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脢Q10

有關西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輔脢Q10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心臟病用藥Q10 搖身變成保養品



心臟病用藥也可拿來當擦的保養品?一家業者昨日召開以Q10為主要成分的保養品記者會,指出Q10具抗老化、提供能源功用,原本是心臟病用藥的Q10,因為具抗老化效用已被開發為保養品,不過醫師表示,Q10對心臟病患者療效尚不明確,用於保養品雖有理論根據,但並不像維他命C、E一樣,有大型研究證實其效果。

石狩診所院長胡一君表示,Q10是一種輔脢,對人體具有提供能源、抗自由基功用;業者宣稱Q10是國外相當知名的心臟病藥物,也有人用於腦神經、腸胃保健。

不過,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常敏之表示,Q10就像維他命一樣,在代謝過程中扮演輔 角色,因此可促進細胞代謝,不過Q10對於心臟病的療效尚不明確,日本有一兩篇報告指出,Q10對於心臟衰竭患者有些幫助,但歐美則無相關報導,因為療效不明,國內部分醫院將Q10用於嚴重心臟衰竭的輔助治療,但並非治療心衰竭的主要藥物。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李美青表示,保養品業者多利用Q10抗自由基機轉,以期達到抗老化效果,其實含Q10的保養品問世已有2~3年,,多是與維他命C、E摻在一起成為複合產品,Q10用於抗老化確有理論根據,但並沒有很明確的臨床佐證,證實其抗老化效果。

業者強調Q10的抗自由基功用,以期達到增進皮膚彈性、撫平皺紋、防止皺紋發生等效果。不過,李美青表示,有某些小型研究證實Q10的除皺效果,但是Q10對抗老化的功效,目前並沒有像左旋C、維他命E一樣,有大型臨床研究佐證,民眾擦保養品,還是以預防皺紋為主,皺紋若已產生,希望藉保養品消除效果並不明確。

李美青指出,人體本身就含Q10,不過隨著年紀越大,Q10含量越少,其實,Q10透過飲食就可自然獲得,例如魚、貝類,及菠菜、花生都含有Q10。


【民生報 記者胡恩蕙卅報導】
io:
最後由 MissC 於 2006-07-04 , 22:30 編輯,總共編輯了 3 次。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未閱讀文章 MissC »

Q10皮膚的能量新泉源
作者 : 皮膚科 藍政哲 主治醫師(93年12月)





冬天將至,水美眉在防曬美白鬆了一口氣的同時,是否忽略了該加強肌膚的保濕與滋潤呢? 一種名為「Q10」的輔酵素(coenzyme),原是醫藥界廣為使用的口服心臟用藥,但科學界發現,這種成分也有抗老除皺的功效,近來成為皮膚保養的新寵,乳霜、面膜產品紛紛應運而生。美眉們想在寒冬中保有柔嫩的肌膚,千萬不能錯過新世紀抗老防皺的保養成分-『Q10』。

『Q10』,被稱為肌膚動力原(CoQ10),也稱為ubiquinone,存在於每個細胞的粒腺體中,為細胞呼吸、電子轉移、氧化作用控制的必要輔助酵素,是維持人體所有組織與器官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它有兩大主要功能:一是啟動並在細胞內運送能量,負責基本的細胞功能;另一項功能則為保護細胞不受自由基的傷害。而自由基會導致組織結構受損並影響細胞功能,是造成肌膚老化的元兇。

人體會自然產生Q10,也能從肉類、魚類,綠色蔬菜等食物中攝取少量Q10。但Q10必須達到足夠的水平,才能產生所有器官需要的能量。人體內的Q10水平從28歲起逐年下降,疾病的發生,也會使人體製造Q10的能力降低,且輔酵素Q10在身體進行呼吸作用時也會不斷的消耗。當人體缺乏Q10時會導致細胞老化、代謝變差,讓肌膚老化、皺紋增生、失去光澤及黑色素沉積等問題,對一些愛美女士來說,缺乏Q10就是完美膚質的致命殺手。

由於Q10可抗氧化、消滅自由基,且具備良好的皮膚穿透性,表皮吸收之後能到達真皮層,由內而外強化皮膚的基本細胞功能,所以對減緩細胞老化、修復受損的膠原纖維,有一定效果;將Q10敷用在老化的皮膚上,就像替皮膚打了一劑「返老還童」針,能保護皮膚不受自由基的傷害。臨床試驗證實,Q10可減少2、3成皺紋,確能預防老化。正因為Q10是肌膚原來就存在的成分,塗抹Q10對細胞無害,且不會對肌膚造成刺痛等不適的感覺,因此在醫學美容的應用,許多醫師都開始建議民眾可以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Q10。

10的抗自由基功用證實能增進皮膚彈性、撫平皺紋、防止皺紋發生等效果,但對抗老化的功效仍再研究中,故目前以預防皺紋為主,若皺紋已產生,則可藉助其他美容治療來淡化皺紋。不論使用何種產品,因個人體質的不同而會有程度的差異,故都應有醫師的協助,例如患有青春痘者就不宜使用Q10,因為使用Q10反而會適得其反;所以如果民眾有需要,還是得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目前本院及小港院區皆有此醫療服務,但須自費。



(轉貼)
io:
最後由 MissC 於 2006-06-19 , 11:01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未閱讀文章 MissC »

Coenzyme Q10也許能延遲帕金森氏症患者腦神經細胞的衰退


依據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Clifford Shults所進行的三年先導型研究顯示,輔脢Q10(Coenzyme Q10)也許能延遲帕金森氏症患者腦神經細胞的衰退。“一劑Coenzyme Q10能延遲一些運動失調問題的發生,它不能停止帕金森氏症的進展,不過能減緩。”Clifford Shults聲稱。

輔脢Q10(Coenzyme Q10)為一種極易氧化的脂溶性抗氧化劑,可以停止自由基的發生,此種酵素位於粒線體(mitochondria)內,粒線體是細胞內的能量產生來源。輔脢Q10目前是無須醫生處方的健康補充藥品。

雖然Clifford Shults的研究顯示Coenzyme Q10有其效果,不過專家警告帕金森氏症患者此刻不要急著前往藥局購買,在醫生正式推薦使用此藥物前,仍需要進行大規模的試驗。Shults 也認為目前仍然過早去建議患者服用高劑量的Q10。

依照Shults的實驗,服用1200毫克Q10的病患症狀較服用安慰劑的病患減輕40%,比對是根據帕金森氏症患者症狀嚴重性的測量。不過有專家認為對腦細胞的損害而言,症狀的檢視僅是一種間接式的測量,Q10僅僅能緩和症狀而非阻止帕金森氏症,Shults的實驗並未能實際的延緩病人需要醫生診斷的時程。



本新聞網址--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843
io:
最後由 MissC 於 2006-06-19 , 11:03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輔脢 Q10/COENZYME Q10


建議多攝取維他命種類

.輔脢 Q10 (COQ10)自然地存於人體之細胞內,人體可自製輔脢 Q10,但隨年齡增加,產量使減少。
.輔脢 Q10亦存於食物中(尤其是肉類),但烹飪及加工等過程會將其破壞。
.多年來,日本人一直使用輔脢 Q10之補充劑,但直到1974年時,日本人才開始試驗性地將大量的純正輔脢 Q10使用在病人身上。

目前用於治療用途

.心臟病──輔脢 Q10對於多種心臟病況有正面的作用。這些包括:鬱血性心衰竭、缺血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及不規則的心搏動。
.牙周(牙齦)疾病──調查結果顯示,有病的牙齦其輔脢 Q10的含量比健康牙齦低。輔脢 Q10能遏止牙齦的惡化。
.體重減輕──體重過重及缺乏輔脢 Q10者,若服食輔脢 Q10補充劑,則可能會加速體重下降的情況。但這種效應對於不缺乏輔脢 Q10的人無效。
.增進能量──輔脢 Q10補充劑不只對特定健康問題者有益,許多常怠到疲倦及虛弱不堪的人,都可因之而增進能量的製造。輔脢 Q10被認為能提升免疫功能;它具抗氧化功能且可以直接刺淚抗體形成。

安全告示
每日攝取15~61mg的輔脢 Q10即具效力,但劑量即使超過100mg也不會造成任何毒性或副作用。

交互作用與禁忌
輔脢 Q10與其他藥物之間,目前尚無已知的交互作用或其他禁忌。

io:
最後由 MissC 於 2006-06-19 , 11:03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話題人氣保養品:Q10全探究



Q10在保養市場造成風潮,一路由日本發燒到台灣,儼然成為最火紅的保養成份!不過,Q10究竟是什麼?真的有這麼大的美肌魅力?吃的、擦的,怎麼用才有效?哪裡買得到?一同揭開Q10的神秘面紗,延緩老化、抗氧化,養出年輕滑嫩的「水煮蛋肌」!


揭露Q10美肌秘密 Q與A
Q10到處都有,但總對這個「最熟悉的陌生成份」似懂非懂!由「保養成份專家」解答,帶你認識這個美肌新朋友!


Q10究竟是什麼?

A:Q10在保養上可以「抗氧化」、「維持細胞活力」

「輔酵素Q10」全名Co-Enzyme Q10 (CoQ10),位於每一細胞裡,就像「燃料」一樣,啟動細胞核開始製造細胞所需的能量;同時也是「清道夫」,負責清除細胞運作時所產生的有害物質,如自由基。

年輕時,足量的Q10可以替我們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但當年齡增長,身體製造的Q10減少,身體健康受到影響,肌膚也漸漸失去活力。因此才需要補充Q10,維持肌膚好體質。


Q10產品有吃的, 也有擦的, 效果差別哪?

A:「吃的Q10」不一定作用到肌膚上

口服Q10如同「維他命」,是種營養補助品,也曾是心血管疾病治藥。但經過腸胃消化,養分不一定會作用在肌膚上。
PS. Q10成份為脂溶性,建議飯後攝取更好吸收。

Note!一般飲食也可攝取

Q10廣泛存在蔬菜、堅果、肉和魚類中,特別是魚肉中的沙丁魚、鮪魚及鮭魚含量最多!

「擦的Q10」幫肌膚抗氧化、修護、減緩老化!「抗氧化」功效可防禦紫外線傷害、減緩膠原蛋白流失速度;同時「維持細胞活力」,延遲老化、減少皺紋增生。

Q10保養品白天用好?晚上用好?選購時要注意什麼?

A:Q10「溫和、無刺激性、無光敏性」,早、晚都可用!

選購製造日期愈新鮮的,愈有保障!

Q10非常溫和、幾乎不造成過敏,也無光敏性,早晚都可以用!沒有抗老成份「A酸」的刺激,也比抗氧化的「左旋維他命C」來的穩定好吸收,是安全的抗老好選擇!

要注意的是:Q10的活性成份會隨時間減少、氧化,選購時記得挑「製造日期新鮮的」,開封後同樣要儘速使用。

Note!Q10的顏色是「鮮黃偏橘」的,和木瓜、紅蘿蔔顏色類似。

要分辨Q10濃度高低,看顏色就知道!如果是淡淡鵝黃色,代表Q10添加的濃度較低;另外,開封後的Q10保養品顏色,也會因氧化而逐漸變淡喔!

該怎麼選Q10產品? 濃度含量多少,才有好效果?

A:濃度高,「擦的」比吃的有效!

想要「延緩肌膚老化」,就挑選濃度較高的(也就是顏色比較深的);以Q10為主成份「擦的保養品」,也比口服Q10效果來的直接!

Note!Q10不是含藥化妝品,通常沒有也不需標示濃度,也無濃度限制。但醫師表示,一般常用濃度0.3%,效果就很顯著。

奈米化,更好吸收!

Q10本身的分子大,必須運用高科技(如奈米化)傳導方法,肌膚才較好吸收。購買時也可以針對製作說明留意一下。

Note!Q10雖然可以抗氧化,但不能解決所有老化問題,和其他成份相輔運用,抗老才面面俱到!如:Q10常和「維他命E」併用,使抗氧化效果更加乘。

(內容取自卅BEAUTY大美人‧NO.32)r

io:
最後由 MissC 於 2006-06-19 , 11:04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心臟病用藥Q10 搖身變成保養品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新產品 美容抗氧化 Q10口服保健食品解禁


Q10原是心臟病用藥的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不過在今年元月時衛生署已核定Q10可做為一般食品的原料。雖然退出藥品市場,但在食品市場中各廠商卻從3月開始紛紛推出Q10的口服保健食品,包括已上市的台鹽以及即將在這幾天上市的葡萄王生技、佐藤製藥代理製造的Q10保健食品。


臨床藥物專家黃鶴群藥師表示,Q10保健食品在日本非常風行,包括錠劑和飲品,平均含量是15到60毫克,而台灣衛生署則建議一天總攝取量不要超過40mg。最近已上市或即將上市的Q10口服保健食品,Q10含量約在15到30毫克之間。


不過黃鶴群藥師提醒,Q10本身並沒有醫學證據可證明美容功效,且食品等級的產品不被認定具有「功效」,這類產品大部分是因為添加膠原蛋白、蜂王乳、紅酒多酚、胺基酸等,才會讓人聯想有美容的附加功能。Q10是一種輔酶,人體可自然產生,也是一種脂溶性的抗氧化物質,但30歲後合成量會逐漸降低,若是想維護體內循環機能,或皮膚保養者可選擇服用,但使用前先向醫師或藥師、營養師諮詢使用量較安全。



【民生報】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心臟病用藥Q10 搖身變成保養品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6.06.19  中國時報
CoQ10 人體電廠修補劑
張天鈞(作者為台大內科教授)




輔酵素Q10,或稱為CoQ10,或維他命Q10,是在1957年由牛的粒腺體分離出來的。粒腺體相當於人體的電廠,與能量ATP的製造有關。而CoQ10則可以增加能量的製造,並做為抗氧化劑,防止脂肪過氧化,以及間接穩定鈣離子通道,而減少鈣的過分負擔。

缺血性心臟衰竭 Q10濃度減少

很多研究集中在利用CoQ10治療鬱血性心臟衰竭,主要是因為心臟不斷的在跳動,需要較多的能量。而缺血性心臟衰竭的病人,心肌裡的CoQ10的濃度也的確減少。研究顯示補充CoQ10可以防止心臟缺血,以及缺血恢復後,血液再灌注心肌時造成的損傷。

但人體臨床試驗的結果,在缺血性心臟衰竭方面,雖然早期的結果顯示病人使用後,住院的頻率、氣喘、水腫有改善,但病人數太少,最近的研究並無法明確的證明具有效果。

在高血壓方面,利用CoQ10做輔助療法,發現收縮壓減少16mmHg ,舒張壓減少10mmHg,但也有爭論。至於在心臟手術恢復時間的縮短,和心肌梗塞方面,似乎有幫忙。

在糖尿病方面,由於CoQ10有抗氧化劑的作用,因此認為可改善血糖的控制,最近隨機有對照組的實驗顯示,糖化血色素有些減少,也就是說,對血糖的改善有點幫忙。

供應大腦所需能量

由於大腦也是很需要能量的地方,CoQ10對腦神經疾病是否會有幫忙呢?在巴金森氏病的研究方面,每天吃1200mg可以減少功能變壞44%,日常生活的能力減退也較緩慢,但仍有待證實。有些特殊的症候群與粒腺體的異常有密切關係,病人容易發生腦中風或癲癇,CoQ10也可減輕症狀。有趣的是,CoQ10還可減少偏頭痛發作的頻率。

吃藥最怕的是沒有作用卻又出現副作用。很少數的病人在吃CoQ10後有輕微的腸胃不舒服。由於心臟病人有時會吃抗凝血劑,同時服用CoQ10對凝血時間並沒有影響。

大部分的CoQ10是日本藥廠經由酵母菌醱酵合成的,每粒的劑量大約在100mg上下,在心臟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可以使用到每天200mg,但在巴金森氏病需要較高的劑量,甚至到1200mg,而粒腺體病變使用的劑量範圍更大。

不是主藥 卻是重要藥引子

最近降血脂的藥statins類相當風行,雖然它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形成,但少部分人會出現肌肉痠痛、疲倦,嚴重的甚至有肌肉溶解的現象,這些人血中的CoQ10也減少,主要是因為CoQ10的合成受到statins的影響。研究發現,合併statins和CoQ10治療病人,降膽固醇的效果較好。

其實,CoQ10嚴格算來是一種補充和另類療法,並不算是一種主要的治療藥物。在中藥的配方,有所謂的「君臣佐使」,君是主治藥物,臣則輔助君藥,加強治療效果;佐為輔助君藥,又能減少主藥之副作用;使則引領藥物抵達生病的器官。CoQ10比較不像君藥,它像臣藥或佐藥,雖然效果不強,但有其治療地位。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8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心臟病用藥Q10 搖身變成保養品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6.06.19  中國時報
護心酵素 使用須知
顧祐瑞(中國醫藥大學助理教授)




輔酵素CoQ10又稱「護心酵素」,所謂輔酵素是指,本身不是酵素,但許多酵素的生化反應及生理效應,要在輔酵素的存在下才能進行。

CoQ10其實存在動物體內的每個細胞中,主要的生理作用角色是在輔助催化粒腺體中能量體ATP的磷酸還原作用,讓細胞能量供應系統能夠快速恢復活化。

CoQ10是預防動脈硬化形成,最直接有效的抗氧化成分,多使用於心衰竭及擴張性心肌病變的患者,對於因為缺血性心臟病所引起的心肌細胞缺損,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修補作用,同時能夠讓鬆弛無力的心肌慢慢緊縮收斂,並且減少心肌代償性的作功率,CoQ10同時具有降血壓的作用。

CoQ10存在許多天然食物中,如動物內臟、沙丁魚及一般肉類等,植物種子如花生、芝麻等也都有豐富的含量。CoQ10目前在部分國家是屬於心臟科的用藥,但因藥效不明確,在美國、日本被當作食品。台灣將CoQ10列為藥品管理,就安全上的意義來說,CoQ10可以被當作食品來補充,但就保健及疾病的改善,CoQ10可以被當作藥品來治病。

安全而有效的服用CoQ10,要注意以下幾點:

1.CoQ10的副作用為噁心、腹瀉、食慾不佳。

2.CoQ10會干擾血液的凝固作用,會降低抗凝血劑(如Warfarin)的作用,會增強降血壓藥品的作用。

3.哺乳及懷孕婦女不宜服用。

4.當維生素B群及維生素C這些營養素在體內濃度不足時,CoQ10的濃度就會降低,服用CoQ10要適時補充這些維生素。

5.一般健康人的保健劑量,每天為30至60mg;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包括高血壓患者,每天補充劑量大約60至120mg。

6.與含油脂的食物同時服用或一般用餐時服用可以提高CoQ10的吸收率。

7.CoQ10可以明顯提高人體的能量,因此建議在白天服用。 \r

8.體內CoQ10的量會受抗憂鬱劑、糖尿病藥品、心血管疾病藥品、降膽固醇藥品、利尿劑、治療精神病等藥品的影響而下降。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2.西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