抄頁/行:第1冊 P138-L1 ~ P138-L11 ( 2016 南普陀版:P138-L1 ~ P138-L11 )
手抄段落:就是說就它的真正的意義來說……那不是開玩笑嗎?



廣海明月_第330講【全廣II】
真如老師教授


 下面大家再接著聽下去。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  就是說就它的真正的意義來說,是指深遠的佛法,這個佛法,我們要了解,這個佛法不是講這個大道理,現在講完了以後,我們下了課了做別的事情。不是!這個佛法本身,正是用來調伏我們身心上面種種煩惱,換句話說不調和的事情。所以它既然這樣深遠的,當然同樣地,深遠的地方尚且調伏,何況是我們現在很粗猛的呢?從這個上面說,佛法也一定是把我們眼前的這種不調伏的事情,也一樣地調伏。如果這一點不是的話,那這個就是戲論,佛不會這樣說的。 [00′57″]
  這一小段我們一起剛聽了一遍,以前在廣論班學習的時候,通常會發生一種狀況:有的內容大家漏聽了,有的時候我們重複聽了七遍,有的時候甚至是十遍,就反覆聽師父講的這一段話,發現每聽一遍再重複去憶持的時候,大家還是有遺漏。有的同學不管聽多少遍,他總是會漏掉同樣那一段,好像到了那一段之後,像有什麼東西把他的心蓋住一樣,他就是聽不到師父的法音。然後一次又一次,當我們發現這種現象之後都很驚訝,也慢慢開始強烈地意識到重複地、認真地學習是很重要的!那組成一個班來學習就是更重要的,因為你漏掉的部分他就想起來了,他漏掉的部分我又想起來了。我們就會在這個班裡不停地發現:哇!我忽略的是滿多的!而且別人為我補充的也是很美好的! [02′16″]

  那麼在這一段,師父又提到了「它的真正的意義來說,是指深遠的佛法」,那麼這個佛法是不是講道理呢?對於我們身心上的種種痛苦、種種煩惱到底有沒有作用呢?師父說:「佛法不是講這個大道理」,講完之後下課了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還是原本那一套,應該不是這樣的。那麼不是這樣的,佛法又該是怎樣的呢?「佛法本身」——師父用了一個「正是」,「佛法本身正是用來調伏我們身心上面種種煩惱」,對付我們內心的痛苦、對付那些不調和的事情。這裡邊就提到了深遠的地方的煩惱尚且能調伏,根子很深的,比如說哪一世、哪一生的、過去生的都要調伏,那何況是我們這一生現在的、很粗猛的煩惱呢? [03′26″]

  我們現在很粗猛的煩惱,比如說特別愛生氣啊、貪心很熾盛啊、瞋心重呀,很多!那麼從上廣論班來看,我們到底能不能改一下我的脾氣啊?能不能把特別困擾自己的這個缺點、也困擾著周圍的朋友還有家人的這個問題,能夠藉借著學習正法的原因把它改掉呢?師父在裡邊說是可以的。 [04′00″]

  接著師父又說了一句話——佛法不僅僅是深遠的地方尚且調伏,眼前的也一定把這種不調伏的事情也一樣調伏。接著說:「如果這一點不是的話,那這個就是戲論,佛不會這樣說的。」佛不會說任何一個字的佛法而沒有對到我們心續裡的痛苦,所以佛說八萬四千法蘊,都是為了調伏我們內心的各種各樣的煩惱,八萬四千煩惱啊!這麼多!經典上的每一個字,它都是要讓我們離苦得樂的,都是要完成消除痛苦、能夠達到快樂這樣的一個目標。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沒有離苦得樂、調伏煩惱的作用,佛為什麼要說呢? [04′58″]

  在這一小段,邊聽就會發現師父表達對佛法堅定的信心,他堅定地告訴我們:佛法絕對可以調伏我們內心的痛苦,深遠的尚且可以調伏,何況是眼前粗猛的!眼前粗猛是什麼意思?就是它是粗線條的、是明顯的,可能是很好對治的,而那些隱秘在後面的隨眠才是難對治的。但就算是隱秘的、難對治的,學本論也是可以對治的!佛是不會說不對治心續的法的。 [05′41″]

  當時班裡的同學、我們一起學到這兒的時候,真是大快人心!終於找到一本論可以幫助我們對付我們的心,對付我們那些不自信的地方、一直想努力做也做不好之處、總是力不從心的那些點。透過學習佛法,可以讓我們的內心變得強大、變得自信,所以我們會特別地接受到師父的鼓勵,師父會把對佛陀教法的這個信心直接地傳遞到我們的內心深處。 [06′19″]

  好!那麼我們繼續聽下一段:

  
師父上日下常老和尚開示 寫:我們所以現在沒有辦法利用的話,因為我們對佛法尚未善巧,所以就眼前的來說,它這個通達聖教無違,它能夠運用在我們眼前日常生活當中,就把我們各各不能調和的,就能夠調和起來。由於這樣的一個因,然後你能夠步步上升。要不然我們這麼粗猛的、這麼簡單的問題,你都沒辦法調伏,你說我要調伏三界一切眾生的煩惱,那不是空話嗎?那不是開玩笑嗎? [07′07″]
  這一小段就更加明晰,師父說:「我們所以現在沒辦法利用」,注意!注意!我們現在沒辦法利用什麼?比如說「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我們能不能用這一條調伏煩惱呢?或者我們能用任何佛陀的教法調伏呢?如果沒有辦法利用法來向內調伏的話,請問諸位:是什麼原因呢?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呢?師父說:「因為我們對佛法尚未善巧」,注意!注意這個因的連結。 [07′53″]

  像有的人在班裡學著、學著,他說:「唉呀!我好像這個脾氣還是挺大的,這佛法怎麼不靈呢?」他就會直接反射到——怪佛法對他沒作用。其實不是這樣思考的,師父說現在沒辦法利用這個調伏煩惱的工具去砍伐我們煩惱的毒草叢,是因為我們不善巧用這個工具,對佛法尚未善巧。如果對佛法尚未善巧的話,很顯然繼續努力下去,學到善巧就可以了吧!所以師父說:眼前說通達聖教無違,能夠運用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就能把各種不調和的,因為步步上升,由於這樣的一個因就能夠調和。 [08′49″]
圖檔
發表主題 主題已鎖定

回到「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