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無聲愛有聲

一針二灸三用藥,『針』為極大功能效用!有關穴道,皆可在此貼!
頭像
Enmo
石斛養胃陰者
石斛養胃陰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8471
註冊時間: 2006-01-03 , 13:08
個人狀態: 開心享受幸福
性別:
來自: 直達你心 ^o^

針刺無聲愛有聲

未閱讀文章 Enmo »

針刺無聲愛有聲
治失語,有奇效,一名突然失聰的中年男子,針刺月餘,聽力恢復一半…。


●一名中年勞工突然「耳聾」,須靠筆談溝通,經耳鼻喉科轉診中醫針刺治療,一個多月後聽力恢復了一半。這項奇蹟式的效果,經由磁振造影(MRI)觀察,發現在針刺時腦部的聽覺區和語言運動區有顯著的變化,未來可應用在口急、失語症及聽力減弱的治療上。


台灣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洪裕強說,患者來到中醫部求診時,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問診時須靠筆談。患者接受針刺配合藥物治療,每周針刺一次,持續一個月後,他的聽力改善了許多,可惜後來沒有再回診。


洪裕強指出,針刺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醫術之一,起源於砭石治病,經絡學說則是針灸醫學的核心。傳統上根據針感所及、針刺病理反應和腧穴主治的經驗,認為經絡是確實存在的,尤其是位於肘膝以下的五腧穴,具有遠道治療的功能,可惜相關的科學論述不足。


洪裕強為了解針刺對腦部的反應,以18名男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在穴位啞門穴和三陽絡穴等穴位進行針刺,同時以MRI觀測腦部的變化,以及針刺語言區穴位對腦組織血流量的改變。結果發現,電針刺激啞門和三陽絡穴,在聽覺區和語言運動區相關的右側額下回及兩側顳上回有顯著磁振訊號變化的現象;而在非穴位電針刺激的對照組則無此現象,顯示針刺三陽絡與啞門時,跟語言中樞之間有某種訊息傳遞的現象。遠處取穴可活化腦部局部血流和血氧量變化。


他說,如果外界刺激引發局部血流明顯增加,則會帶來大量的含氧血紅素;當含氧血紅素增加的速率超過腦組織活動消耗含氧血紅素的速率時,局部含氧血紅素與去氧血紅素的濃度相對比值會升高,而造成影像上局部磁振訊號的增加,此即血氧程度相關效應對比訊號,因而該皮質區可被偵測出來。透過直接觀察頭腦相關部位的特異性的反應,可更進一步認識針刺治療、大腦刺激和作用器官三者間的關係,提供針刺治療的科學評估。


據針灸大成記載,啞門又名瘖門,項後入髮際五分,是督脈和陽維之會,主治舌急不語、重舌、諸陽熱氣盛、寒熱風啞等。三陽絡位於腕後臂外4寸,即支溝穴上1寸,主治暴瘖啞、失語。MRI為針刺有關穴位—中樞的機制,帶來一線研究的曙光,藉由有系統地探討正常人不同經絡、不同穴位,以及生理與病理狀態下的異同,可逐步揭開針刺原理的奧秘,同時有益於臨床實證醫學的建立。
(林秀美)(世界日報)

有你在,真的很幸福  ...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針灸(穴道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