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濕熱體質嗎?清熱利濕4食材,幫身體內建除濕機!

不論是個人生活經驗分享,或是他人(請註名)

版主: sherryhsu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你是濕熱體質嗎?清熱利濕4食材,幫身體內建除濕機!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你是濕熱體質嗎?清熱利濕4食材,幫身體內建除濕機!

早安健康

胡維勤(知名醫學科學家)
2018年7月2日 上午 11:00
b5e.jpg
【早安健康/胡維勤(知名醫學科學家)】濕熱體質的特徵速查

濕熱體質的人經常感覺肢體沉重,午後有明顯的燥熱、疲勞感。面垢油光,易生痤瘡。牙齒比較發黃,牙齦、口唇比較紅。大便異味重,臭穢難聞。小便經常呈深黃色。女性帶下色黃,外陰異味大,經常瘙癢等。

濕熱體質的特徵描述
總體特徵:濕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濕熱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形體中等或偏瘦。
常見表現:面部常有不清潔、灰暗的感覺,如面色發黃、發暗、油膩。皮膚較容易生痤瘡,多數是膿包質,或者皮膚常出現化膿性的炎症。常常感到口苦和口臭,偶爾會有泛酸的現象。伴有呼吸費力或氣不夠用的現象,讓人難受得透不出氣,或者感覺缺氧。小便赤黃。

濕熱體質的形成原因
先天稟賦不足。個人的身體素質,受其父母家人的影響非常大,父母有飲食不節、不良生活習慣的,其精子、卵子質量都較差,在孕期也不能給孩子提供平和的發育環境與全面合理的營養素供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會導致體質的偏頗。
吸煙、過量飲酒、熬夜,這三者都會直接導致形成濕熱體質。
長期情緒壓抑,致肝氣不舒,從而損傷脾胃,影響脾胃運化代謝水濕的能力,再借酒澆愁,會明顯加重濕熱聚集。
長期生活、工作在濕熱環境下,或夏末秋初氣溫高、雨量大的長夏季節,暑、濕邪氣很容易侵入人體,造成濕熱。

濕熱體質臟腑功能的弱點
從中醫方面來講,濕熱分為脾胃濕熱和肝膽濕熱,雖然是同因致病,但兩者之間還是有明顯的區別。

脾胃濕熱會伴有脘腹痞悶、嘔惡、厭食、肢體困重、大便溏瀉、小便短赤不清等表現,或面目肌膚發黃、色鮮明如橘子、皮膚發癢,或身熱起伏、汗出而熱不解,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而肝膽濕熱會伴有脅肋脹痛、口苦納呆、嘔惡、腹脹、大便不調、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或身目發黃或寒熱往來、陰囊濕疹、睾丸腫脹、熱痛,或帶下黃臭、外陰瘙癢等症狀。

濕熱體質如何從飲食調養?下一頁告訴您方法還有4道祛濕熱食譜

濕熱體質飲食調養要領


濕熱體質飲食應以清熱祛濕、健脾和胃、清肝利膽為主。飲食要清淡,常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綠豆、赤小豆、鯽魚、空心菜、莧菜、芹菜、黃瓜、冬瓜、藕、西瓜等,但應注意用量和搭配,不可太過,因為吃太多寒涼食物會損傷脾胃、凝滯氣血,反而不利於代謝體內的濕熱。濕熱體質的人夏秋季節或濕熱較重引起不適時,可以適當喝些涼茶。
應戒煙戒酒、少吃辛溫助熱的食物,如火鍋、燒烤、油炸食物,和羊肉、鱔魚、韭菜、生薑、芫荽、辣椒、胡椒、花椒、荔枝、龍眼、榴槤、芭樂等。許多濕熱體質的人有身體沉重、精神不濟、疲勞感強的感覺,但一定不可盲目進補,反而會加重濕熱。

苦瓜⸺清心明目、消炎退熱

特別推薦
苦瓜黃豆排骨湯
材料:苦瓜200克,黃豆60克,豬排骨50克,蔥20克,薑10克,高湯500毫升,食用油、鹽、料酒各適量
做法:排骨切段;苦瓜去瓤,洗淨,切塊;黃豆洗淨。鍋中注油燒熱,倒入排骨段稍炸,放薑片、料酒、高湯、蔥段、黃豆、鹽、苦瓜塊,燒沸,將材料轉置入砂鍋中,燉至肉離骨分即可。
功能:補中益氣,解毒明目

黃瓜⸺除濕利尿、降火清心

特別推薦
黃瓜聖女果
材料:黃瓜600克,聖女果300克,白糖適量
做法:黃瓜洗淨,去頭尾,切小段;聖女果洗淨。盆中加入白糖,倒入適量清水,攪拌至白糖完全溶化,將黃瓜、聖女果投入糖水中醃30分鐘,取出後擺盤即可。
功能:清熱除煩,降壓利尿

生菜⸺清熱安神、清肝利膽

特別推薦
蝦仁生菜粥
材料:大米100克,蝦仁、生菜各20克,鹽3克,雞粉2克,芝麻油、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大米洗淨,泡水;生菜洗淨,切細絲;蝦仁洗淨。鍋置火上,放入大米,加適量清水,煮至五成熟,放入蝦仁,煮至米粒開花,放入生菜稍煮,加鹽、雞粉、芝麻油、胡椒粉,調勻即可。
功能:清熱安神,養胃益腎

茭白⸺利尿止渴、消暑止煩

特別推薦
茭白肉片
材料:茭白300克,瘦肉150克,紅辣椒1個,雞粉1克,生抽6毫升,薑片、鹽、澱粉各5克,食用油適量
做法:茭白洗淨,切薄片;瘦肉洗淨,切片,用澱粉、生抽醃漬;紅辣椒切片。鍋中下油燒熱,將肉片炒至變色,加入茭白、紅辣椒片炒5分鐘,調入適量鹽、雞粉即可。
功能:養心潤肺,健胃補虛
您沒有權限檢視這篇文章所附加的檔案。
圖檔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5.生活分享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