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1~100講

福智廣論|宗大師:【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般羅密
版面規則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61-修止的違緣與順緣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61講 62講 63講 64講 65講 66講 67講 68講 69講 70講
71講 72講 73講 74講 75講 76講


廣論止觀初探0061-修止的違緣與順緣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61-修止的違緣與順緣

【廣論止觀初探第 61 講】摘要如下:
前一講我們學習了修持奢摩他具足的兩種殊勝特點,「具力明分」及「住分」,以及無須再加入「樂」及「澄」的原因。老師特別提醒我們「具力明分」和「住分」二者的違品就是「沉沒」和「掉舉」。

此講宗大師為我們指出修學寂止的最大違緣──「沉沒」和「掉舉」所產生的主要破壞作用;並深切的教戒我們,若修定的人不懂得善加識別粗細的沉掉及如何遮止沉掉的清淨的修定的方法,是連寂止都不可能生起,更不用說是勝觀了。更再次強調,真心希求奢摩他的智者,就應該先聽聞教典,然後去探究在教典裡邊所宣說的內涵。由於沉掉以及對治它的方法,以後將有詳細地介紹,因此師長在此帶領我們先學習成辦奢摩他的順緣──「正念」、「正知」,以及如何引生三摩地的道理。

師長說,所謂的「三摩地」,是指心面對所緣的時候,保持專注的一種狀態,而且要儘量地拉長心安住在所緣上的時間。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則必須借助「正念」、「正知」兩種力量。「正念」就是讓心專注在最初設定的所緣境上,避免散亂。「正知」是觀察自心在對於所緣境時是否產生散亂。此二者以正念為主,正知是扮演一種幫忙的角色。但是這兩者是不能分開的,必須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才能夠達到我們想要修成的奢摩他。老師更特別叮嚀,正念和正知是我們此生和盡未來際一定要交到的兩個心靈的摯友。

第 61 講的範圍:
●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P59-L1 ~ P60-L1有力明分……次是正知。
●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P360-L1 ~ P360-L8極明顯分……次是正知。
有力明分,無色地攝少數定中雖無,然如《莊嚴經論》云:「靜慮除無色。」此謂除少獲得自在菩薩,餘諸菩薩皆依靜慮地攝正定引發功德,故說明顯殊勝無有過失。沈沒能障如是明分力生,掉舉能障一境無所分別,沈掉二法為修淨定障中上首,亦即此理。故若不善識別粗細沈掉,及雖識已,不知淨修勝三摩地破彼二軌,況云勝觀,即奢摩他亦不容生,故智者求三摩地,於此道理應當善巧。此中沈掉乃是修止違緣,辨識違緣及正破之法皆於下說,故此當說修止順緣引生三摩地之理。

此中三摩地者,謂心專住所緣之分,復須於所緣相續而住。此須二種,一於根本所緣令心不散方便,及於已散未散、將散不散如實了知。初即正念,次是正知。
第 61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此處提到具足明分力的殊勝是沒有過失的 00:35
2. 修成寂止最大的違緣──沉沒、掉舉 02:49
3. 修成寂止的順緣──正念、正知 07:26
講次 | 0061 (2021-12-11 ~ 2021-12-17)
標題 | 修止的違緣與順緣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59-L1 ~ P60-L1有力明分……次是正知。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60-L1 ~ P360-L8極明顯分……次是正知。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一週的課你們有預習吧?請大家翻開《廣論》360頁第1行,請跟我一起看原文。有找到吧?00:35

此處提到具足明分力的殊勝是沒有過失的
有力明分,無色地攝少數定中雖無,然如《莊嚴經論》云:「靜慮除無色。」此謂除少獲得自在菩薩,餘諸菩薩皆依靜慮地攝正定引發功德,故說明顯殊勝無有過失。01:07
  這一段是在說什麼呢?是說在某些無色地所攝的定當中,雖然沒有「有力明分」,但是就如同《經莊嚴論》中所說:「捨棄無色的靜慮。」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是說除了少數獲得自在的菩薩以外,其他菩薩是依靠靜慮所攝的定而修持功德,因此說到清晰的殊勝是沒有過失的。01:49

  少數獲得自在的菩薩可以依著無色定而修持功德,無色定包括什麼?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所以除了少數獲得自在的菩薩可以依著無色定而修持功德,其他菩薩基本都是要依靠靜慮所攝的定,也就是什麼定啊?色界定,來修持功德。而色界定有沒有明分力?都具有明分力,所以提到具足明分力這個殊勝,並沒有過失。那麼任何寂止都要具有明顯分,可是這裡的「有力明分」,有的善知識解釋說:非想非非想天的定雖然具有明顯分,但卻沒有像一開始獲得奢摩他的時候的有力明分。02:45

  好!我們再接著往下看。02:49

修成寂止最大的違緣──沉沒、掉舉
沈沒能障如是明分力生,掉舉能障一境無所分別,沈掉二法為修淨定障中上首,亦即此理。03:07
  說「沉沒」它的破壞作用是什麼呢?沉沒就會障礙出現明分的力量。那「掉舉」呢?又破壞什麼呢?掉舉會障礙專一的無分別。所以沉掉二者會成為修成清淨等持的最主要的障礙,原因就是這個。那麼獲得清淨等持必須具備「明分力」與「無分別的住分」,而沉會障礙出現明分,掉舉會障礙出現無分別的住分,所以沉掉就是我們得定的最主要的障礙,也是最主要的破壞力量。好!我們接著再往下看。03:53
故若不善識別粗細沈掉,及雖識已,不知淨修勝三摩地破彼二軌,況云勝觀,即奢摩他亦不容生,故智者求三摩地,於此道理應當善巧。此中沈掉乃是修止違緣,辨識違緣及正破之法皆於下說,故此當說修止順緣引生三摩地之理。04:29
  這一段是在說:如果我們修定的人不懂得善加識別──注意──粗細的沉掉,以及識別之後遮止沉掉的清淨的修定方法;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了解什麼是粗細的沉掉,以及如何遮止沉掉──注意喔──清淨的修定的方法,如果我們不了解清淨的修定的方法,就連寂止都不可能生起,更不用說是勝觀了。所以希求三摩地的智者應當善巧這種方法。什麼方法呀?清淨的修定的方法。那麼沉掉就是修成寂止的違緣,辨識違緣,以及遮止的方法本身會在後面的時候說明,所以在這裡邊宣說修成寂止的順緣、引生三摩地的方法。05:32

  再強調一下,奢摩他最需要的是明顯分和安住分,所以修奢摩他最大的障礙就是沉沒和掉舉。如果不了解什麼是沉沒、什麼是掉舉,或者已經了解了,卻不知道如何對治;如果是這樣的話,大家可以想一想:寂止能不能生起呢?寂止是無法生起的。如果寂止都無法生起的話,能生起勝觀嗎?勝觀更不要說了,生不起來!06:07

  那問大家一個問題:在修學奢摩他之前,需要先了解什麼是奢摩他的阻礙嗎?需要的。那什麼會障礙生起奢摩他呢?最主要的是兩個,對吧?沉沒和掉舉。所以我們應該先認清什麼是沉、什麼是掉,乃至先認清粗、細沉掉之間的差異性。認清之後做什麼呀?對治。如果不這麼做,其實就連內、外道共通的奢摩他也是無法生起的,更不要說不共的毗缽舍那了。06:50

  因此善知識就跟我們說:真心希求奢摩他的智者,就應該先做什麼?先聽聞教典,然後去探究在教典裡邊所宣說的內涵。由於有關奢摩他的違緣──沉掉,以及對治沉掉的方法,我們以後都會詳細地介紹,所以在此就先說明成辦奢摩他的順緣,以及如何引生三摩地的道理。07:20

  接著我們就再往下看,有找到行吧?07:26

修成寂止的順緣──正念、正知
此中三摩地者,謂心專住所緣之分,復須於所緣相續而住。此須二種,一於根本所緣令心不散方便,及於已散未散、將散不散如實了知。初即正念,次是正知。07:55


  這裡的三摩地,注意喔!是指內心專一安住於所緣的那一分、那一部分。這裡邊提到了「安住」,到底要安住多久啊?絕對不僅僅是暫時安住一下而已,而是必須能持續地安住於所緣。想要持續地安住於所緣,需要什麼條件呢?需要兩個條件:第一、是指內心不從根本所緣上散逸的方法;第二、是如實了知,注意!如實了知是否散逸,或者是否將要散逸。這兩者當中,前者是正念,正念能使內心不從根本所緣上散逸;後者是什麼?後者是正知,正知能如實了知內心是否有散亂、是否將要散逸。09:01

  善知識說:三摩地是一個心所,它的作用就是讓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正念與正知是幫助獲得寂止的──注意──兩個順緣,正念使內心不會散亂,安住於所緣境上;正知,大家想想,正知再細分一下,就會可以分:有一種預警系統的,還有一種就是發生之後才知道的。所以就有點像有靈敏的正知,還有一個反應遲鈍的正知。反應遲鈍的正知就是散亂產生之後才知道的正知,甚至有的時候很長時間才知道,它反應有點慢。那麼那個很靈敏的正知,是散亂還沒發生的時候它就知道了,它具有警告作用,有點像我們的那個預警系統,而且這個預警系統在正常運作。比如說那個預警系統告訴我們:「前方,哎!可能會發生危險。」「啊!哪裡有危險。」這種正知訓練很久了之後,它已經變成很靈敏的,在散亂發生的之前、沉沒發生的之前,正知就會知道了。10:19

  再總結一下:所謂的「三摩地」,就是指心面對所緣的時候,什麼?保持專注的一種狀態,而且要儘量地什麼?拉長我們的心安住在所緣上的這個時間。就是心安住在所緣的時間,一點一點地訓練,然後變得拉長。所以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借助兩種力量,你們回答,哪兩種啊?正念、正知。那麼「正念」是做什麼的呢?就是讓心專注在最初設定的所緣境上,避免散亂,比如說:我們安住在佛像上,那我們就確定好了我們這個正念就是要安住在佛像上。那麼「正知」是觀察自心在對於所緣境時是否產生散亂,就是它會看一看、看一看,觀察一下:哎!我是否安住在佛像上,我是否專注在佛像上……。其中這兩個以正念為主,正知是扮演著什麼?一種幫忙的角色。但是這兩者能分開嗎?是不能分開的。它們必須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能夠達到我們想要修成的那個奢摩他。11:43

  所以正知和正念,是我們此生和盡未來際一定要交到的兩個心靈的摯友。有這兩個朋友幫忙的話,我們越走越近、越走越近,尤其是那個具有預警系統的正知,就是在很遠的地方它的慧力好像很強,很遠的地方就看到:喔!那個散亂或者沉沒的風暴要來了,要淹沒,這個馬上就要開始防範。所以,一旦我們從很遠的地方開始防範散亂和昏沉的話,就會把它越遮越遠、越遮越遠,有一天它就徹底不見了。所以大家要好好地學!12:28

61.JPG
61.JPG (148.19 KiB) 已瀏覽 2625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62-修學正念(一)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62-修學正念(一)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62-修學正念(一)

【廣論止觀初探第 62 講】摘要如下:
上一講師長帶領我們先認識了成辦奢摩他極為重要的二個順緣──正念、正知,借助這兩種力量以令心面對所緣時,保持專注並且達到讓心安住在所緣的時間變長的這個目標。此講我們將繼續學習修學三摩地時執持正念的重要性、如何依靠正念讓心專注於對境,以及正念的定義及特點。

宗大師引據《莊嚴經論釋》告誡我們,在修學三摩地的期間,如果失去正念將會分散原本的專注力,導致忘失原先的所緣境,也就失去三摩地了,所以不忘所緣的正念是修三摩地的根本。透過正念使內心投注於所緣時,如果內心能現起粗略的行相,當下就要提起心力,讓這個心有力地執持對境,此時就不再作任何新的觀擇,而是讓心安住在這種狀態中。

大師接著引用《集論》為我們解釋「正念」的定義及其具備的三個特點──於串習事、令心不忘、不散為業。正念的境一定是熟悉的、串習的、已經定解的所緣依處的這個行相。正念對境時能夠持續地記得內心投注、安置於所緣,絲毫也不散動。安住後就不再繼續觀察所緣境,而是設法讓這種狀態「延續」,而這是修學正念最關鍵的部分!

老師在此更策勵我們運用正念、正知的道理,透過聽聞並了解應持守的戒律、持戒的功德及犯戒的過患,進而反覆地憶念已經熟悉的戒條,藉此生起正念。有了正念後,一切時中「情非情境,何事非持」,都能以正知力檢查身語意三門的行為。

第 62 講的範圍:
●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P60-L1 ~ P61-L5如《莊嚴經論釋》云……殊勝宗要。
●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P360-L8 ~ P361-L3如《莊嚴經論釋》……殊勝宗要。
如《莊嚴經論釋》云:「念與正知是為能注,一於所緣令心不散,二心散已能正了知。」若失正念忘緣而散,於此無間棄失所緣,故不忘所緣之念為本。由此正念心注所緣之理,謂如前說明觀所緣依處,若時現一最下行相,當發內心堅持於彼之有力執取相,令心策舉,即此而住莫新思擇。

念如《集論》云:「云何為念?於串習事令心不忘,不散為業。」此說具足三種差別。其中所緣境之差別,先未習境,念則不生,故說「於串習事」,此中即令現起先所決定所緣依處之相。行相或執取相之差別者,謂「心不忘」,即心不忘其境之分,此中謂不忘所緣依處。不忘之理者,非因他問或自思察,僅能記憶師所教示「所緣依處如此」,是須令心繫於所緣,相續明記無少散動,散亂方生其念便失。故心如前既住所緣依處,復起是念「如是已繫所緣」,次不更起重新觀察,相續將護此心勢力令不斷絕,是依念理殊勝宗要。
第 62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不忘所緣的正念是修三摩地的根本 00:40
2. 正念的定義 04:13
3. 正念的第一個差別:所緣境差別 05:12
4. 正念的第二個差別:行相或執取相差別 07:47
5. 運用正念、正知持守戒律 15:16
講次 | 0062 (2021-12-18 ~ 2021-12-24)
標題 | 修學正念(一)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60-L1 ~ P61-L5如《莊嚴經論釋》云……殊勝宗要。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60-L8 ~ P361-L3如《莊嚴經論釋》……殊勝宗要。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們繼續學,請大家翻開《廣論》360頁,第幾行啊?第8行。請大家和我一起看原文。找到了吧?有找到吧?00:40

不忘所緣的正念是修三摩地的根本
如《莊嚴經論釋》云:「念與正知是為能注,一於所緣令心不散,二心散已能正了知。」若失正念忘緣而散,於此無間棄失所緣,故不忘所緣之念為本。由此正念心注所緣之理,謂如前說明觀所緣依處,若時現一最下行相,當發內心堅持於彼之有力執取相,令心策舉,即此而住莫新思擇。01:34
  這稍微有點長。哪本論啊?《莊嚴經論釋》。這本釋在說什麼呢?說:正念與正知能夠令心投注於所緣,第一是能令心不從所緣上流散,第二個是能善為了知內心的流散。如果正念退失而遺忘了所緣就會散漫,而在當下失去了所緣,所以不遺忘所緣的正念就是根本了!02:08

  透過正念使內心投注於所緣的方法,是指如前所說「明現所緣依處」,當我們能現起最下的行相的時候,內心生起緊緊地執取所緣的有力執取相──不只是執取所緣而已,要緊緊地執取。執取的時候要具有「有力執取相」,令心策舉──振奮內心,這個時候就不作任何新的觀擇,讓我們的心安住在所緣上。02:49

  在修學三摩地的期間,如果失去正念──這是個大事情啊,失去正念──然後你就會分散原本的專注力,因為你就開始注意其他的了,所以導致忘失原先的所緣境。注意!失去所緣境意謂著什麼?就失去三摩地了!那時候就是在浪費時間,所以不忘所緣的正念是修三摩地的根本。03:20

  那請問大家:正念又是如何讓心專注於對境呢?就像前面所說的,我們設定了某個所緣境,比如說我們設定了佛像,那麼當我們在用功觀想的時候,如果能在內心中現起粗略的這個影像,當下現起粗略的這個影像,就要提起心力,讓這個心有力地執持對境。就是你的心要一直緣在這個佛像上,並且安住在這種狀態中,不要再想佛像以外的事情,任何事物都不要想了!有聽清嗎?我們再往下看,看原文。04:13

正念的定義
念如《集論》云:「云何為念?於串習事令心不忘,不散為業。」04:23
  這裡邊提一個問題:什麼是正念?修定的時候,正念與正知是非常重要的,那麼什麼是正念呢?宗大師引了哪本論啊?《集論》。《集論》就解釋正念了,那麼《集論》說什麼?「什麼是正念呢?正念就是對於串習的事物、熟悉的事物內心沒有遺忘,具有不散亂的作業。」有沒有聽清?接下來宗大師還有仔細地解釋《集論》的這段文,我們再往下看。這都是在解釋什麼?都是在解釋正念,對吧?看原文喔!05:12

正念的第一個差別:所緣境差別
此說具足三種差別。其中所緣境之差別,先未習境,念則不生,故說「於串習事」,此中即令現起先所決定所緣依處之相。05:32
  說正念具有三種差別,也就是具有三個特點。那麼哪三個差別?第一個就是所緣境的差別,就是對於過去不熟悉的對境,我們有沒有辦法生起正念呢?是沒辦法的,所以提到「對於串習的事物、熟悉的事物」。那在修定的時候,我們串習的、熟悉的事物是什麼呀?我們想一想:啊,之前選了佛像。所以就是要讓內心現起過去已經定解的所緣依處的這個行相。06:14

  《集論》中就以三句話來說明正念必須具備三個特色:第一,「於已串習事」,就是這個境的特點──正念的境必須是之前已經熟悉的事物;如果先前完全不了解或者不曾經接觸過,是沒辦法回憶的,對不對?沒辦法憶念的。舉個例子來說:當問到我們熟悉的人,我們是不是很容易就想起他的眼神、表情?甚至說起小的時候家門前的樹,我們也能夠在腦海裡清晰地浮現出那個樹的樣子。為什麼能想起來呢?因為太熟悉了,所以想要想起來、想要憶念,就必須熟悉。07:05

  如果以佛像作為修學三摩地的所緣,那麼在最初就應該先將佛像的這個輪廓、特徵牢記於心,之後透過正念的力量在心中顯現這個佛像的影像,就是憶念。這是什麼?這是第一個差別──所緣境的差別,一定是熟悉的、串習的。這是什麼的所緣境啊?是不是正念啊!那麼接著再往下看,有找到行吧?07:47

正念的第二個差別:行相或執取相差別
行相或執取相之差別者,謂「心不忘」,即心不忘其境之分,此中謂不忘所緣依處。不忘之理者,非因他問或自思察,僅能記憶師所教示「所緣依處如此」,是須令心繫於所緣,相續明記無少散動,散亂方生其念便失。故心如前既住所緣依處,復起是念「如是已繫所緣」,次不更起重新觀察,相續將護此心勢力令不斷絕,是依念理殊勝宗要。08:45
  這一段還是有點長,我們耐心地再重新看一下。這是正念的第幾個差別?接下來是第二個差別。第二個差別是什麼呢?你們看原文就知道──行相或執取相的差別。那麼這是指什麼?就是提到「內心沒有遺忘」。注意!出現「遺忘」的詞,就是內心不會忘,是指內心不遺忘對境的那一個部分;修定的時候,就是指不遺忘修定的所緣依處。比如說我們是緣佛像的話,就不會忘記那個佛像。09:24

  「不遺忘」的道理是指什麼呢?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在修定的時候,會探討一些平常我們會認為已經知道的事情?「為什麼你不會忘?」這問題就是。為什麼你不會忘呢?道理是什麼呢?是指別人問起的時候能夠記起來就算了嗎?不是指透過他人詢問以及自己思考的時候,僅僅能夠回憶起師長所開示的「這個所緣依處就是這樣」就夠了,不是這樣。換句話說,當別人詢問的時候或者我們去思考的時候,能想得起來所緣是什麼,這不是這裡邊所說的不忘!我再強調一下,就是別人問你,你能想得起來,不是這樣的!10:11

  那麼此處的「不忘」是指──仔細聽喔──此處的不忘是指,能夠持續地記得內心投注於所緣、安置於所緣,絲毫也不散動;一旦發生散動就會失去正念。我再重覆一遍:這裡邊所說的「不忘」,不是說你能想起來那個是什麼樣子,而是能夠持續地記得。記得什麼?記得內心投注於所緣、安置於所緣,絲毫也不散動;一旦發生散亂就會失去正念。10:54

  因此,內心就如前面說的,安住於所緣依處的時候,內心會想到:「已經安住於所緣上了!」安住之後,接著再也不作什麼新的觀察思考,就將護、維繫這顆心的力量。就這樣:「欸,我已經安住在所緣上!」就這樣安住,然後令這種力量持續不斷,這就是依止正念的方法的殊勝關鍵喔!11:27

  有沒有聽清楚啊?沒聽清楚你們就自己倒帶一下,這個很重要喔!它那個「不忘」跟我們平常理解的「不忘」是不一樣的!要仔細地一個字、一個字看過,然後去理解是什麼意思,而且可以操作一下。11:51

  所以再說一遍:「心不忘失」,是指正念在對境的時候,當下所呈現的狀態──牢記不忘!此處的「不忘」,再說一遍,不是指有人問能回答出問題、回答出對方的提問,也不是指思考了之後能想起來、能回憶起:「喔!之前上師為我解釋的所緣境,就是怎樣、怎樣的。」此處的「不忘」,是指讓心長時間地安住在所緣境上,避免散亂。12:35

  注意喔!長時間,要記住:長時間地安住在所緣境上,避免散亂。因為一旦內心生起散亂,這個所緣境就失去了!就是它目標已經轉移了,沒有在緣佛像了。就算一問你當下還能說出來,就是說:「欸,你在緣什麼呀?」你說:「我在緣佛像啊!」你能說出來,可是你已經散亂了。所以你能說出來原先設定的所緣境是什麼,但是由於內心沒有安住在所緣境上,去考功夫的話,還是你已經失去正念了!而這就是之前所提到的第二種過失──忘失教授。13:24

  為了防止這種狀況發生,就要懂得修學正念的方法。所以當心聚焦於所緣境之後,要先生起一個什麼念頭啊?就是看一看:「我的心已經安住在所緣境上了」的這個念頭。這種感覺比如說你放一個什麼在那裡之後,你放完之後看一看:我已經放好了。並且在安住之後、放完之後,你不要一直看,說:「欸,我有放了嗎?我有放了嗎?」不用這樣子,安住之後就不要再繼續觀察所緣境了。而是設法讓這種狀態延續下去,這是修學正念最關鍵的部分!14:09

  注意!這一點它不是拖泥帶水的,而是牢記所緣之後,觀察一下「我的心已經安住在所緣境上」,然後就不再來回地觀察了。非常俐落,就持續這種狀態。就是你不用不放心老去看、反覆地去看,不用這樣。你看一遍安住在上面就可以了,然後就延長這個心於所緣境的持續時間。注意!這裡邊有個詞叫「延續」,延續你觀察到的如法的這樣一個狀態,這是修學正念最關鍵的部分。14:52

  如果你沒修過奢摩他,或者以前用錯誤的方式修習的話,這個地方就要特別特別地仔細。一定要把教授先聽清楚,然後反覆地、反覆地多看,多思考這是到底是怎麼回事情,因為有的時候它的差別是滿細微的。15:16

運用正念、正知持守戒律
  這個正念,平常我們不論是在持守任何的戒律,其實大家都知道正念和正知它們是不可或缺的,非常非常地重要!像在持戒的時候,我們要透過聽聞、透過了解,知道自己應該持守哪些戒律,以及持戒的功德,還有犯戒的過失、過患,進而反覆地憶念、反覆地憶念已經熟悉的這些戒條,藉此生起正念。因為我們有正念了,所以在我們對境的時候,一切時中「情非情境,何事非持」,都在對境的時候以正知力檢查身語意三門的行為。16:05

  一旦察覺到自己將犯下違反戒律的這個惡行,就要憶念:「哎呀!我已經受戒了,不能做出這種行為,犯戒會對我做出很大的傷害。」或者憶念菩薩戒會傷害有情等等。這個時候就要立刻制止,立刻制止!而不是當下只能說出某一條戒的內涵,或者犯戒的過患而已。這個是說:我們這個戒律的力量就是要停住作惡的那個狀態,精進地現起行善的力量,這個力道要出來!這與修學三摩地的時候運用正念、正知的道理一不一樣啊?是大抵相同,完全相同!17:01

  以上我們學了正念的第二個差別,然後第三個差別什麼時候講呢?就只能下一講講了,會學第三個。你們累不累呀?非常感謝大家能夠持續地聽聞和學習,請你們加油!17:25
62.jpg
62.jpg (175.97 KiB) 已瀏覽 2624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63-修學正念(二)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63-修學正念(二)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63-修學正念(二)

【廣論止觀初探第 63 講】摘要如下:
此講我們將繼續學習正念的第三個差別:作業的差別,正念的作用能讓我們的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會從所緣境上散到其他地方,可謂全神貫注。老師亦在此處特別為我們複習總攝正念的三個主要差別。

宗大師將我們還未調伏的心意,比喻為一頭瘋狂的大象,在對境的時候,它會恣意地產生煩惱,完全地不受控制。而正念就好比非常結實的繩索。所緣境就是堅固的樹幹或柱子。為了調伏內心這頭狂象,必須以正念的繩索將這個狂心綁在所緣境上。如果內心無法安住的話,就用正知的利鉤穿透這種散亂、昏沉的狀況,然後逐漸地控制我們的內心。在此大師為我們引據清辨論師所造之《中觀心論》加以說明。且《修次中篇》上也說了同樣的道理,要用正念、正知的繩索,將心意的大象繫在所緣的這個樹幹上。

在《中觀心論》裡提到正知如同鐵鉤,而在《修次中篇》中提到正知就像繩索。字面看起來似乎有點不同,但大師說:「不相違。」因為直接將內心持續地繫在所緣上的是正念,而正知也能間接地令心投注於所緣。因為正知是個偵察的,透過正知了知是否正在沉掉或即將出現沉掉?藉此我們能不被沉掉給控制、淹沒,而能繼續安住在根本的所緣上。如前面所引,世親菩薩也提到正念和正知二者都能夠令心投注於所緣。所以雖然《中觀心論》和《修次中篇》中,用不同的比喻來說明正知,但內涵是一樣的。

第 63 講的範圍:
●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P61-L5 ~ P62-L5作業差別者……注所緣故。
●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P361-L3 ~ P361-L11作業差別者……住所緣故。
作業差別者,謂從所緣心不餘散。如是心繫所緣而調伏者,以調象喻諭之:譬如於一堅牢樹柱,以多堅索繫其狂象。次調象師令如教行,若行者善:若不行者,即以利鉤數數治罰而令調伏。如是心如未調之象,亦以念索縛於前說所緣堅柱;若不住者,以正知鉤治罰調伏漸自在轉。如《中觀心論》云:「意象不正行,當以正念索,縛所緣堅柱,慧鉤漸調伏。」《修次中篇》亦云:「用念知索,於所緣樹,繫意狂象。」前論說正知如鉤,後論說如索亦不相違,正能相續繫心所緣者,是為正念,正知間接亦能令心注於所緣。謂由正知了知或正沈掉或將沈掉,依此能不隨沈掉轉,令住根本所緣事故;又如前引,世親菩薩亦說念知俱能注所緣故。
第 63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正念的第三個差別:作業差別 00:58
2. 調象喻 03:27
3. 正念和正知都能令心投注所緣 10:12
講次 | 0063 (2021-12-25 ~ 2021-12-31)
標題 | 修學正念(二)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61-L5 ~ P62-L5作業差別者……注所緣故。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61-L3 ~ P361-L11作業差別者……住所緣故。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很開心吧!之前我們有學到正念的三個差別中的前兩個差別,有的同學還能答出來哪兩個差別嗎?第一是什麼?所緣境的差別,就是正念所對的境是過去熟悉的事物。第二是行相或執取相的差別,就是內心沒有遺忘,記住是「牢記不忘」!那麼今天我們就往下學第三個差別,就是作業的差別。請大家翻開《廣論》361頁第3行。00:58

正念的第三個差別:作業差別
作業差別者,謂從所緣心不餘散。01:08
  正念的作業的差別是什麼呢?就是讓心不從所緣散到其他的地方。總括一下,正念就有三個差別:一、所緣境的差別。所念的境就是先前已經熟悉的事物,如果先前完全沒有辦法接觸、也不了解,是沒法憶念的。而且,如果先前越熟悉的境,你憶念得就越清楚,對吧?你越熟悉,不用費力氣就想起來了。01:42

  第二是行相差別。就是心不忘,讓自己的心明顯地看到境。還記不記得此處的「不忘」有什麼差別啊?不是指別人來問的時候,或自己思考的時候想起來「善知識的教授是這樣……」,不是這樣,對吧?是長時間地能夠將心安住在一個善所緣境上,所以一旦心安住於所緣境上,就儘量地什麼?延伸、拉長安住時間,越長越好,這就是訓練正念最有效的一個方式了。02:17

  第三個就是作業的差別。正念的作用就是指心不會散亂,不會轉移到其他所緣境上。這個「不散為業」,第三個就是在說明正念的作用。這個正念就是能讓我們的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會散亂,不會從所緣境上散到其他地方。這正念像一個抓取力一樣,就是一個抓住的力量。它用什麼方式抓住呢?就是牢牢地記住,銘記!然後才能夠做到心不從所緣境散到其他的地方。是不是可謂全神貫注?當然這個全神貫注還有鬆緊適中的問題。我們再接著往下看,有找到《廣論》?03:27

調象喻
如是心繫所緣而調伏者,以調象喻諭之:譬如於一堅牢樹柱,以多堅索繫其狂象。次調象師令如教行,若行者善;若不行者,即以利鉤數數治罰而令調伏。如是心如未調之象,亦以念索縛於前說所緣堅柱;若不住者,以正知鉤治罰調伏漸自在轉。04:14
  這一段是說講了一個譬喻,這個譬喻是比喻什麼呢?就是當我們的心安置在一個所緣上而調伏的時候,舉了這樣一個譬喻,就是調伏大象。那怎麼調伏大象呢?就是用很多非常堅韌的繩索,然後把這個狂象──未調伏之前的叫狂象──把這個狂象繫在一個非常堅固的樹幹或者柱子上。如果這頭狂象能夠按照調象師所調教的這樣,牠很聽話,牠去做,當然就很好;如果這個狂象不服氣,不服從那個調象師的調教,那調象師要想辦法,怎麼辦呢?就用鋒利的鐵鉤一再地懲罰這個狂象,令狂象馴服。05:14

  這個比喻到底要說明什麼?這個狂象比喻什麼呢?我們的內心,就像一頭瘋狂的大象,一定要用正念的繩索,繫在前面所說的所緣的堅固的柱子上。如果內心無法安住的話,就應該用正知的那個鐵鉤好像把它穿透一樣,正知穿透了這種散亂的狀況或者昏沉的狀況,然後逐漸地、逐漸地控制我們的內心。這個譬喻是很容易理解的。05:57

  我們的心,這個還沒有調伏的我們的心意,在對境的時候,它會恣意地產生煩惱,完全地不受控制。正念就好比是什麼啊?非常結實的那個繩索。所緣境是什麼?就是堅固的這個樹幹或者是柱子。為了調伏內心這頭狂象,必須以正念的繩索將這個狂心綁在這個所緣境上,對不對?如果心不聽話的話,就用正知的利鉤數數來治罰,使心調伏。有沒有聽清?06:45

  如果願意修習奢摩他的話,就是這樣調伏自己的。很難想像我們的心像一頭狂象吧?沒有修行之前就像一頭狂象。可能很多人還覺得:我還算溫和。溫和趣向於境的時候會不生起各種煩惱嗎?07:10

  好!我們再往下看。看原文:07:16
如《中觀心論》云:「意象不正行,當以正念索,縛所緣堅柱,慧鉤漸調伏。」07:31
  在《四家合註》裡,巴梭尊者解釋這段文,在清辨論師所造的《中觀心論》中說:欲界的心像不寂靜、不調伏的大象一樣,這麼不調伏的心起初它是無法隨心所欲地趣入善行的。就是它不聽話,那為了調伏這樣的一顆心,我們該用一些什麼辦法呢?說必定要準備一個繩索對吧?必定要以持續的正念繩索繫在堅固的所緣上,就像用繩子綁在一個柱子上一樣。然後還有人檢查,就是正知的這個檢查的或者說偵察的,善加觀察心中是否生起沉掉。這個沉掉就好比那繩索又鬆了,要以迅速覺察的智慧的鐵鉤逐漸調伏。注意喔!逐漸調伏。這就是一個調伏內心的過程,顯然這個過程要相當地具有耐心。你們看到《廣論》這段文的時候,會不會停下來想一想啊?可以想一想。沒想到我們還會為自己的心準備一個繩索,那叫正念的繩索,很美的繩索!09:11

  好!我們往下看,「《修次中篇》亦云」有找到嗎?09:21
《修次中篇》亦云:「用念知索,於所緣樹,繫意狂象。」09:34
  和我一起再唸一遍,「《修次中篇》亦云:『用念知索,於所緣樹,繫意狂象。』」09:47

  《修次中篇》上也說了同樣的道理,要用正念、正知的繩索,將心意的大象繫在所緣的這個樹幹上。《修次中篇》舉的喻和《中觀心論》所舉的比喻都是相同的。那我們就不多講,往下看,看原文:10:14

正念和正知都能令心投注所緣
前論說正知如鉤,後論說如索亦不相違,正能相續繫心所緣者,是為正念,正知間接亦能令心注於所緣。謂由正知了知或正沈掉或將沈掉,依此能不隨沈掉轉,令住根本所緣事故;又如前引,世親菩薩亦說念知俱能注所緣故。10:45
  這一段宗大師解釋說:前論提到了正知如同鐵鉤──這裡邊的「前論」就是指剛剛的《中觀心論》──在《中觀心論》裡,提到了正知如同鐵鉤。後面的論提到了如同什麼?繩索,對吧!後面就是《修次中篇》,在《修次中篇》中提到正知就像繩索一樣。說這兩者意思大致相同,看起來字面是好像有點說的不一樣,有沒有相違呢?大師說:「不相違。」是不相違的,為什麼呢?因為直接將內心持續地繫在所緣上的是正念,而正知也能夠間接地令心投注於所緣。注意!是「正知」。那為什麼正知能夠令心間接地投注在所緣上呢?因為正知是個偵察的,對不對?透過正知了知,像一個攝像頭一樣在看這個是否正在沉掉?或者即將出現沉掉了?藉此我們看到了之後,就不要隨沉掉而轉。不要隨沉掉而轉什麼意思?不要被沉掉給控制了、給淹沒了,而能夠繼續安住在根本的所緣上。12:17

  就如同前面所引,世親菩薩也提到正念和正知二者都能夠令心投注於所緣。所以雖然《中觀心論》和《修次中篇》中,用不同的比喻來說明正知,但是內涵是一樣的,就是正念、正知這兩個,能令我們的心持續地投注於我們該緣的所緣上。12:42

  有沒有發現我們這個心像狂象一樣?我們要修善的時候、它不聽話的時候,佛陀教給我們用繩子還有鐵鉤要馴服這顆心;當然這個繩子是正念、正知這樣的力量。我們也拿到了工具,要把這個工具訓練出來,它完全是透過內心的習練,練出來的。就是用一把心意的繩索、一把心意的鐵鉤,來降伏心意的狂象,令未生的善能夠生,令已生的善不散失,還能夠增長。13:30

  一旦我們完成了對內心的訓練之後,你想想:我們的心聽話了,我們想要它做什麼善行就做什麼善行,我們將極大程度地獲得了自由。因為最後有那樣的結果,那麼整個過程中調伏的這件事也是滿值得的,對不對?所以要有耐心,因為結果太令人歡喜了,所以過程中是可以忍耐的。今天就講到這兒,謝謝大家!14:05
63.JPG
63.JPG (130.96 KiB) 已瀏覽 2623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64-修學正念(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64-修學正念(三)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64-修學正念(三)


【廣論止觀初探第 64 講】摘要如下:
正念就像一個繩索一樣,能直接把心持續地繫在這個所緣上。因此,引生定的最主要的修法就是維繫正念的方法。正念的執取行相具有定解行相,也就是對於已經定解的內涵,令正念執取不忘。

當我們修定的時候,如果沒有堅牢決定的執取相,雖然會有內心澄淨的明分,但是這樣的明分不會發出決定的力量,就是沒有力量,如果沒有力量就無法生起有力的正念。如果無法生起有力的正念就無法去除微細的沉沒。如果無法去除微細的沉沒,就只會成為有過失的三摩地,無法修成寂止。

正念能夠牢記對境,在修習三摩地的時候,如果我們無法有力地執持對境,就算是呈現出非常清晰的影像,但是內心提不起力道。這樣的話就無法產生有力的正念,在這樣的狀態下,消滅不了細分的沉沒。

「有力的正念」,就是我們的心在修持緣著善所緣境的時候處在一種精神抖擻的、非常精進的狀態,但是明顯分不足,就是你的力道不夠,力道不夠會導致沒法降伏微細的昏沉,所以我們在修的時候,自己要依據教典去獲得經驗。

第 64 講的範圍:
●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P62-L6 ~ P63-L3又說依念……定力之念。
●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P361-L11 ~ P362-L3又說依念……有力之念。
又說依念生定及說記念如索,直令其心相續繫於所緣。故能引定主要修法,即是修念之法。正念亦具定解為相之執取相,故修定時若無堅牢決定之執取相,唯憨然而住,心縱得澄淨明分,然其明分不發決定之力,有力之念定不得生,由是亦未能破微細之沈,故三摩地唯有過失。又不住餘像等所緣依處,唯修無分別心者,亦須憶念教授,謂「令心任於何境全不分別而住」,次則於心不流散者,不令散逸。不散逸者,義同正念不忘所緣,故仍未出修念之規。如彼修者,亦須依止發決定力之念。
第 64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引生定的最主要修法,即維繫正念的方法 00:33
2. 未生有力正念,將成有過失的三摩地 01:27
3. 即便不作分別,也須生起有力的正念 06:47
4. 總攝要點 10:50
講次 | 0064 (2022-01-01 ~ 2022-01-07)
標題 | 修學正念(三)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62-L6 ~ P63-L3又說依念……定力之念。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61-L11 ~ P362-L3又說依念……有力之念。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週你們過得還好吧?請大家翻開《廣論》361頁倒數第3行,我們要繼續學了。準備好了吧?請看書,原文。00:33

引生定的最主要修法,即維繫正念的方法
又說依念生定及說記念如索,直令其心相續繫於所緣。故能引定主要修法,即是修念之法。00:50
  說提到依靠正念修成定,以及提到正念就像什麼?像一個繩索一樣,能直接把心持續地繫在這個所緣上。因此,引生定的最主要的修法到底是什麼?就是維繫正念的方法。再說一遍!引生定的最主要的修法是什麼?就是維繫正念的方法。01:27

未生有力正念,將成有過失的三摩地
  好!我們接著要往下看!01:31
正念亦具定解為相之執取相,故修定時若無堅牢決定之執取相,唯憨然而住,心縱得澄淨明分,然其明分不發決定之力,有力之念定不得生,由是亦未能破微細之沈,故三摩地唯有過失。02:03
  解釋一下這一段:正念也是具有定解行相的執取相,換句話說,正念具有執取的行相。正念的執取行相是什麼樣的行相呢?就是具有定解行相,也就是對於已經定解的內涵,令正念執取不忘。所以當我們修定的時候,如果沒有堅牢決定的執取相,什麼呀?「憨然而住」,這個憨然有點呆呆地、有點發愣的這個安住,它丟失了所緣。這個時候能不能有澄淨分呢?雖然會有內心澄淨的明分,但是這樣的明分不會發出決定的力量,就是沒有力量,如果沒有力量就無法生起有力的正念。如果無法生起有力的正念會怎樣呢?就無法去除微細的沉沒。如果無法去除微細的沉沒,就只會成為有過失的三摩地,無法修成寂止。03:24

  這裡邊出現了一個「唯有過失」的「唯」,這個「唯」字不是指三摩地只有過失,沒有功德,而是說這樣修的話,一定會成為有過失的三摩地,修不成寂止。03:42

  所以澄淨和明顯,注意!澄淨和明顯是不同的,澄淨是把境看得很清楚;明顯不只是澄淨,還要反應很敏捷,就是他這個心處在一種很有精神、好像精神抖擻那樣一個狀態。注意喔!如果沒有明顯分的話,就無法破除細微的沉沒。比如說我們在修禪定的時候,雖然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個所緣境,安住分也很堅定,甚至非常地堅定,一直都沒有散亂,都是住在這個所緣境上。可是內心對比於那種精神抖擻的狀態,是有一點像懶散,提不起那種精神抖擻的狀態的感覺。注意喔!這是比最佳的狀態的時候,這就是細微的沉沒了。04:48

  這個微細的沉沒很難覺察,如果長時間這樣修行的話,不但修不成禪定,反而修成了細微的這種沉沒。如果這樣下去的話,就非常容易忘念,修久了之後,就算你原來是一個很敏捷的、很活潑的人,也會變得非常遲鈍,不具有智慧了。這個微細沉沒的覺察很重要,對它教理依據的判斷也很重要!所以在相關的論著中也都有提到「依著正念修三摩地」,或者說「正念就像繩索一樣,能將我們的心繫於所緣境上」,我們可以知道修學正念是修學三摩地的關鍵。05:42

  正念能夠牢記對境,在修習三摩地的時候,如果我們無法有力地執持對境,注意!就出現剛才說的,就算是呈現出非常清晰的影像,但是內心有沒有力道呀?提不起力道。這樣的話就無法產生有力的正念。如果沒法產生有力的正念,就是你的心抓取力沒有那麼靈活和精神抖擻的話,在這樣的狀態下,消滅不了細分的沉沒。如果這樣的狀態,是一個修行人修行三摩地長此以往的狀態的話,那會有一種惡果,就是花再長的時間修習三摩地,三摩地還是有過失,而且會越來越遲鈍;修得很長時間,花時間越長它越遲鈍,這是一種錯誤的修法。06:47

即便不作分別,也須生起有力的正念
  好!我們再往下看,看原文。06:51
又不住餘像等所緣依處,唯修無分別心者,亦須憶念教授,謂「令心任於何境全不分別而住」,次則於心不流散者,不令散逸。不散逸者,義同正念不忘所緣,故仍未出修念之規。如彼修者,亦須依止發決定力之念。07:24
  這一段是說:如果我們的內心沒有安住於本尊的身像等等其他的所緣依處,只是維繫內心不作分別,也必須憶念教授、記得教授。憶念什麼教授呢?就是「無論對於任何境界,內心都不做任何分別而安住」的教授。憶念這樣的教授之後,對於內心不流散的這樣的狀態,不可以散逸,也就是讓內心要處於不散逸的狀態,這個是與不忘失所緣的正念是同義的。正念就是讓自己的心安住於該安住的所緣上,而不散逸也是讓自己的心安住在所緣上,不能流散到其他地方,所以不散逸與不忘失所緣的正念是同義的。這樣的修法,其實也沒有超出維繫正念的方法,因此如此修持的人,也必須依止能發出決定力的正念,必須要生起有力的正念。08:30

  這一段,對於正念再再地提到一個狀況,就是你如果沒有緣到佛像,或前面所說的那些淨行所緣、淨惑所緣,你緣什麼了?就是只是想要修學沒有分別心的這個所緣,也是依著前面說的方式,也是那樣修的。怎麼修呢?就是讓自己的心緣著善所緣,不可以轉移焦點,不要想與所緣境無關的內涵。比如說如果不緣著佛身而讓自己什麼都不想的話,就是讓自己的心不要動念,這種修法乍聽之下是不是好像沒有任何所緣,好像空落落的、空空的,但過程中,修持的人也必須要提醒自己:「我什麼都別想,並且儘量地保持專注、不流散的一個狀況,不要散亂。」09:31

  然而「我什麼都別想」,是不是當下心的所緣呢?實際上「努力地讓我的心不要散亂」與「不忘所緣的正念」二者,除了描述的方式之外,其實沒有差別。所以總結:還是在修正念,對不對?而且要透過不斷地練習,修持有力的正念。注意喔!是有力的正念。10:09

  看完這一段,大家可以想一想:你要選擇什麼所緣?我自己是會選擇緣佛像,因為可以同時集聚很多資糧,在修定的時候,對於佛身執持內心,就可以隨念佛陀,能引生無邊的福德。我覺得需要很多福報、需要很多資糧成辦三主要道,前面講過,如果佛身的形相清晰而且堅固的話,可以作為禮拜、供養、發願等等集資淨懺的福田,所以是非常殊勝的!10:50

總攝要點
  今天所講的部分,再再強調了「有力的正念」,就是我們的心在修持緣著善所緣境的時候,它是處在一種精神抖擻的、非常精進的狀態,它不是說所緣境沒失去,好像也很清晰。但是明顯分不足,就是你的力道不夠,力道不夠會導致沒法降伏微細的昏沉,所以這個事情是非常嚴重的!11:31

  那麼這種怎麼辦呢?就是要我們在修的時候,自己要依據教典去獲得經驗。因為那種微細的沉現行的時候,我們看起來是滿好的,因為沒有失去正念啊,也在安住啊,也好像很清晰呀!但是怎麼能知道它沒有力量呢?就是它對比精神抖擻的狀態是沒有力量的,那樣的話,就是微細沉產生的時候了。所以這個就不能依據自己過去沒修時候的經驗,要依據教典來判這個狀態。如果觀察到了之後,就一定要再把心力提起來,提起心力,它是一個勇猛精進的、精神抖擻的狀況。我覺得是很美的一個內心的狀態。12:23

  所以這個教典字字珠璣啊!每走一步都要依靠這個清淨的教典,看怎麼說的、我要怎麼做,不可以馬虎大意,或者說:「我覺得挺好!那就延續。」覺得挺好是不行的,要看看善知識們、看看傳承是怎麼講的,有經驗的人他的成功的經驗是什麼,就是一定要有力的正念!好!今天就講到這裡了。謝謝大家!12:58
64.jpg
64.jpg (171.05 KiB) 已瀏覽 2617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65-破斥「善緩即善修」之說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65-破斥「善緩即善修」之說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65-破斥「善緩即善修」之說

【廣論止觀初探第 65 講】摘要如下:
前面我們學完了「於彼所緣如何注心之理」的第一個科判「立無過規」,安立沒有過失的作法;此講我們將跟隨老師繼續學習第二個科判「破有過規」,破除有過失的作法。

宗大師在此舉了一個應當破除的他宗的想法,他宗認為提起心力,全神貫注地收攝自心、不作分別,雖然能夠避免生起沉沒,但在心比較振奮高昂的狀態下卻容易產生掉舉、散亂;如果將心放鬆,一直保持在一個相對低沉的狀態,反而有助於心的安住,藉此就能夠迅速地成辦奢摩他。認為這是修定的一個大教授,高聲地承許:「善緩即是善修」,越緩修得越好!

宗大師破斥他宗的這個說法,是沒有分辨生起沉沒與生起修行二者的言論。因為無過的三摩地必須同時具備具力明分與住分兩個特點,不是單有內心不分別的堅固安住分就夠。沉沒是修定時要對治的最重要的違品之一,如果把生起沉沒誤認為是修定,有可能自以為很認真修定,實際上都處在沉沒當中。

還有人認為:如果放低對內心的振奮,放緩對內心的警策時,內心沒有出現矇昧,就是沒有沉沒。因為這時還有澄淨的明分,所以是沒有過失的三摩地。可是大師說:這是沒有分辨昏沉和沉沒的差別的說法。昏沉和沉沒是不同的,把境看得非常清楚,只是沒有昏沉而已。光是看得清楚、有澄淨分是不夠的,還要明顯分。明顯分就是你整個人要非常有精神,這樣才能遠離了沉沒。

第 65 講的範圍:
●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P63-L4 ~ P64-L1第二、破有過規……下當廣說。
●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P362-L4 ~ P362-L8第二破有過規……下當廣說。
第二、破有過規:有此邪執是所應破,謂如前說善舉策心無分別住,是時雖無少許沈沒之過,然由掉舉增上,現見不能相續住分;低其舉心復緩善策,則見住分速能生起。遂謂此方便是大教授,得定解已,見其高聲唱言:「善緩即是善修。」此是未辨生沈及修二者之論,以無過定,須具前說二種差別,唯有心無分別堅固住分未為完足。若謂此有矇昧令心渾濁,可名為沈,然今無彼,心有澄淨明分,故三摩地全無過失。現見此乃未辨昏、沈二法之言,是等下當廣說。
第 65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他宗:放緩對內心的警策,能快速地修成寂止 00:42
2. 自宗:他宗的想法是沒有分辨生起沉沒與生起修行二者的言論 04:26
3. 自宗:他宗的想法是沒有分辨昏憒與沉沒二者的言論 06:40
講次 | 0065 (2022-01-08 ~ 2022-01-14)
標題 | 破斥「善緩即善修」之說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63-L4 ~ P64-L1第二、破有過規……下當廣說。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62-L4 ~ P362-L8第二破有過規……下當廣說。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們要學習「破有過規」這個科判。你們準備好了嗎?尤其是大乘發心的部分,一定要在上課之前自己殷重地發心。好!請大家翻開《廣論》362頁,第幾行?第4行。跟我一起看文:00:42

他宗:放緩對內心的警策,能快速地修成寂止
第二、破有過規:有此邪執是所應破,謂如前說善舉策心無分別住,是時雖無少許沈沒之過,然由掉舉增上,現見不能相續住分;低其舉心復緩善策,則見住分速能生起。遂謂此方便是大教授,得定解已,見其高聲唱言:「善緩即是善修。」01:28
  我們看一下這一段在說什麼?「破除有過失的修法」,宗大師在這裡邊舉了一個他宗的想法。他宗的這個想法是什麼呢?宗大師先說這是應當破除的顛倒分別,什麼樣的顛倒分別呢?就像前面說的,注意聽喔!就像前面說的,善為警策而振奮其心,接著不作分別而安住,這個時候固然沒有少許沉沒的過失,但是掉舉則較為強烈──掉舉比較活躍,這裡邊的「增上」就是強烈的意思。當這個掉舉強烈現行的時候,安住分還能不能進行啊?就無法延續了。02:20

  看到這種狀況的時候,這個他宗會怎麼處理呢?他於是降低、放低對內心的振奮,就是放緩了警策;這樣調整了之後,就出現一種結果了:就能迅速地生起安住分。看到這個時候就想:這個方法是重大的教授,而且獲得了定解。什麼方法?就是放低對內心的振奮,也就是放緩對內心的警策,於是就高聲地宣稱:「善緩即是善修。」意思就是放得越緩修得越好。這是他宗的說法,很顯然這是一種邪見。注意!這個邪見他認為:內心如果起伏過大的話就容易產生散亂,應當讓內心不要太高昂,一直保持在一個相對低沉的狀態,這樣就很容易培養止力,而且能快速地修成寂止。他宗認為這是修定的一個大教授。03:38

  那麼「提起心力,全神貫注地收攝自心、不作分別,雖然能夠避免生起沉沒,但在心比較振奮高昂的狀態下卻容易產生掉舉、散亂;如果將心放鬆,反而有助於心的安住,藉此就能夠迅速地成辦奢摩他。」這是不是都是他宗在做的?所以他就認為讓心放鬆才是修學三摩地最好的方法。所以他承許了什麼?「善緩即是善修」,就是越緩修得越好!04:19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宗大師是怎麼破他宗的這個想法,和我一起看原文:04:26

自宗:他宗的想法是沒有分辨生起沉沒與生起修行二者的言論
此是未辨生沈及修二者之論,以無過定,須具前說二種差別,唯有心無分別堅固住分未為完足。若謂此有矇昧令心渾濁,可名為沈,然今無彼,心有澄淨明分,故三摩地全無過失。現見此乃未辨昏、沈二法之言,是等下當廣說。05:07
  我們看一下這一段。宗大師說:他宗的這個說法,是沒有分辨,注意!沒有分辨生起沉沒與生起修行二者的言論。這個錯誤很顯然是非常嚴重!因為沉沒是修定的時候要對治的最重要的違品之一,如果把生起沉沒誤認為是修定,有可能自以為很認真修定,實際上都處在沉沒當中。05:37

  為什麼他宗這個說法,是沒有分辨生起沉沒與生起修行兩者的這個言論呢?因為沒有過失的定,就像前面所講的,必須具備兩種差別,就是明分力與安住分,並不是單有內心不分別的堅固安住分就夠了。如果有人心想:「在這種狀況下,如果會使內心趨於矇昧、昏憒、迷矇,固然是沉沒,但是也沒有這樣子,這個時候還是有內心澄淨的明分,所以是沒有過失的三摩地。」這是他宗的想法。他宗認為:如果放低對內心的振奮,放緩對內心的警策的時候,內心沒有出現矇昧,所以就沒有沉沒。因為什麼?因為它這時候還有澄淨的明分,所以他認為是沒有過失的三摩地。06:40

自宗:他宗的想法是沒有分辨昏憒與沉沒二者的言論
  接下來宗大師又說:他宗的這個想法就是沒有區分昏憒與沉沒二者的言論,「昏」和「沉」這兩者是有差別的,這兩者的差別後面我們會再詳盡地說明。06:56

  所以很顯然,宗大師認為他宗的這個想法是沒弄明白兩個問題,就是什麼是沉、什麼是修,這兩個都沒弄清楚,所以把兩個弄成一個了。因為不了解沉沒的過患,而把沉沒當成了修定。沒有過失的寂止是一定要遠離沉沒和掉舉的,而且也不是無分別止就足夠了。07:24

  還有人認為:看清楚境就會遠離沉沒,所緣境看得很清楚,那個時候他就是沒有沉沒的,所以只要有澄淨分和安住分,三摩地就是可以了,沒有什麼過失。可是大師說:這是什麼問題啊?沒有分辨昏沉和沉沒的差別的說法。昏沉和沉沒是不同的,很多人認為把境看得非常清楚,就覺得自己已經沒有沉沒了,然而這只是沒有昏沉而已。光是看得清楚、有澄淨分是不夠的,還要明顯分。明顯分是什麼狀況啊?就是你整個人要非常有精神,這樣才能遠離了沉沒。08:12

  那麼如果我們再說一遍的話,「善緩即是善修」的這種說法,宗大師破斥了這種修法。簡單地說:他認敵為友,混淆了「細分的沉沒」與「無過的三摩地」,沒有分清它們的差別。這兩個注意喔!這兩個是完全反的。08:35

  那問大家一個問題,「無過的三摩地」必須具備什麼?「住分」和什麼?「具力明分」對吧!兩個特點。所以如果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心提得很高,發現這個心控制不住就容易散亂,所以就把心放鬆,放鬆了之後是很有幫助內心安住於所緣的,但是如果放鬆這個力道掌握不對,太過了就會導致心在顯現所緣境的時候,它欠缺一種東西,欠缺什麼?就是力量。而這個心顯現所緣境欠缺力量的這種就是「細分的沉沒」。09:23

  然後他宗又解釋說:「這個所謂的『沉沒』」──注意哦!你看看他對沉沒的想法──「這個沉沒,是指心在對境的時候呈現昏昧不清的狀態,但是我們之前說的狀態不是這樣,它能夠清楚地顯現所緣境,具有澄淨的明分,所以不應該被視為是沉沒的。」因為他宗這個想法會把這個定義得太過了,很顯然這是他沒有懂得分辨「昏沉」與「沉沒」這兩者導致的結果。當然這個剖析得有點細了,以後再詳細地說。10:03

  這裡邊再再地強調:當我們發現我們很用力地修心,然後有點發散,控制不住的時候就把心放緩。一放緩了之後,有人就認為:「哇!你看我安住所緣、又有澄淨分,這樣好像是很美好的三摩地正在進行式。」但是不是!這個時候已經是細微沉沒的進行式了。10:30

  它們的差別點,就是這個顯現所緣的時候沒有力道,就像一個人靜靜地這樣、靜靜地這樣看著,還有一個人是精神抖擻地這樣,注視著那個所緣,所以他是有一種力量在裡面的。而正規的三摩地的要求,就是你的心對所緣境的抓取度一定要很有力量,你不能為了讓它不要太散亂,把力量破掉了,而且還認為這沒有昏沉,但是沒有去抉擇──是沒有昏沉,但是有細分的沉沒。11:05

  有沒有聽清楚?所以看起來,修定的時候要打起精神,善於辨別內心。今天就上到這裡,謝謝大家!11:18

65.jpg
65.jpg (109.94 KiB) 已瀏覽 2609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66-太急太緩難生無過三摩地(一)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66-太急太緩難生無過三摩地(一)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66-太急太緩難生無過三摩地(一)

【廣論止觀初探第 66 講】摘要如下:
上一講我們學到「破有過規」,宗大師舉出一個他宗的說法。他宗認為:「善緩即是善修」,放緩對內心的警策的時候,內心還有澄淨的明分,所以是沒有過失的三摩地。然而宗大師說:他宗是沒有區分「昏」和「沉」這兩者的差別,關於這兩者的差別以後還會詳盡地說明。

宗大師接著提醒我們,修定的時候如果太過策舉、太過警策,令內心有一個強大的力量,雖然具有明分,但由於這時容易產生掉舉,導致內心安住會有困難,很難生起住分;如果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發生,而又放得太過鬆緩,雖然住分得到了,但是由於沉沒較為強烈,所以又沒有有力的明分。不墮入太緊與太鬆、鬆緊適中的界限又極難掌握,所以難以生起遠離沉掉的三摩地。

大德月論師,也就是月官論師,在《悔讚》中也提到同樣的難點,不偏於沉、也不偏於掉,這樣的等持是難以獲得的,更慨嘆說:「我擾亂的內心應該如何是好呢?」因此這件事不僅僅對初學者是相當困難,就連教證兼備的大德月論師,也認為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師更特別在此為我們講述大德月論師不可思議的事蹟,引領我們更深刻認識祖師難以想像的修證功德。

第 66 講的範圍:
●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P64-L1 ~ P64-L5故若太策舉……擾亂云何修?」
●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P362-L8 ~ P362-L11故若太策舉……擾亂云何修。」
故若太策舉心令有力時雖有明分,由掉增上住分難生:若太緩慢而修,雖有住分,由沈增上故明無力。其不墮入太急太緩,緩急適中界限極其難得,故難生起俱離沈掉妙三摩地。大德月依此密意說云:「若精勤修生掉舉,若捨精勤復退沒,此理等轉極難得,我心擾亂云何修?」

第 66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鬆緊適中的界限極難掌握 01:21
2. 大德月──月官論師事蹟 05:42
3. 大德月論師的慨嘆 13:11
講次 | 0066 (2022-01-15 ~ 2022-01-21)
標題 | 太急太緩難生無過三摩地(一)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64-L1 ~ P64-L5故若太策舉……擾亂云何修?」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62-L8 ~ P362-L11故若太策舉……擾亂云何修。」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一週大家過得還好吧?有沒有大乘發心啊?這個一定要在上課之前自己認真發心。00:32

  上一次我們學到「破有過規」,大師舉出了一個他宗的說法。這個他宗認為:「善緩即是善修」,放緩對內心的警策的時候,內心還有澄淨的明分,所以是沒有過失的三摩地。然後宗大師說:他宗是沒有區分「昏」和「沉」這兩者的差別,關於這兩者的差別以後還會詳盡地說明。今天我們繼續往下學。01:00

  請大家翻開《廣論》362頁第8行。有找到行嗎?請跟我一起看原文:「故若太策舉心」,有找到吧?01:21

鬆緊適中的界限極難掌握
故若太策舉心,令有力時雖有明分,由掉增上住分難生;若太緩慢而修,雖有住分,由沈增上故明無力。其不墮入太急太緩,緩急適中界限極其難得,故難生起俱離沈掉妙三摩地。02:00
  這一段說:如果我們修定的時候太過策舉、太過警策,令內心有一個強大的力量,雖然具有明分,但是由於這個時候就會產生掉舉很強烈,所以他的住分就受影響,很難生起住分;如果修行的時候又放得太過鬆緩,雖然住分得到了,但是由於沉沒較為強烈,所以又沒有有力的明分。不墮入太緊與太鬆、鬆緊適中的界限又極難掌握,所以難以生起遠離沉掉的三摩地。對於修行者來說,要嘛太緊、要嘛太鬆,太緊的時候就容易生起掉舉,太鬆的時候就容易生起沉沒,所以真的很難生起遠離沉掉的三摩地。03:07

  那麼這種狀況是不是可以避免呢?好像是很難避免。因為在修習三摩地的時候,你一定要確保內心產生具力明分啊!這個時候你一定要提心力,用力收攝自己的心,但是你收攝的力道如果過於強猛的話,雖然顯現得有利於呈現那個明分,但是也容易滋生掉舉,導致內心安住會有困難,就是無法安住,很難生起住分。然後你又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發生,將這個心的力量就開始慢慢放緩、慢慢放緩;這麼做的時候,哇!心終於慢慢地安住了!但是也容易因為過度地放鬆而被什麼干擾了?沉沒干擾了,造成內心缺少力量──具力明分。04:05

  以前上師講過,要是把這種狀態譬喻成人的一個個性的話,比如說一個活潑的人,他反應很敏捷,卻不容易靜下來;像文靜的孩子,雖然沉靜,但又缺少了一分活力。那麼怎麼樣的一種是反應敏捷,卻又非常容易靜下來?鬆緊適中的界限怎麼去掌握呢?很難掌握。所以想要恰如其分地修三摩地並不容易。04:42

  我不知道你們聽了這一段在想什麼?你們還是覺得這是很容易的?不僅僅這件事對初學者是相當困難,注意哦!就連教證兼備的大德月論師,也認為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這麼大的一個為難的主題,讓心放緩就可以解決了,那修三摩地也挺容易的啊!就不用一直在那兒調它的界限了。05:14

  我們就可以看一下,我們的這種苦惱,其實大德月論師也有同樣的感覺。我們再往下看,接下來的文裡邊有「大德月依此密意說云」,出現了「大德月」!05:42

大德月──月官論師事蹟
大德月依此密意說云:「若精勤修生掉舉,若捨精勤復退沒,此理等轉極難得,我心擾亂云何修?」05:59
  我們先看一下,大德月這位祖師是誰呢?就是月官論師。他生於哪裡?印度,是一位在家居士。他跟月稱論師是同一個時期的祖師,由於兩個人見解不同,所以經常聚在一起辯論。此外,他還能親見觀世音菩薩,並且在觀世音菩薩的座前聞法,是當時極具盛名的詩人兼哲學家。他有相當多不可思議的事蹟,今天我們就先說其中的一個。06:41

  有一次,大德月論師來到了著名的那爛陀寺,那個時候月稱論師正在外面說法,大德月論師──月官論師就站立著聞法。但是站立著聞法這是前來辯論的行為,因此月稱菩薩就認為他是來辯論的,於是在講法結束之後,就來到他的身邊問說:「請問您是來辯論的嗎?您是從哪裡來的?」然後大德月論師就回答說:「我是從南方來的。」月稱論師又接著問說:「那請問您懂得哪些法呢?」月官論師就謙虛地說:「我只懂《聲明巴尼巴》、《百五十讚》還有《文殊真實名經》,除此之外,我什麼都不懂了。」07:37

  月稱論師就說道:「懂得《聲明論》,就表示精通聲明;懂得《百五十讚》,就代表精通顯教;懂得《文殊真實名經》,就代表精通密續。您是大德月論師嗎?」然後大德月論師就回答說:「世人都是這樣稱呼我的。」月稱論師就緊接著說:「既然博學多聞的智者蒞臨了,哇!這個不迎請是不好的,僧眾理應迎請您才是啊!」月官論師聽了之後馬上就婉拒說:「哎呀!我只是一位在家居士,怎麼能夠勞師動眾地請各位比丘出來迎接我呢!」但是為了消除大德月論師內心的不安,月稱論師就想到了一個善巧的方法。你們想一想,什麼方法呢?月稱論師說:「請您放心!我們剛好要迎請文殊的聖像,到時候您就手持拂塵站立在聖像的左邊,僧眾就迎請聖像。」然後就這樣將大德月論師迎請到了那爛陀寺。08:52

  接著後面就是那段著名的佳話了,兩位論師開始辯論了!當時月稱菩薩提出了非常多的問難,然後大德月論師在晚上就請示觀世音菩薩說:「這問題要怎麼回答?」看起來是月稱論師一個,對決觀世音菩薩加上大德月論師。就這樣經歷好幾個月,然後月稱菩薩開始懷疑:是不是有人在私底下,尤其是晚上悄悄指導他呢?於是某一天月稱菩薩就悄悄地跟隨著大德月論師,來到了他的住處外面,向裡面看,就忽然發現他的室內有一尊看起來像真人一樣的觀世音的石像,正在對著大德月論師說法!10:08

  然後月稱論師可能仔細看了一下:「那不就是觀世音菩薩嗎?」這時候月稱論師就說:「啊!聖者怎麼能有偏心,不能有偏心啊!」就一下把門推開。當時正在說話的那尊石像的觀世音就瞬間停止不動,只留下了一個豎起食指這樣在說法的樣子。所以後來那一尊觀世音的石像,就被人稱為是「豎指觀音」。在晚上悄悄教教他的觀世音菩薩被發現了,所以他們的辯論也就停止了。你們覺得遺憾嗎?還想聽嗎?我再講一段。11:01

  大德月論師不僅在那一世有難以想像的功德,他前世也是一位親見觀世音菩薩的大班智達。有一次他跟一位順世外道辯論,雖然最終都以各種正理擊敗了對方,但是對方認為:辯論會贏只是看誰的頭腦比較聰明罷了,至於前後世是無法現證的。所以他心裡有疑惑,或者說乾脆就認為沒有,因此這位大班智達決定親自證明前後世的存在。11:41

  於是他就請國王作證,當眾就在自己的額頭上塗上了朱砂作為記號,並且在自己的口中放了一顆珍珠,隨後就告訴眾人說:「之後我將投生為王族班智達比謝薩嘎的孩子。」話一說完,他就安然辭世了。過了幾個月之後,那位班智達的家裡邊真的生下來一位小孩,在那個嬰兒出生的時候,額頭上就有朱砂的這個印子,口中就含著珍珠。這件事不僅讓眾人非常地驚訝,也讓之前與他辯論的外道啞口無言,不得不相信前後世的存在。12:41

  啊!大家可以想像菩薩度人真是拚啊!「你不是不相信前後世嗎?我就證明給你看哪!」我們從這個公案中可以知道,大德月論師是一位多麼了不起的成就者。接著就到大德月論師,就是月官論師他說的話了,大家可以聽聽。我再把原文唸一遍。13:11

大德月論師的慨嘆
大德月依此密意說云:「若精勤修生掉舉,若捨精勤復退沒,此理等轉極難得,我心擾亂云何修?」13:26
  月官論師,也就是大德月論師,他在《悔讚》這部論典中有說到這個偈頌。然後巴梭尊者在《四家合註》裡解釋這段文:如果依止精進,這裡的「依止精進」就是指內心過度地警策,如果內心過度警策的話,會出現什麼狀況呢?產生掉舉。如果捨棄了精進,就產生退沒,鬆緊適中的界限實在是難以掌握,說:「此理等轉極難得」。「此理」是什麼?就是合理的、合宜的一個狀態,沒有沉掉導致的不平等,能夠平等運轉的這個等持,不會偏於沉、也不會偏於掉,這樣的等持是難以獲得的。所以最後就慨嘆說:「我擾亂的內心應該如何是好呢?」他這一個慨嘆,好像是代表許許多多的修定者被為難了的慨嘆。你們也在慨嘆嗎?佛菩薩一定會幫我們的!所以好好地聽,下面就會有解釋。謝謝大家!今天就講到這裡。14:48
66.jpg
66.jpg (80.11 KiB) 已瀏覽 2578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67-太急太緩難生無過三摩地(二)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67-太急太緩難生無過三摩地(二)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67-太急太緩難生無過三摩地(二)

【廣論止觀初探第 67 講】摘要如下:
上一講我們學到月官論師在《悔讚》中提到,修習三摩地時遭遇的難點;此講宗大師將繼續為我們深入解析這個偈頌的主要意涵。

大師解釋道,太策勵、太過警策就容易產生掉舉;但捨棄了精進,過度地鬆緩,就會產生內心向內安住太過的退沒。由於看到了這一點,所以難以獲得遠離沉掉平等安住、內心合理平等運轉的這個狀態。

佛靜論師的釋論及《悔讚》的釋論也說道:極其勤奮而警策地趣入,並且發起功用,若因此反而產生掉舉和散逸,破壞了內心,即使努力,卻沒法獲得內心安住。而若由於這樣的過失,為了避免它,就把力道放緩,放緩了勤奮趣入的心,讓心稍稍有點鬆散,停止努力。結果又出現由於忘失所緣境等等的過失,導致心向內退沒,而且會生出沉沒。

內心過鬆、過緊都會造成障礙。那麼界限到底怎麼拿捏呢?什麼是鬆緊適中、恰到好處呢?老師策勵我們,在正修的時候,每個人遇到的狀況都是不一樣的,那就只能用那句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啊!就得透由反覆地訓練,在這中間因為不知道度,就要一直去試,反覆地串習、觀察,然後才能夠在多次的經驗中──可能很多經驗我們會覺得是失敗,但是不一定是失敗,因為我們要去擁有越來越靠近那個度這樣的經驗。

第 67 講的範圍:
●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P64-L5 ~ P65-L7義指「精勤修者……顯然非理。
●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P362-L11 ~ P363-L5精勤修者……顯然非理。
義指「精勤修者,謂太策勵,策則生掉:若捨策勵太緩慢者,心住其內復起退沒。由見此故,俱離沈掉等分安住之心,如理平等而轉實屬難得」。如是佛靜《釋》亦云:「言精勤者,此中謂於善品發起勇悍,策勵而轉。」又云:「由見掉過捨其精勤,棄其功用心於內沈。」《悔讚》又云:「若勵力轉起掉舉,若勵緩息生退沒,修此中道亦難得,我心擾亂云何修?」其《釋》亦明顯云:「由極勵力,勤策運轉起功用時,便生掉散摧壞其心,從功用中心不得住。若如是行即是過失,為遮此故,緩息勵力運轉之心,棄捨功用,則由忘所緣境等過,令心內縮,生起沈沒。」故說「遠離沈掉二邊修此中道,合理平等運轉妙三摩地極屬難得」,若善緩即可則無難故;又說從緩發生沈沒,故以此理修三摩地,顯然非理。

第 67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月官論師《悔讚》中偈頌的意涵 00:51
2. 放緩會產生沉沒,無法修成三摩地 04:08
3. 唯有親身實修,才知修行滋味 08:07
4. 結勸 11:58
講次 | 0067 (2022-01-22 ~ 2022-01-28)
標題 | 太急太緩難生無過三摩地(二)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64-L5 ~ P65-L7義指「精勤修者……顯然非理。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62-L11 ~ P363-L5精勤修者……顯然非理。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你們開心嗎?都殷重地發完心了吧!好!那我們今天繼續學,請大家翻開《廣論》362頁倒數第3行。還記得上一次我們學的吧?學到了月官論師所寫的什麼?《悔讚》中的文。接下來宗大師就會解釋這個偈頌,請大家跟我一起看《廣論》原文。00:51

月官論師《悔讚》中偈頌的意涵
義指「精勤修者,謂太策勵,策則生掉;若捨策勵太緩慢者,心住其內復起退沒。由見此故,俱離沈掉等分安住之心,如理平等而轉實屬難得」。01:16
  上一講我們學到的《悔讚》中的那個偈頌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就是「依止精進」是指太策勵,也就是太過警策,這樣的話就產生了掉舉;如果捨棄了精進,過度地鬆緩,就會產生了內心向內安住太過了的退沒。由於看到了這一點,所以難以獲得遠離沉掉平等安住、內心合理平等運轉的這個狀態。01:48

  那麼這樣看起來,要修成三摩地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對吧?因為我們從最初開始聽聞、開始訓練,是很難控制這顆心的。所以要控制它的高低起伏,內心有一點點高的時候,就容易產生散亂、掉舉,比如說我們很用功、很用功去觀想佛像的時候:「啊,佛像很清楚!」內心一歡喜可能就有點散掉了。那麼說:「這個有點好像安住分不夠了,那內心我再放緩一下。」內心稍低一點的時候又不清晰了,又容易產生沉沒。所以不能太急、又不能太緩的這個適中的界限,怎麼樣能夠抓到呢?「平等而轉」,就是保持不急不緩,看起來不太容易。如果某些人所說的,就是讓心放緩、低沉一點,往內收攝就能修禪定的話,大家會不會覺得:也不用抓界限了,統統放緩就可以,沒有那麼困難了。可是事實並非如此啊!對吧!03:02

  那我們接著再往下看,看原文。有找到行嗎?現在先別著急呀!往下聽。03:10
如是佛靜《釋》亦云:「言精勤者,此中謂於善品發起勇悍,策勵而轉。」又云:「由見掉過捨其精勤,棄其功用心於內沈。」03:28
  在佛靜論師所著的這個釋論中,也有解釋這段文。佛靜論師說:這裡的精勤是什麼?就是對於善品踴躍歡喜,策勵而趣入、警策而趣入,他是很歡喜的。如果見到這個歡喜的狀態慢慢地成為掉舉的過失,就不敢那麼精勤了,結果捨棄了功用,也就是停止努力的話,內心又會向內退沒。這是佛靜論師的解釋,我們再往下看。04:08

放緩會產生沉沒,無法修成三摩地
《悔讚》又云:「若勵力轉起掉舉,若勵緩息生退沒,修此中道亦難得,我心擾亂云何修?」其《釋》亦明顯云:「由極勵力,勤策運轉起功用時,便生掉散摧壞其心,從功用中心不得住。若如是行即是過失,為遮此故,緩息勵力運轉之心,棄捨功用,則由忘所緣境等過,令心內縮,生起沈沒。」04:51
  又是《悔讚》,對吧?看!另外《悔讚》中也說了,說什麼呢?說:「如果勤奮地趣入,趣入修定的這種狀態,就會產生掉舉;如果放緩了,就會產生退沒。啊!要修成其中的中道又難以獲得,我心擾亂,應該如何是好啊?」前面我們學過。05:14

  《悔讚》的釋論中也明確地說:「極其勤奮而警策地趣入,並且發起功用的話」,就是他非常非常用功、非常非常努力,「這時候反而產生了掉舉和散逸,破壞了內心,所以即使努力,卻沒法獲得內心安住。由於這樣的過失,他為了避免這個過失,就把這個力道放緩,放緩勵力趣入的心,也就是放緩了勤奮趣入的心,讓心稍稍有點鬆散,停止努力。」結果又出現什麼狀況了?「由於忘失所緣境等等的過失,導致了心向內退沒,而且會生出了沉沒。」這看起來就是怎麼做都有問題。06:04

  那麼《掌中解脫》引用月官論師的這句話之後就説了:「如果將敵人誤認為朋友,正因為難以辨別,所以格外是危險的。」就是本來這種狀態是要對治掉的,可是卻拿著當寶貝一樣,一直用這個狀態來修,所以「沉沒很容易和三摩地混淆」,注意!重點!「因此必須著重於加緊力道。如果將心收緊失去了明分力,心變得死氣沉沉或者行相不明顯了,此時若不設法消除,便會導致了粗顯的沉沒。」06:51

  這段是說什麼?跟上面一樣的,就是你這樣用功的時候:「不對!散亂了!」然後馬上又再放鬆,又沉沒了,這個時候如果不去對治的話,就會產生比較明顯的沉沒了。我們再往下看,和我一起看書:07:19
故說「遠離沈掉二邊修此中道,合理平等運轉妙三摩地極屬難得」,若善緩即可則無難故;又說從緩發生沈沒,故以此理修三摩地,顯然非理。07:43
  解釋一下。因此說到「難以獲得修持遠離沉掉二邊的中道,或者合理平等運轉的等持」,如果極致放緩了就可以的話,就沒有什麼困難了;又說由此會產生沉沒,就是放緩會產生沉沒,所以用這種方法修成三摩地,很顯然是不合理的。08:07

唯有親身實修,才知修行滋味
  所以在修三摩地的時候,內心過鬆、過緊都會造成障礙。那麼這個界限到底怎麼拿捏呢?什麼是鬆緊適中、恰到好處呢?大家是不是也很想要知道?可是在正修的時候,每個人遇到的狀況都是不一樣的,那就只能用那句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啊!就得練習、觀察、練習……,訓練憶念教授。08:41

  這件事是並不容易的,就算我們能清晰地講出來,但是也得要在實際的練習中把它練出來你才會知道,所以只有在上座實修的時候,透過觀察自心一再地訓練。在訓練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發現:哇!要提起很強的心力、很強的歡喜心修習禪定的功德,然後提升去緣善所緣,提得很猛!一旦發現心力提升到某種高度的時候,哇!已經開始有點安住不了,開始掉舉了!這時候不是不能放緩,是可以放緩,就是讓心稍稍再放緩;當放緩到某種程度要注意那個細的,產生沉沒的時候,就要再提心力。09:31

  這樣反覆地訓練,在這個中間因為不知道度,就要一直去試,反覆地串習、觀察,然後才能夠在多次的經驗中──可能很多經驗我們會覺得是失敗,但是不一定是失敗,因為我們要去擁有越來越靠近那個度這樣的經驗。所以多次的修練、很長時間的練習,才能慢慢地去掌握那種恰到好處的感覺。就像學習空性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就算有人再三地闡述,但是空性真理的內涵,如果沒有經過自己親身去驗證的話,我們終歸還是不知道證悟空性是什麼滋味。唯有經過自己親身去實修,才會知道那是什麼感覺。10:26

  比如說離開東北之後,我常常說:「啊!東北大米多好吃、多好吃!」但是從未吃過東北大米的人,就總是好奇地問:「東北大米煮成的米飯到底有多香?」可能我就說:「比起其他的大米,應該好吃多了!」我只能形象地說:「你吃過了就再想吃,不想吃其他的大米了。」然後如果還好奇問:「那到底是什麼味兒?什麼味道?怎麼個香法?」那即便我再去形容,其實問的人還是不知道怎麼香,最後就只能說:「你去買一些東北大米,自己吃了、煮成飯,你就知道有多香了!」親自嚐嚐,除此以外,還有什麼讓一個人怎麼樣去品嚐那個米的香味呢?就是同理。11:26

  所以妙音笑大師在《色無色廣論》中也破斥了這個觀點,哪個?就是「善緩即是善修」。他在那裡邊說:「教典中以琴弦鬆緊來比喻修三摩地,如果是只要放鬆就可以的話,那佛陀就不需要用琴弦要鬆緊適中的這個教導,來教誡弟子們修定的方式了。」對不對?這是很合理的。11:58

結勸
  大家聽了之後,這一段很多祖師在討論這件事情,都說修三摩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們聽到這兒會退心嗎?會怕嗎?還是有很多的人成就了,不是嗎?所以我們一開始沒有獲得經驗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唉呀!怎麼折騰都是不太對。」不要灰心,繼續練、繼續練,因為已經得到了清淨的教授;一直去練,心變得越來越細微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慢慢地掌握那個度了。等到已經修到自由的程度,就可以自由地選擇鬆緊,一下子可能就掌握了,就不會要一直試、一直試。12:46

  今天主要就是我們把這些教授先聽了,要記住:對於初修者來說,如果太緊產生了散亂,認為一放鬆就是修行了,這肯定顯然是不對,要鬆緊、鬆緊反覆地訓練。所以我們還是不能依照自己內心的感覺,要聽從大師的教言,老實地依教奉行。今天就上到這兒,謝謝大家!13:18
67.jpg
67.jpg (167.56 KiB) 已瀏覽 2553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68-堅固有力的正念極為重要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68-堅固有力的正念極為重要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68-堅固有力的正念極為重要

【廣論止觀初探第 68 講】摘要如下:
修習三摩地時,內心太緊與太鬆都會造成障礙,遠離沉掉平等安住、平等運轉的狀態是極難獲得的。宗大師再次告誡,只有極為放緩的澄明內心的明分是不夠的!還須執取相的策勵分、警策的部分。如無著菩薩在宣說九住心中說到,在初二種心的階段時,具有力勵運轉作意,必須要有執取相的警策部分,必須刻意提起心力來修!

《修次初篇》、《修次中篇》也說,不僅是所緣清晰就夠了,內心執取相必須極其清晰、極其堅固。老師在此處特別帶領我們深入《四家合註》裡,語王大師的解釋,應如何依靠正念、正知遮除因持心太緊或太鬆而生起的沉掉,並引據了克主傑大師在《止觀難點筆記》中的說明。

大師教誡我們,依止正念的修習方法極為切要,也極為重要!切莫因不了解而出現修持越多、越用功,忘念越重,分別簡擇的智慧越來越遲鈍等等的過失,反將這種過失自詡為擁有堅固的等持!老師更引用多部論典殷切的叮囑我們,對細分沉沒的了解──在教理上了解、在自己修定的時候辨識──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可以粗心大意,要謹慎而行!

既然修持正念的方法如此重要,那麼可否同時生起正知,來觀察心是否安住在所緣境上?大師馬上回答說:「定須觀察。」如《修次中篇》中說,安住於所緣之後,應當觀察內心有沒有善為執持所緣。怎麼觀察?有沒有善為執持所緣啊?是否沉沒?是否現起外在的境界而導致散亂呢?由此可見,觀察是非常重要的!

第 68 講的範圍:
●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P65-L8 ~ P66-L10又極緩心……而觀察之。」
●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P363-L5 ~ P363-L12又極緩心……為外散耶。」
又極緩心僅澄明分猶非滿足,猶須執取相策勵分,如無著菩薩云:「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此於九種住心方便初二心時,作如是說。《修次初篇》亦云:「除沈沒者,當堅持所緣。」《修次中篇》復云:「次息沈沒,必須令心極其明見所緣,當如是行。」言「心明見」故,非說唯是境界明顯,是說心執取相極顯極堅。修念之規此極切要,未能知此盲修之相,謂修愈久忘念愈重,擇法之慧日返愚鈍,諸凡此等有過甚多,反見自矜有堅固定。

若謂如前以念令心繫所緣已,爾時可否發起分別,偵察所緣善不善持?答:定須觀察。如《修次中篇》云:「如是於隨樂所緣安住心已,於此應當如前相續住心。善安住已,即應於心如是觀察:為於所緣心善持耶?為沈沒耶?為現外境而散亂耶?應作是念而觀察之。」

第 68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內心執取相要清晰又堅固 00:31
2. 二種維繫正念的方法 04:24
3. 不了解依止正念的方法而修,會出現眾多過失 06:40
4. 正念將心安住在所緣境時,也須觀察是否善為執持所緣 09:56【廣論止觀初探第 68 講】摘要如下:
修習三摩地時,內心太緊與太鬆都會造成障礙,遠離沉掉平等安住、平等運轉的狀態是極難獲得的。宗大師再次告誡,只有極為放緩的澄明內心的明分是不夠的!還須執取相的策勵分、警策的部分。如無著菩薩在宣說九住心中說到,在初二種心的階段時,具有力勵運轉作意,必須要有執取相的警策部分,必須刻意提起心力來修!

《修次初篇》、《修次中篇》也說,不僅是所緣清晰就夠了,內心執取相必須極其清晰、極其堅固。老師在此處特別帶領我們深入《四家合註》裡,語王大師的解釋,應如何依靠正念、正知遮除因持心太緊或太鬆而生起的沉掉,並引據了克主傑大師在《止觀難點筆記》中的說明。

大師教誡我們,依止正念的修習方法極為切要,也極為重要!切莫因不了解而出現修持越多、越用功,忘念越重,分別簡擇的智慧越來越遲鈍等等的過失,反將這種過失自詡為擁有堅固的等持!老師更引用多部論典殷切的叮囑我們,對細分沉沒的了解──在教理上了解、在自己修定的時候辨識──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可以粗心大意,要謹慎而行!

既然修持正念的方法如此重要,那麼可否同時生起正知,來觀察心是否安住在所緣境上?大師馬上回答說:「定須觀察。」如《修次中篇》中說,安住於所緣之後,應當觀察內心有沒有善為執持所緣。怎麼觀察?有沒有善為執持所緣啊?是否沉沒?是否現起外在的境界而導致散亂呢?由此可見,觀察是非常重要的!

第 68 講的範圍:
●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P65-L8 ~ P66-L10又極緩心……而觀察之。」
●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P363-L5 ~ P363-L12又極緩心……為外散耶。」
又極緩心僅澄明分猶非滿足,猶須執取相策勵分,如無著菩薩云:「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此於九種住心方便初二心時,作如是說。《修次初篇》亦云:「除沈沒者,當堅持所緣。」《修次中篇》復云:「次息沈沒,必須令心極其明見所緣,當如是行。」言「心明見」故,非說唯是境界明顯,是說心執取相極顯極堅。修念之規此極切要,未能知此盲修之相,謂修愈久忘念愈重,擇法之慧日返愚鈍,諸凡此等有過甚多,反見自矜有堅固定。

若謂如前以念令心繫所緣已,爾時可否發起分別,偵察所緣善不善持?答:定須觀察。如《修次中篇》云:「如是於隨樂所緣安住心已,於此應當如前相續住心。善安住已,即應於心如是觀察:為於所緣心善持耶?為沈沒耶?為現外境而散亂耶?應作是念而觀察之。」

第 68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內心執取相要清晰又堅固 00:31
2. 二種維繫正念的方法 04:24
3. 不了解依止正念的方法而修,會出現眾多過失 06:40
4. 正念將心安住在所緣境時,也須觀察是否善為執持所緣 09:56
講次 | 0068 (2022-01-29 ~ 2022-02-04)
標題 | 堅固有力的正念極為重要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65-L8 ~ P66-L10又極緩心……而觀察之。」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63-L5 ~ P363-L12又極緩心……為外散耶。」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你們開心嗎?好!我們繼續學,請大家翻開《廣論》363頁第5行。有找到吧?我們一起來看原文。00:31

內心執取相要清晰又堅固
又極緩心僅澄明分猶非滿足,猶須執取相策勵分,如無著菩薩云:「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此於九種住心方便初二心時,作如是說。00:59
  那麼這一段是在說什麼呢?說:只有極為放緩的澄明內心的明分,夠不夠呢?是不夠的!那麼還需要什麼呢?還需要執取相的這個策勵分、警策的部分。所以無著菩薩曾經說:「在內住與等住當中,具有力勵運轉作意。」力勵運轉作意的「力勵」,就是警策的意思,「運轉」就是有趣入的意思。無著菩薩的這段話,是在九住心方便的前兩住心的階段中這麼說的。意思就是在初二種心的階段時,具有力勵運轉作意,所以必須要有執取相的這個警策部分。那麼三摩地必須具備「執取相的警策部分」的依據是什麼呀?就是無著菩薩在宣說九住心中說到的:前二心住心的時候,必須刻意提起心力來修!02:06

  我們再往下看。到「《修次初篇》」了,有找到嗎?02:14
《修次初篇》亦云:「除沈沒者,當堅持所緣。」《修次中篇》復云:「次息沈沒,必須令心極其明見所緣,當如是行。」言「心明見」故,非說唯是境界明顯,是說心執取相極顯極堅。02:47
  哪一本論了?《修次初篇》中也說,說什麼?「要去除沉沒,要堅固地執持所緣。」還有就《修次中篇》也說:「接著止息了沉沒,要盡可能地使內心」,注意!「極其明晰地見到所緣。」由於說到「內心極其明晰地見到」,所以不僅是清晰就夠了,而且還要內心執取相有一個清晰和堅固。只有清晰顯現是不夠的,就是你看得很清楚這還是不行,你這個心對這個所緣的力量,既清晰、又要堅固,所以他用了一個「」字──「執取相極其清晰、極其堅固。」03:39

  所以這段文的「心明見」,就是指明顯分,「心執取相極顯極堅」的這個「堅」字,怎麼理解呢?抓得緊緊的意思。在此處是針對明顯分而說的,所以這個「堅」並不是不散亂、不動搖的意思。明顯分也不是就把事情看清楚、把所緣看清楚而已,注意!緊緊地抓住境,這是有力道的,不是這樣鬆鬆地持,而是有力道地抓緊!04:24

二種維繫正念的方法
  在《四家合註》裡,語王大師也有解釋,說:《修次初篇》與《修次中篇》中說「堅固地執持所緣」與「內心能清晰地見到」的意思就是,如果具有內心執取相極其堅固的明分的力量,或者有力的內心,就是依止正念的清淨方法,這麼修也能遮除沉沒。內心安住於持續地憶念所緣的正念當中,直到這個心的力量,注意喔!這個心的力量還沒有衰退之前,時時以正知觀察──時時、率爾率爾,就是一會兒要觀察。那麼觀察什麼?觀察沉掉是否生起,還要觀察什麼?「唉呀!沉掉是不是將要生起了?」以及時時要憶念根本的所緣,這兩種修法都是維繫正念的方法。05:23

  因為產生沉掉的時候就會出現忘念,在忘念當中,有遺忘所緣而產生沉掉,以及沒有遺忘所緣,在正念的狀態下產生的沉掉兩種。兩者當中,遺忘所緣而產生的沉掉,是正念失去很長時間生起沉掉沒辦法覺察,他那個覺察力很鈍,所以一定是持心太過鬆緩了、鬆散了!因此要用前面講的第二種修法作為對治品,也就是要時時憶念根本的所緣。而前一種修法,就是在沒有忘失所緣的狀態下遮止沉掉的出生,是生起強而有力的正知之因所必需的。06:11

  還有克主傑大師也在他的《止觀難點筆記》中,用點睛之筆說過:清晰不只是清晰地現起那個所緣執取相的行相,而是那顆心的執取相清晰、有力、相續不斷地趣入。06:34

  我們再往下看,有找到行吧?06:40

不了解依止正念的方法而修,會出現眾多過失
修念之規此極切要,未能知此盲修之相,謂修愈久忘念愈重,擇法之慧日返愚鈍,諸凡此等有過甚多,反見自矜有堅固定。07:00
  這種依止正念的方法極為切要,也極為重要!因為不了解這個方法而修習,有的修行人會出現一些相狀,比如:修持得越多、越用功,忘念越重,還有分別簡擇的這個智慧越來越遲鈍等等,會出現非常多的過失!出現了這麼多過失,反而將此──這種過失──還自詡為擁有堅固的等持。如果不了解細微的沉沒,認為看得很清楚、內心也安住在所緣境上,就是在修習奢摩他,就會有修的時間越長他的忘念越重,而且分別簡擇的智慧也越來越遲鈍。有這樣的危險喔!會越修越笨!08:01

  很顯然這裡邊細分的沉沒,被當作了真正的三摩地在修持,就會產生忘念越來越重、分辨諸法的智慧日趨鈍劣這樣的過失。所以對這個細分沉沒的了解──在教理上了解、在自己修定的時候辨識──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可以粗心大意,要謹慎而行!08:34

  在《廣論‧修習軌理》中說:「是故於道幾許修習,反有爾許重大忘念,念力鈍劣,簡擇取捨意漸遲鈍,當知即是走入錯道正因之相。」這可以判斷的,就是說如果很用功、很用功,發現:欸,怎麼好像判斷東西越來越鈍了?好像越來越不聰明了,簡擇的智慧越來越低。那可能就是修錯了!09:09

  《掌中解脫》中也說過:「如果將微細沉沒誤認為正確的修行,連色界與無色界之果都成就不了;在現世中失念會轉趨嚴重,智慧也會變得愚鈍,所以就像是刻意為了求生畜生道而修一樣。」因為他的慧力會越來越鈍嘛!這是什麼?這就是不了解依止正念的方法的修行人有可能出現的過失,也可以說有可能出現的悲劇和危險。09:49

  接下來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往下看:09:56

正念將心安住在所緣境時,也須觀察是否善為執持所緣
若謂如前以念令心繫所緣已,爾時可否發起分別,偵察所緣善不善持?10:08
  有人就問了,說:就像前面所說的,以正念把心安住於所緣,這個時候可不可以發起偵察──就是這個心像偵察兵一樣──偵察善為執持所緣的這個分別心呢?也就是說,透過正念內心安住於所緣上的時候,可不可以用分別心觀察,觀察什麼?「它有沒有善為執持所緣呢?」既然修持正念的方法如此重要,那麼正念將心安住在所緣境的時候,問題就是:可否同時生起正知,來觀察心是否安住在所緣境上?就是這樣一個問題。那麼往下看大師是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四個字!10:50
答:定須觀察。如《修次中篇》云:「如是於隨樂所緣安住心已,於此應當如前相續住心。善安住已,即應於心如是觀察:為於所緣心善持耶?為沈沒耶?為現外境而散亂耶?應作是念而觀察之。」11:25
  大師馬上回答這個問題,說:「定須觀察。」必須觀察,必須的!那麼依據是什麼?因為在《修次中篇》中說:「內心如此安住於所希欲的這個所緣上之後,內心應當持續地安住在這個所緣之上。安住於所緣之後,應當觀察內心有沒有善為執持所緣。怎麼觀察?有沒有善為執持所緣啊?是否沉沒?是否現起外在的境界而導致散亂呢?」由此可見,觀察是非常重要的!12:07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沒有任何疑慮的,就是一定要觀察!觀察這幾點,大師也說得非常清楚,希望大家善為憶念!今天就講到這兒,謝謝大家!12:22
68.jpg
68.jpg (170.53 KiB) 已瀏覽 2504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69-觀察安住所緣的修正念法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69-觀察安住所緣的修正念法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69-觀察安住所緣的修正念法

【廣論止觀初探第 69 講】摘要如下:
此講老師將引領我們繼續學習,在修習三摩地時,正知、正念是怎麼配合?什麼狀態下怎麼用心?

當我們觀察內心是否善為執持所緣時,是不是捨棄了三摩地而觀察呢?宗大師說:不是的,而是在安住於定這樣的狀態中,觀察是否像之前一樣仍安住在根本的所緣?如果沒有安住在所緣上,那麼是趨於沉掉當中的哪一者呢?

大師同時提醒我們觀察的時機,不是剛緣所緣就立刻開始觀察,也不能拖很久之後不觀察,而應適時地檢視內心的狀態。但若觀察的次數過於頻繁,反將對內心的安住造成不利的影響。如果在正念還沒消失前,依照前面的方式來觀察內心,它的作用是很強的!不僅能讓心力提升、安住的時間拉長,而且能馬上覺察內心是否被沉沒或掉舉所影響。強調了這個觀察力的重要性!

宗大師教誡我們,時時稍微憶念先前的所緣而修習,也是為正念強而有力與持續運轉之因所必須的,並引據《聲聞地》強調修習正念的方法,是透由反覆憶念所聽聞、受持的正法,以及從師長那兒獲得的教授與教誡,由此而現起等引地的相狀,以持續的正念趣入、投注於那個所緣。

依止正念即是為了遮止從所緣散亂的遺忘。反覆憶念所緣,是生起有力正念所必須具備的;而內心不從所緣散到其他的地方,牢牢地攝持而進行偵察,是使了知沉掉的正知變得有力的方法。但如果認為這也是分別心,然後要把它去掉,那麼就很難生起有力的正念、正知了!

第 69 講的範圍:
●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P66-L10 ~ P68-L5此非棄捨……正念正知。
●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P363-L12 ~ P364-L9此非棄捨……正念正知。
此非棄捨三摩地已如是觀察,是住定中觀其是否如前而住根本所緣,若未住者,當觀隨逐沈掉何轉。非纔住定時太短促亦非太久,是於中間時時觀照。若於前心勢力未盡修此觀察,生心力已力能久住,亦能速疾了知沈掉,有此所為。

如是時時略憶前緣而修者,亦為有力、相續運轉正念之因所須,故為修念之法。如《聲聞地》云:「云何心一境性?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其中是於何等數數隨念?謂於正法聽聞、受持,從師獲得教授、教誡,以此增上,令其定地諸相現前,於此所緣以流注念隨轉投注。」《辨中邊論疏》亦云:「言『念不忘所緣』者,謂『以意言住心教授』之斷語。」故依念者,為於所緣滅除散亂忘念,由是滅彼不忘所緣者,謂以意言所緣,即是數數作意所緣。譬如恐忘一所知義,數數憶念即難失忘。故若時時憶念所緣,是生有力正念所須;心於所緣緊持不散而作偵察,是生有力能覺沈掉正知方便。是故應知,若謂此等皆是分別而遮止者,極難生起有力正念正知。

第 69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安住等持後,於中間時時觀照內心 01:06
2. 修習正念的方法:時時稍微憶念先前的所緣而修習 08:09
3. 依止正念,是為了遮止從所緣散亂的遺忘 11:44
4. 引據克主傑大師的說法 14:26
講次 | 0069 (2022-02-05 ~ 2022-02-11)
標題 | 觀察安住所緣的修正念法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66-L10 ~ P68-L5此非棄捨……正念正知。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63-L12 ~ P364-L9此非棄捨……正念正知。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上一次我們學到:以正念將內心安置於所緣的時候,可不可以發起觀察「是否善為執持所緣」的分別心呢?還記得宗大師的回答是什麼嗎?四個字:「定須觀察。」就是一定要觀察,而且引了《修次中篇》作為依據。今天我們就繼續往下學,請大家翻開《廣論》363頁倒數第2行,請大家跟我一起看原文。01:06

安住等持後,於中間時時觀照內心
此非棄捨三摩地已如是觀察,是住定中觀其是否如前而住根本所緣,若未住者,當觀隨逐沈掉何轉。非纔住定時太短促亦非太久,是於中間時時觀照。若於前心勢力未盡修此觀察,生心力已力能久住,亦能速疾了知沈掉,有此所為。01:49
  這一段是在講:當我們觀察內心有沒有善為執持所緣的時候,是不是捨棄了三摩地而觀察呢?宗大師說:這不是指捨棄三摩地而作這樣的觀察,而是在安住於定這樣的狀態中,觀察是否像之前一樣還是安住在根本的所緣?如果沒有安住在所緣上,那麼是趨於沉掉當中的哪一者呢?02:29

  並且在安住等持之後,不是太過短促,也不是拖了太久,在這個之間就要時時地觀照。不是太快地觀察,也不是經過太久之後才觀察,在先前內心的力量與威勢──注意──尚未消盡時這麼觀察。這顆心的威勢生起之後,能夠長久地維繫,維持有力的狀態,以及迅速地了知:有沒有沉沒啊?有沒有掉舉啊?具有著這樣的目的,所以才這麼修的。03:19

  那麼對於我們初學者在緣所緣境的時候,比如說緣著佛像的時候,就要以正念讓自己知道──什麼是正念啊?就是:「欸,我還在觀想佛像,我在想著佛像。」與此同時,還要不斷提醒自己:「我有沒有在觀想佛像?我有沒有在想佛像?」這點是很重要的,這個反觀和反問是很重要的!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就會發生什麼呢?發生過了很久之後,才知道自己的心已經隨著散亂到處游走,走神良久,忽然驚覺:「啊,我在幹什麼!」有人甚至忘了自己在座上觀修,可能都跑到大街上去了,他的心。04:16

  所以只有在修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醒自己,然後才會在心隨著散亂而走的時候立刻發現。就像我們特別不想忘記某一件事,就要不斷地去想它,比如說我們答應了某一個人一定要做某件事,我們就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特別害怕忘了。那麼在修定的時候,我們也要不斷地提醒自己:「有沒有在緣善所緣啊?」「我有沒有在想佛像啊?」如果認為觀修禪定的時候不斷提醒自己就是散亂,甚至有人認為就是相執──其實如果照他說的,是沒有辦法生起強而有力的正知、正念──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定須觀察!」05:20

  要以正知觀察內心的這個狀態,那是不是指放掉了正在修的三摩地之後才去觀察呢?不是的!不!並不是指放掉正在修的三摩地之後才去觀察,而是當心安住於所緣境的時候,我這個心安住於所緣境的時候,要抽一部分心力,從旁邊去看內心當下的一種狀態。好像一下子同行二人分成了兩個,一個負責安住善所緣,一個負責偵察的──「欸,你有沒有在做事情?你有沒有在工作?有沒有在緣善所緣?」那個要在旁邊看著。06:10

  這種看著的感覺,可能有點像用餘光看著,但是這個餘光也是滿犀利的!因為一旦發現心沒有安住在所緣境上的時候,就要接著去再往深了觀察:「欸,我到底是被沉沒、還是被掉舉所擾亂了呢?」並且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方法加以對治。06:39

  什麼時候觀察呢?什麼時候觀察呢?既不是在內心安住於所緣境之後立刻觀察,也不是在安住許久、拖了很久之後才作觀察,而是適時地檢視內心的狀態;要是觀察的次數過於頻繁,反而對於內心的安住造成一個可能不利的影響。如果在正念還沒有消失之前,依照前面的方式來觀察內心,它的作用是很強的!比如說可以讓心力提升,而且可以讓安住的時間拉長,還有一點就是,能夠馬上覺察內心是否被沉沒或掉舉所影響。所以強調了這個觀察力的重要性!07:36

  你不能太頻繁,也不能剛緣所緣然後立刻就開始觀察,也不能拖很久之後不觀察。什麼時候是這個觀察力現起的時候呢?就是當你內心的威勢還在的時候,要起觀察。這個也要在我們上座專修的時候,自己去訓練,然後獲得這種經驗。08:02

  好!我們再往下看,看文。08:09

修習正念的方法:時時稍微憶念先前的所緣而修習
如是時時略憶前緣而修者,亦為有力、相續運轉正念之因所須,故為修念之法。08:25
  同樣地,時時稍微憶念先前的所緣而修習,也是為正念強而有力與持續運轉之因所必須的,所以是修習正念的方法。有聽清嗎?那接下來:08:51
如《聲聞地》云:「云何心一境性?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其中是於何等數數隨念?謂於正法聽聞、受持,從師獲得教授、教誡,以此增上,令其定地諸相現前,於此所緣以流注念隨轉投注。」09:35
  這一大段是說:哪一本論?《聲聞地》中,《瑜伽師地論》對吧?其中的《聲聞地》說:其中,什麼是一心專注?就是指透過先前的聞思,反覆地回憶,是一個回憶,然後緣著同等的所緣,持續、無罪而具足歡喜的內心續流,這也稱為「三摩地」,也稱為「善心一境性」。「善心一境性」就是專一的善心。是不是很美?其中,是對什麼反覆回憶呢?是指對於所聽聞、受持的正法,以及從師長那兒我們所獲得的教授還有教誡,由此而現起等引地的相狀,以持續的正念趣入、投注於那個所緣。接下來:10:56
《辨中邊論疏》亦云:「言『念不忘所緣』者,謂『以意言住心教授』之斷語。」11:08
  《辨中邊論疏》中也這樣說:「所謂的『正念是指不遺忘所緣』,是描述『內心詮說令心安住的教授』的斷語──斷定之語。」這個「斷語」,格西拉解釋為立宗、確定的語句,也就是最終斷定的解釋或者結論。我們再往下看:11:44

依止正念,是為了遮止從所緣散亂的遺忘
故依念者,為於所緣滅除散亂忘念,由是滅彼不忘所緣者,謂以意言所緣,即是數數作意所緣。譬如恐忘一所知義,數數憶念即難失忘。故若時時憶念所緣,是生有力正念所須;心於所緣緊持不散而作偵察,是生有力能覺沈掉正知方便。是故應知,若謂此等皆是分別而遮止者,極難生起有力正念正知。12:27
  還是在講這個,說:因此依止正念──現在這一大段都在講這個──是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遮止從所緣散亂的遺忘。再說一遍,是為了遮止從所緣散亂的遺忘,所以能遮止遺忘的不忘所緣,就是內心所詮說的這個所緣了,也是反覆作意所緣。例如擔心遺忘某些我們已經知道的義理的時候,如果在心中反覆地回憶,會不會也就難以忘記啊?就是一樣的啊!13:05

  因此時時憶念所緣,這是生起有力正念所必須具備的;而內心不從所緣散到其他的地方,牢牢地攝持而進行偵察,這就是使了知沉掉的正知變得有力的方法。所以我們應該知道,如果認為這也是分別心,然後要把它去掉,那麼你就很難生起有力的正念、正知了!這跟上面說的都是一樣的,對吧?有沒有聽清楚?13:45

  在修習三摩地的時候,除了適時地以正知觀察來調整內心之外,還必須要提醒自己保持正念,就是一遍一遍地提醒,對吧?這也是加強正念,使其能夠成為一個正念的續流,我們要準備的一個條件,必備的,所以在《聲聞地》中強調了這個「修正念法」。好多論都在說這個問題,在講正知、正念對吧?14:26

引據克主傑大師的說法
  關於反覆憶念所緣,克主傑大師的《止觀難點筆記》中有說:「如此安住的時候」,安住在所緣的時候,「反覆地憶念粗分的根本所緣」,就是不要忘了,「如果太快的話會產生掉舉」,還是說那個觀察的意思,「太緩的話就會產生沉沒,所以要適中。以修持所緣依處來說,在先前有力相續的決定識的狀態之中,再次地令心定解粗分的顏色、形狀這些正念」;那如果我們觀無我,就是「修補特伽羅無我的時候,要在先前有力定解無自性成立的這個決定識的狀態中,再次地刻意令心顯現自性成立,然後再憶念自性成立不存在的這個正念。」就是再憶念破它的一個正念。15:29

  今天這一講我們講得有點多,希望大家能夠課下的時候多複習一下。雖然有點多──舉的經典也多、祖師的語錄也多,但是都在教我們一件事,就是:正知、正念是怎麼配合的?什麼狀態下怎麼用心?都是金子般的經驗啊!所以能夠聽到這樣的傳承教授,你們很開心吧?一定要好好珍惜、依教奉行!今天就上到這裡,謝謝大家!16:05
69.jpg
69.jpg (181.31 KiB) 已瀏覽 2503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70-上座的時長(一)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70-上座的時長(一)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70-上座的時長(一)


【廣論止觀初探第 70 講】摘要如下:
前面我們學完了「於彼所緣如何注心之理」的前二個科判「立無過規」及「破有過規」;此講我們將跟隨老師繼續學習大家都很關注的問題「示座時量」,上座的時候的標準。

如果問到:以正念把我們的心安住於所緣,那麼要安住多久呢?有沒有固定的上座時間啊?標準有沒有?宗大師回答說,藏地各個傳承的所有前輩上師都說必須座時短暫而多次,也就是要一次很短,次數要變多。座時短暫地修持,並且善加分配時間,那麼之後每次都會很歡喜於修持;如果座時長久,就會導致厭倦;或容易為沉掉所控制,因而很難生起沒有過失的等持。

一座是多長的時間?在《聲聞地》等諸大教典中,沒有看見明確指出座時的標準,但在《修次下篇》中就提到了,要如何以遠離沉掉的修習方法的次第,比如說二十四分鐘。然後從二十四分鐘開始,就是一刻、一漏刻開始,然後漸次地拉長時間。拉到什麼程度?必須觀察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及。能力所及就是在這個中間,你要考慮到會不會生出不順三摩地的種種過患,太長的話就不太行。老師更特別為我們詳細的介紹,座時長度的時間單位名稱。

老師亦殷重的提策我們上座時間的竅要在於歡喜心,不是散亂那種歡喜,是置心一處、安住在善所緣上那種歡喜心。時間太長,把那個心念都拖到昏沉了,然後很辛苦地支撐,其實你看到那個墊子就沒有歡喜心了。所以一開始不要把自己練到疲憊,練到非常地吃力,這是竅要!就是很開心、很喜歡修定。

第 70 講的範圍:
●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P68-L6 ~ P69-L3第三、示座時量……應如是行。
●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P364-L10 ~ P365-L1第三示修時量……應如是行。
第三、示座時量:若爾,由念令心繫於所緣,應住幾久座量有無決定?答:此中西藏各派先輩諸師皆說「座短數多」。此中因相,有說「若短座修及善支配,則後每次亦樂修習,若座久長則覺厭煩」;有說「座久易隨沈掉增上而轉,則難生起無過正定」。《聲聞地》等諸大論中,未見明說座時之量,然《修次下篇》云:「由是次第,或一正時,或夜巡半修或一座時,抑或乃至堪能爾時應趣。」此雖見此是成寂止已,勝觀修時座量時說,初修止時現見亦同,應如是行。

第 70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上座時間的標準,西藏各派先輩諸師皆說「座短數多」 00:34
2. 引據《修次下篇》中的說法 04:36
3. 上座時間的竅要在於歡喜心 10:28
講次 | 0070 (2022-02-12 ~ 2022-02-18)
標題 | 上座的時長(一)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68-L6 ~ P69-L3第三、示座時量……應如是行。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64-L10 ~ P365-L1第三示修時量……應如是行。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一週你們過得還好吧?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示座時量」,請大家翻開《廣論》364頁倒數第4行,看原文。00:34

上座時間的標準,西藏各派先輩諸師皆說「座短數多」
第三、示座時量:若爾,由念令心繫於所緣,應住幾久座量有無決定?00:48
  這已經是第三科,說明上座的時候的標準。如果問到:以正念把我們的心安住於所緣,那麼要安住多久呢?有沒有固定的上座時間啊?標準有沒有?大家都很關注這個問題吧!那我們可以往下看宗大師是怎麼回答。01:14
答:此中西藏各派先輩諸師皆說「座短數多」。此中因相,有說「若短座修及善支配,則後每次亦樂修習,若座久長則覺厭煩」;有說「座久易隨沈掉增上而轉,則難生起無過正定」。01:49
  宗大師回答了那個問題。說:一座要坐多久啊?宗大師回答說:「對此,藏地各個傳承的所有前輩上師都說必須座時短暫而多次。」就是要一次很短,次數要變多。那麼為什麼是這樣呢?「原因是什麼呢?有人主張:『座時短暫地修持,並且善加分配時間,之後每次都會樂於修持」,就是你很歡喜,「如果座時長久的話,就會導致厭倦。』也有人說:『如果座時長久,就容易為沉掉所控制,因此很難生起沒有過失的等持。』」02:37

  那麼對於我們初學者來說,在座上修三摩地的時間,到底應該如何?如何是標準?宗大師的指示、教誡是非常明顯的:最初一定是要將時間縮短、次數增多,而且每一座、每一座間隔的時間也不能太長。所以假使初期座上修的時間過長──有人就是急呀!一上座就不想下來,坐很久。那時候一開始看起來好像滿順利的,好像很相應,但這麼坐其實如果長期堅持下來,會不會造成身心的負擔呢?因為他不能上座修就休息,要堅持啊!堅持這樣修。比如說你修幾個月、幾年這樣下來的話,這麼急於在座上加長時間,會不會讓修學的結果不如預期,甚至大打折扣呢?03:45

  還有最糟的就是,因為一座坐太久了,甚至之後你想特別地提心力,好像都提不出來的感覺,可能就是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或者你也無法達到滿意的結果。剛開始上座修定的人都抱持著一種熱望,坐上就不想下來,一定要在這一座拼個輸贏,所以在此宗大師的教授是「座短數多」,要記得喔!04:27

  我們再往下,看下面一段「《聲聞地》等諸大論中」,有找到行吧?04:36

引據《修次下篇》中的說法
《聲聞地》等諸大論中,未見明說座時之量,然《修次下篇》云:「由是次第,或一正時,或夜巡半修或一座時,抑或乃至堪能爾時應趣。」此雖見此是成寂止已,勝觀修時座量時說,初修止時現見亦同,應如是行。05:07
  看了這一段,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點矇掉,說:這到底是要一座多長時間?我們別急,一點點地看。哪本論出現了?《瑜伽師地論》。說「《聲聞地》等諸大教典中,沒有看見明確指出座時的標準。」就是一座到底是多少時間那裡沒有。「但是在《修次下篇》中說:以如此遠離沉掉的修習方法的次第,應當在一正時。」問題出現了!「一正時」是多長時間啊?「一正時」也叫作一刻,還有一漏刻,這是古印度的時間單位的名字。古印度把一晝夜分為六十分,六十分之一的時間長度就是一刻。由於它是滴漏計時,所以稱之為一漏刻或一刻,相當於現今的二十四分鐘。所以一正時就是一天的六十分之一的一漏刻,就是二十四分鐘。06:17

  那麼又出現了「夜巡」,對吧?「夜巡」也叫夜警。那什麼是「夜警」呢?語王大師在《四家合註》裡有解釋,他是解釋他的上師說:所謂的「夜警」,就是指偵察或者佈哨的意思。而是否能夠做到,是指以正知,注意!它這個佈哨是指正知佈哨而監視,監視自己的心先前是否產生沉掉,以及是否還會再產生的時候,當有把握在這一段時間內沉掉確定不會生起,就是能夠夜警的意思。他把時間規定在這一段時間。所以在此之前需要安立座時;以及先前產生了沉掉,或者擔心仍會產生沉掉的時候,必須怎麼辦啊?視情況而安立座時。就像在屋頂佈哨,遠遠地監視有沒有強盜的時候,如果你確定沒有的話,你可以放鬆戒備之心;但是如果不確定有沒有,你就得一直在這兒看著、一直巡視,所以就不可以放鬆戒備。07:36

  那麼以如此遠離沉掉的修習方法的次第,應當在一正時,也就是一天的六十分之一的一漏刻,或者能夠夜警到何時,便修持半座或一座,或者能夠到何時,便趣入等引直到那個時候。07:55

  現在又出現了「半修」,對吧?注意聽!「半修」或者「一座時」,這個請問月格西解釋,他說:「按照宗大師在《菩薩戒品釋》中引《道炬論釋》,說『六時共為十八分』的說法,將一天分為六座,每一座各分三分,共成了十八分。如果將十八分的一分作為一座時,則一座時是八十分鐘;那麼一半,半修就是八十分鐘的一半,就是四十分鐘。」所以他這個是算四十分鐘,前面又說二十四分鐘,「但是此處應該沒有設定座時的長度」。08:44

  所以宗大師說:《修次下篇》的這段文,雖然在修成寂止之後,修成勝觀的座時標準的章節中是有講的,但是在最初修持寂止的階段顯然也是這樣,所以應當要這麼做。09:03

  那我們可以觀察,在《聲聞地》諸多教典中沒有看到相關的說明,但在《修次下篇》中就提到了,比如說二十四分鐘。然後從二十四分鐘開始,就是一刻、一漏刻開始,漸次地怎麼樣?拉長時間。拉到什麼程度?不是有野心、有雄心壯志,是要觀察一下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及。因為你坐太長,前面有說很多問題,所以一定要記住──到自己的能力所及。能力所及就是在這個中間,你要考慮到會不會生出不順三摩地的種種過患,太長的話就不太行。09:53

  在這一大段文字當中,我們就要確定:「那一座到底要多長時間呢?開始說二十四分鐘,後來是四十分鐘半修,或者是八十分鐘。」那我要多長時間呢?作為我。這裡邊也沒有特別說,肯定是要量力而行的。比如說多長時間你就開始完全地心裡沒有力道了?就要自己看一看你的時間的長度,那個可能就是要自己確定的。10:28

上座時間的竅要在於歡喜心
  如果將來我們要一班、一班的,比如說我們寺院也好,或者我們打佛七也好,一班、一班的,那可能就要規定一個很多學員都差不多的時間內大概的數字,然後上下調整。肯定剛開始練的時候時間要很短,次數要變多,隨著我們的心力越來越強,經驗也越來越豐富的時候,時間就慢慢拉長、慢慢拉長,所以它那個座時是慢慢練、慢慢練的。11:01

  如果你開始一下子太長的話,有一個詞要特別記住,就是那個坐墊,你不能一想到坐墊就發嘔,已經怕了!有沒有體會過在佛堂裡放一個禪修的墊子,然後你在佛堂門口走過的時候,看到那個禪修的墊子心裡美滋滋的、甜滋滋的、甜絲絲的?為什麼呢?哇!在那個墊子上的感覺實在是太歡喜了!不是散亂那種歡喜,是置心一處、安住在善所緣上那種歡喜心。時間太長,把那個心念都拖到昏沉了,然後很辛苦地支撐,其實你看到那個墊子就沒有歡喜心了。所以一開始不要把自己練到疲憊,練到非常地吃力,這是竅要!就是很開心、很喜歡修定。11:58

  關於一座到底修多長呢?有沒有聽清楚?如果還是沒聽清楚,再反覆地聽一聽,因為之後還有法師帶大家的複習課,所以你們不要著急。今天就講到這兒,謝謝大家!12:15
70.jpg
70.jpg (134.61 KiB) 已瀏覽 2472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71-上座的時長(二)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71-上座的時長(二)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71-上座的時長(二)

【廣論止觀初探第 71 講】摘要如下:
上一講我們學到關於上座時間的標準為何?有無決定?宗大師說,藏地各個傳承的所有前輩上師都說必須「座短數多」。此講老師將繼續帶領我們深入學習,大師對於初修行者還有哪些至關重要的提醒?

大師教誡我們,對於大多數初修禪定的人來說,若座時長久,很容易因忘念產生散亂,造成專注力、觀察力減弱,以致於經過長時間才能夠覺察已經生起沉掉;或者即使沒有遺忘正念,也容易為沉掉所控制,無法迅速察覺沉掉產生。前者會阻礙有力正念的生起,後者會阻礙有力正知的生起。而這兩者中,又以忘失所緣、心生散亂而導致生沉掉時不自知,是比較嚴重的!必須以修正念法加以對治,這是極為重要的一點!

大師亦再次強調,如果散逸的遺忘比較嚴重、正知的力量比較微弱,無法迅速覺察沉掉,那麼座時必須要短暫。但如果發現遺忘已經不容易生起,並能迅速了知沉掉,那麼即使稍微延長座時也沒有什麼過失。所以座上修的時間沒有絕對,而是必須依照修行者的能力、心力來調整。另外,若在修習時病了,不要硬撐,不應該勉強維持;要停止修,即刻中止,要先治療,消除身心的障礙之後再修行,這是智者們的密意!

老師更殷重策勵我們,修行時不忘師父的教言,「慢慢學,快快到;慢慢走,快快到!」一步一步的質量做對了,其實也不會浪費時間。一定要根據自己──一個修行者的能力,來確定它的數量、次第。不要好高騖遠,不要太心急。

第 71 講的範圍:
●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P69-L4 ~ P70-L5此復,若如……幾時之支分。
●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P365-L1 ~ P365-L8若能如前……修時支分。
此復,若如前說修念知法,時時憶念所緣、偵察監視,時雖略久亦無過失。然見初業行者,若時長久,多生忘念散亂,爾時其心或沈或掉,非經久時不能速知;或雖未失念,然亦易隨沈掉而轉,沈掉生已不能速知。彼二前者能障生有力記念,後能障生有力正知,是故沈掉極難斷除。尤以忘散所緣不覺沈掉,較於未忘所緣不能速疾了知沈掉,其惡更甚。故為對治散逸失念,如前所說修念之法極為重要。設若散逸忘念厚重,正知羸劣,不能速疾了知沈掉,則須座短;若見忘念難生,能速了知沈掉,是時座稍延長亦無過失。故密意云一正時等,時長不定。總須隨心所能,故云:「乃至堪能。」又若身心未猝發疾,即應安住,有病不應勉強而修,無間放捨,除治諸界病難乃修,是諸智者密意。應知如是修者,亦是座修幾時之支分。

第 71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遮止散逸而退失正念的對治法極為重要 00:39
2. 座時無固定時長,符合自己能力為要 06:13
3. 有病即刻中止,不應勉強而修 09:22
4. 初修定者應次數多、時間短 11:26
講次 | 0071 (2022-02-19 ~ 2022-02-25)
標題 | 上座的時長(二)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69-L4 ~ P70-L5此復,若如……幾時之支分。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65-L1 ~ P365-L8若能如前……修時支分。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大家剛才有認真發心吧?請大家翻開《廣論》,我們要繼續學!在365頁第1行。現在能集中精神嗎?要上課了,要集中精神,和我一起看原文:00:39

遮止散逸而退失正念的對治法極為重要
此復,若如前說修念知法,時時憶念所緣、偵察監視,時雖略久亦無過失。然見初業行者,若時長久,多生忘念散亂,爾時其心或沈或掉,非經久時不能速知;或雖未失念,然亦易隨沈掉而轉,沈掉生已不能速知。彼二前者能障生有力記念,後能障生有力正知,是故沈掉極難斷除。尤以忘散所緣不覺沈掉,較於未忘所緣不能速疾了知沈掉,其惡更甚。故為對治散逸失念,如前所說修念之法極為重要。01:53
  這段有點長,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另外,如果按照前面說的修習正念與正知的方法,時時地憶念所緣──注意──偵察審視,那個心的狀態是非常警覺地偵察審視,固然稍微延長座時也是沒有過失的。但是見到對於大多數的初業行者──就是剛開始修行的人、修定的人,如果座時長久,就會產生遺忘而散逸。那時候無論生起沉沒或是掉舉,都要經過長時間才能夠察覺,他無法迅速地覺察;或者即使沒有遺忘正念,也容易為沉掉所控制,無法迅速地察覺沉掉產生。02:45

  在這兩者當中,「前者」,前者是什麼?就是已經遺忘了正念,經過長時間才能夠覺察,無法迅速地覺察已經生起沉掉,這個前者會阻礙有力正念的生起。後者,會阻礙有力正知的生起,那麼「後者」是什麼?後者就是即使沒有遺忘正念,也容易為沉掉所控制,無法迅速覺察沉掉產生,那麼這種狀態就會阻礙有力正知的生起,所以將會極難遮除沉掉。尤其相較於在沒有遺忘所緣的狀態中無法迅速察覺沉掉,遺忘所緣而散逸、無法察覺沉掉產生更是極其惡劣的情形,這裡邊說:「其惡更甚」!因此遮止散逸而退失正念的對治法,如同前面所說的什麼?維繫正念的方法是極為重要。所以「如前所說修念之法極為重要」,大師提醒我們。04:00

  如果能夠按照之前的方式來修習正念和正知,時而憶念所緣、時而觀察自心,就像同行二人一樣,分工──你憶念所緣、旁邊這個抽一部分心力,觀察它是否在繼續持續地在所緣上。這樣的話,縱使修學三摩地的時間長,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為什麼?因為它比較對呀!04:30

  這種狀態是很好的,但大多數的初修禪定的人來說,會不會做到這麼理想呢?很難!因為假如時間太長的話,很多都因為忘念產生散亂了,造成專注力還有觀察力減弱,以致於沉沒或掉舉都是已經走得很遠了,不知道幹什麼,已經散到旁邊去了,很久才會知道,無法馬上發覺。還有就算沒有忘念也會被沉掉影響,導致在沉掉生起的時候也是無法覺察。05:16

  所以如果因為忘念產生散亂──忘念就是他忘記所緣了──就會障礙生起有力的正念;如果你還有正念,但是沉掉生起的時候,你沒法去分辨、去覺察,這樣會障礙有力生起正知,所以都是很難斷除沉掉的。這兩者之中,剛才類比了哪個狀況比較糟呀?這兩者中,忘失所緣、心生散亂而導致生沉掉的這個時候你自己還不知道,這是比較嚴重的!但是比較嚴重要怎麼對治啊?還是要以修正念法加以對治,這是極為重要的一點!有聽清嗎?06:07

  好!我們再接著往下看:06:13

座時無固定時長,符合自己能力為要
設若散逸忘念厚重,正知羸劣,不能速疾了知沈掉,則須座短;若見忘念難生,能速了知沈掉,是時座稍延長亦無過失。故密意云一正時等,時長不定。總須隨心所能,故云:「乃至堪能。」06:45
  如果散逸的遺忘比較嚴重、正知的力量比較微弱,無法迅速覺察沉掉,那麼座時必須要短暫,不能太長。這是規定。因為你沒有能力坐那麼長,都是浪費時間,還會養成壞習慣。但是如果發現遺忘已經不容易生起,並且能夠迅速地了知沉掉,他的偵察力很強,迅速地了知沉掉,那麼即使稍微延長座時也沒有什麼過失。所以基於這個用意而宣說「一正時等」,他並沒有斷定時間的長度,不用固定時間的長度。總之,要必須符合自己的能力,或者符合自己的心力,所以才宣說:「能夠到何時,便趣入到那個時候。」就是你有多大的能力就挑多大的擔子,對吧?不要好高騖遠,不要太心急。07:42

  在修三摩地的時候,我們可以觀察自己,如果內心非常容易散亂、忘念熾盛,這是一種,很難把持住正念;還有或者正知的力量微弱、無法迅速地察覺沉掉,可能上去一段時間大概全都在走神,而且也不知道。最初在廣論班的時候,有的人一開始上課就會睡著了,然後一到迴向就突然清醒了,整個過程就都在睡覺,一聽「迴向」,啊!馬上就清醒。但是這個人現在也沒有那樣。08:25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如果沒有能力的話,你就要把座上修的時間一定要縮短,不能變長;反過來,如果你忘念很少,並且迅速覺察沉掉,就可以把時間稍微拉長。對不對?那到底一座要多長呢?沒有絕對,完全依照修行者自己的一個狀態來調整的。08:53

  有沒有覺得很貼心的教授?就是說你有多大力氣,就給你多大的擔子;沒有那麼大力氣,從小的地方開始練、練、練、練,慢慢練習就可以像一個大力士一樣,可以承擔很長時間的這種維持正念和正知的力量。好!我們接著往下看。09:22

有病即刻中止,不應勉強而修
又若身心未猝發疾,即應安住,有病不應勉強而修,無間放捨,除治諸界病難乃修,是諸智者密意。應知如是修者,亦是座修幾時之支分。09:38
  接著又講了一種狀況:另外,如果我們的身心沒有產生突發的這種疾病,那麼你就應該安住;但是如果在修的時候病了,你就不要硬撐,就不應該勉強維持。那怎麼做呀?就要停止修,即刻中止,立刻就要停下來,你要先去治療,消除身心的障礙,消除障礙之後再修行,這是智者們的密意喔!應當了知這麼做也是「要在多長時間內修持」的一個支分。10:18

  啊!這個世界病是一個很常見的事情,假使在修定的時間、修行的時間,身心如果沒有突發的狀況,就應該按部就班認真地學修,每座按時修;但是萬一有人就生病了,比如說有人在修定的時候發燒,或者產生劇烈地咳嗽,或暴發一些其他的病。這個時候你要暫緩修行的進度,先做治療,或者你就停下來。但是那時候有些人就喜歡硬撐不去看醫生,這個是要去治療的。你好了之後再修嘛!等到情況好轉之後再修,不要過度地勉強自己。注意喔!這不是說隨順人情勸慰的話,這些內涵都是祖師們留下來的經驗,是智者們的密意喔!所以在修行的時候要特別注意!11:26

初修定者應次數多、時間短
  問大家一個問題:初修禪定的時候,應該次數多、還是次數少?次數多。時間長、還是時間短?時間短。為什麼要這樣要求呢?你說:「我都很少修定,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個修定的機會,那我一座要坐到地老天荒,為什麼卻是時間要短、次數要多呢?」你們現在知道答案吧?如果修學的時間短,就會有意猶未盡的感覺,那麼下次你就會非常想修。12:02

  還有一個理由就是,對於剛剛學定的人修學時間太長,原先強而有力的正念和正知就會慢慢消退,到後來沒力。沒力了,誰有力了?就沉掉,沉掉有力,所以就牢牢地控制你的心。在控制的時候,因為已經沒心力了嘛,所以自己很難發現,然後我們就以為自己在修行。如果每座、每座成年累月就這樣堅持修行的話,可以想見能生起強而有力的正念和正知嗎?因為方法就不對啊!沒有強而有力的正念、正知,怎麼去斷除沉掉?12:45

  所以如果要生起強而有力的正知、正念,你的座上修質量是非常高的,那麼一定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很短的時間內,不斷地提醒自己全神貫注!然後在修定的過程中能不忘念,一個是不忘念你要安住在所緣上,而且還要同行二人有個心力再覺察昏沉和掉舉。一旦這兩者能保持一個平衡,你再拉長,對吧?那也是沒關係的。所以不要一開始就急於求成,然後就沒有耐心去訓練自己。先掌握正確的修定方式,正確地調心、一直調心的一個方式,等到你會調了你再延長,對不對?13:37

  關於時間,現在大家有沒有理解啊?就是要根據自己的能力看能修多長時間,急不來!所以師父說:「慢慢學,快快到;慢慢走,快快到!」一步一步的質量做對了,其實也不會浪費時間。一定要根據自己──根據一個修行者的能力,來確定它的數量、次第。14:07

  看看這個修定的教授,是不是又貼心、又美,又覺得太實用了!因為每個人都可以量身訂做自己的一個時間長度。所以這麼細膩的教授,沿著這樣的清淨的教授,會不會自己有信心能修起奢摩他呀?要好好地發願、積資糧,一定要修成!謝謝大家!14:39

71.jpg
71.jpg (124.21 KiB) 已瀏覽 2466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72-認識掉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72-認識掉舉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72-認識掉舉

【廣論止觀初探第 72 講】摘要如下:
先前我們學到修定時,設法把心安住在所緣境上時,如果內心散亂忘失所緣,就是犯了五種過失中的第二種過失──忘失教授,必須以「正念」來對治。心能安住在所緣境上之後又該注意哪些狀況呢?

此講我們將開始學習「注所緣後應如何修」,分為兩大科:一、產生沉掉的時候應該如何做;二、遠離沉掉的時候應該如何做。第一、又分兩個:依止不辨識沉掉的對治品、依止雖然辨識,卻不勤於斷除沉掉的對治品。依止不辨識沉掉的對治品又分兩科:抉擇沉掉的定義、修持時產生了知沉掉的正知的方法。

那麼什麼是掉舉呢?宗大師引據《集論》及月官論師所寫的《悔讚》而作解釋,並為我們收攝成三個特點「所緣」、「行相」、「作業」。就是指我們的內心向內安住於所緣時,因被貪著色、聲等這些掉舉不由自主地牽到這些境界,造成散亂,障礙我們得到禪定。

掉舉是面對悅意境生起貪念之後,使心流散於那個悅意境的狀態;那麼透過其他的煩惱而使內心從所緣流散至其他地方的流散,以及同樣流散至其他的善所緣,是不是掉舉呢?大師回答說:掉舉是貪欲的一部分,因此透過其他的煩惱而散逸不是掉舉,而是二十種隨煩惱當中的散亂的心所。那麼流散到善所緣,要視情況都歸入善心或善心所,所以並非一切流散都是掉舉。這裡面同時出現了掉舉、散亂、流散,三者有何差異?關係為何?深深感恩老師在此特別為我們深細的解說如何辨明此三者。

第 72 講的範圍:
●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P70-L6 ~ P71-L8第三、注所緣後……非皆掉舉。
●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P365-L9 ~ P366-L4第三住所緣後……皆是掉舉。
第三、注所緣後應如何修,分二:一、有沈掉時應如何修;二、離沈掉時應如何修。初又分二:一、修習對治不知沈掉;二、修習對治知已不為斷彼勤加功用。初又分二:一、決擇沈掉之相;二、於正修時生覺沈掉正知之方便。今初:

掉舉,如《集論》云:「云何掉舉?淨相隨轉貪分所攝,心不寂靜,障止為業。」此中有三:一、所緣,可愛淨境;二、行相,心不寂靜,向外流散,是貪分故,愛相趣境;三、作業,能障其心安住所緣。於內令心繫所緣時,由貪色聲等之掉舉,令無自在於彼等境牽心散亂。如《悔讚》云:「如緣奢摩他,於彼意數注,離彼惑索者,貪繩牽趣境。」問:若爾,由餘煩惱從所緣令心散逸,即此流散及於所餘善緣流散,是否掉舉?答:掉是貪分,由餘煩惱散逸非掉,是二十隨煩惱中散亂心所。於善緣流散,隨其所應是善心、心所,一切流散非皆掉舉。

第 72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投注於所緣之後應該如何做 00:36
2. 引據《集論》與《悔讚》說明何謂掉舉 02:50
3. 說明掉舉、散亂、流散的差別 07:17

講次 | 0072 (2022-02-26 ~ 2022-03-04)
標題 | 認識掉舉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70-L6 ~ P71-L8第三、注所緣後……非皆掉舉。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65-L9 ~ P366-L4第三住所緣後……皆是掉舉。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你們開心嗎?今天我們要開始學習「注所緣後應如何修」。請大家翻開《廣論》365頁倒數第5行,看科判,是個科判,有找到嗎?00:36

投注於所緣之後應該如何做
第三、注所緣後應如何修,分二:一、有沈掉時應如何修;二、離沈掉時應如何修。初又分二:一、修習對治不知沈掉;二、修習對治知已不為斷彼勤加功用。初又分二:一、決擇沈掉之相;二、於正修時生覺沈掉正知之方便。今初:01:22
  之前提到我們修定的時候,設法把心安住在所緣境上,如果內心散亂忘失所緣,就是犯了第二種過失,對吧!就是忘失教授。忘失教授怎麼對治啊?回答:就必須以「正念」來對治。接著,心能安住在所緣境上,那麼又該注意哪些狀況呢?就進入第三科了,投注於所緣之後──注意!你的心已經有點力氣了,能投注所緣之後──你又該怎麼做呢?分為兩個大科:第一個就是產生沉掉的時候應該如何做;第二是遠離沉掉的時候應該如何做。02:15

  那麼第一個又分兩個:依止不辨識沉掉的對治品;第二個是依止雖然辨識,卻不勤於斷除沉掉的對治品。那麼第一科又分兩科:抉擇沉掉的定義;第二就是修持時產生了知沉掉的正知的方法。我們先來看第一科,請大家跟我一起看原文。「掉舉」,有看到字吧?02:50

引據《集論》與《悔讚》說明何謂掉舉
掉舉,如《集論》云:「云何掉舉?淨相隨轉貪分所攝,心不寂靜,障止為業。」03:06
  看!這畫了掉舉的一個圖,就是所謂掉舉它到底什麼樣呢?在《集論》中就有解釋了,《集論》中怎麼說?說:「什麼是掉舉呢?是指趣向於美好的行相,為貪欲分所含攝的什麼?內心不寂靜,它具有障礙寂止的這個作用。」看來這個掉舉可能會有點歡喜,對吧?但是這裡邊,趣向於美好的這個行相是貪分所攝的,它有一個壞作用,就是會破壞禪定。看接下來大師幫我們解釋這段文,往下看:「此中有三」,第一個──看書喔!04:03
此中有三:一、所緣,可愛淨境;二、行相,心不寂靜,向外流散,是貪分故,愛相趣境;三、作業,能障其心安住所緣。於內令心繫所緣時,由貪色聲等之掉舉,令無自在於彼等境牽心散亂。04:33
  解釋一下:這裡邊有幾個部分?有三個部分,一是「所緣」,這個所緣就是悅意美好的對境;第二是「行相」,行相就是內心很不寂靜、很躁動、向外流散,由於是貪欲的一部分,因此它是以貪愛的行相趣入對境;第三個「作業」,是指障礙內心會安住於所緣,我們得不到禪定。就是指我們的內心向內安住於所緣的時候,就會被貪著色、聲等這些掉舉不由自主地牽到這些境界,造成散亂。為什麼不由自主呢?因為就串習成習慣了。05:26

  問大家一個問題:三摩地最大的障礙是什麼?沉、掉,對吧!那麼什麼叫掉舉?掉舉就是心隨著可愛的、想要的、悅意的境轉了,對不對?所以是「淨相隨轉」。「貪分所攝」,掉舉是貪心的一部分。「心不寂靜」,就是掉舉讓我們的心無法安住也無法寂靜。它是「障止為業」,所以它的破壞作用就是障礙我們得到禪定。06:13

  好!我們再接下來,看文。06:20
如《悔讚》云:「如緣奢摩他,於彼意數注,離彼惑索者,貪繩牽趣境。」06:34
  巴梭尊者在《四家合註》裡有解釋這個偈頌。《悔讚》是哪位祖師寫的,還記得吧?是月官論師所寫的。在月官論師所寫的《悔讚》中說:「越是緣著寂止,反覆地將內心投注於那些所緣的時候,內心越是會從投注的那些所緣當中,不由自主地被許多種煩惱的繩索當中貪著對境或掉舉的繩索所牽引。」我們再往下看,接下來一個問題。07:17

說明掉舉、散亂、流散的差別
問:若爾,由餘煩惱從所緣令心散逸,即此流散及於所餘善緣流散,是否掉舉?07:34
  這是一個什麼問題呢?透過其他的煩惱而使內心從所緣流散至其他地方的流散,以及同樣流散至其他的善所緣,這樣是不是掉舉呢?接著大師回答,我們再往下看。07:58
答:掉是貪分,由餘煩惱散逸非掉,是二十隨煩惱中散亂心所。於善緣流散,隨其所應是善心、心所,一切流散非皆掉舉。08:19
  這裡邊出現了好幾個詞,我們可以來學習一下。大師回答說:掉舉是貪欲的一部分,因此透過其他的煩惱而散逸不是掉舉,而是二十種隨煩惱當中的散亂的心所。那麼流散到善所緣,要視情況都歸入善心或善心所,所以並非一切流散都是掉舉。08:52

  所以雖然「掉舉」跟「貪」的所緣都是悅意的境,對境的反應也很類似,但由於「掉舉」跟「貪」是不同的心所,所以還是有些差異的。「貪」是面對美好的事物的時候,被這個境吸引、吸住很難從中抽離的那種狀態;而面對悅意境生起貪念之後,那種美好的印象會植在內心裡,造成後面的注意力無法集中,所以心流散於那個悅意境的狀態,就是「掉舉」。那麼「散亂」是什麼呢?散亂是無法專注於任何境界,浮動散逸為行相的這個心所。09:46

  那現在出現幾個了?掉舉、散亂,還有什麼?流散,三者到底是有什麼不同呢?關係又是怎樣?掉舉一定是流散,流散不一定是掉舉。掉舉與散亂各別都是二十種隨煩惱其中的一種,掉舉跟散亂是不同的心所,彼此是相違的。那麼掉舉一定是貪分所攝嗎?一定是的!散亂卻不一定是貪分所攝,有貪、瞋、癡三分所攝的三種──因為有可能是因為貪分而散亂,也有可能是因為瞋恨而散亂,也有可能因為愚癡而散亂。10:31

  掉舉與散亂一定是煩惱,流散則包含了善心與善心所,不一定是煩惱。所以掉舉和散亂一定是不善與無記其中的一種,可是流散就包含了善、不善、無記三種。所以掉舉只會散亂於悅意的境,散亂則會散亂於任何境界,流散也會散亂於任何境界。這是作一個區分。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11:11
72.jpg
72.jpg (108.36 KiB) 已瀏覽 2425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73-辨明昏沉與沉沒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73-辨明昏沉與沉沒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73-辨明昏沉與沉沒

【廣論止觀初探第 73 講】摘要如下:
此講我們將跟隨著老師繼續學習在座上修時,應如何清晰地辨識昏沉與沉沒的樣貌?

宗大師提醒我們,由於多數的經論中沒有將「沉沒」定義清楚,所以容易對此產生誤解,甚至將細分的沉沒與三摩地相提並論,造成修行時嚴重的障礙。最常見的即是將「沉沒」與「昏沉」混為一談。在《修次中篇》、《解深密經》中都有說到,昏沉為沉沒的因;而《集論》雖然在說隨煩惱的散亂的段落中也宣說沉沒,但所說的六種散亂中也包含了善法,由此可知沉沒也有善法。細分的沉是善,粗分的沉是無記。而「昏沉」只有無記跟不善兩種,且一定是煩惱。皆說明兩者並不相同。

在《集論》、《俱舍論釋》中,把「昏沉」歸類在癡煩惱中,會造成身、心沉重,無法隨欲地修善。而「沉沒」是心在執取所緣境時力道弛緩,導致無法清晰地顯現對境,或者即使能夠清晰顯現,但因執持的力弱,導致明分無力。前者雖有住分,但無明分,是粗分的沉沒。後者雖住分、明分都有,但因明分無力,是細分的沉沒。大師亦引據《修次中篇》中之譬喻闡述,在修三摩地時,假使無法清楚地呈現所緣影像,應當了知自己已經處在沉沒的狀態中了。

老師最後殷切的勸勉我們,在了解祖師們這麼稀有、細膩的教授後,一定要發願依教修!依照它就能夠修成禪定;有了禪定的有力手臂,我們有一天就可以去觀修空性,就可以斬斷生死輪迴的根本,乃至希望能夠幫忙一切有情斬斷苦惱的這個輪迴。

第 ## 講的範圍:
●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P71-L9 ~ P73-L5沉者,眾譯……明說沉相。
●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P366-L5 ~ P367-L1沉者亦譯……明說沉相。
沈者,眾譯亦作「退弱」,與喪心志之退弱不同。

於此沈相,現見雪山聚中修靜慮者,將於餘境不流散住,相不明澄昏沈之心,許之為沈。此不應理,論說昏沈為沈沒因,二各別故,《修次中篇》云:「此中若由昏沈、睡眠所蔽,見心沈沒,或恐沈沒。」《解深密經》亦云:「若由昏沈及以睡眠而致沈沒,或由隨一三摩缽底諸隨煩惱之所染污,當知是名內心散動。」此說由昏沈及睡眠力,令心沈沒,名內散亂故。《集論》亦於說隨煩惱散亂之時,說其沈沒,然彼說散亂亦有善性,非定染污。

是故昏沈,如《集論》云:「云何昏沈?謂癡分攝,心無堪能,與一切煩惱及隨煩惱助伴為業。」是癡分中身心沈重無堪能性,《俱舍釋》云:「云何昏沈?謂身重性及心重性,即身無堪能性及心無堪能性。」沈沒,謂心力緩執所緣之執取相,不極明現所緣,或不堅持。故雖有澄淨分,若所緣執取相不極明顯,即成沈沒,《修次中篇》云:「若時如盲,或如有人趣入闇室,或如閉目,其心不能明見所緣,應知爾時已成沈沒。」未見餘論明說沈相。

第 73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辨明「昏沉」與「沉沒」二者各不相同 00:28
2. 說明昏沉和沉沒的定義與差別 06:38
3. 結勸 11:25
講次 | 0073 (2022-03-05 ~ 2022-03-11)
標題 | 辨明昏沉與沉沒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71-L9 ~ P73-L5沉者,眾譯……明說沉相。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66-L5 ~ P367-L1沉者亦譯……明說沉相。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請大家翻開《廣論》366頁第5行。我們一起看原文。準備好了嗎?00:28

辨明「昏沉」與「沉沒」二者各不相同
沈者,眾譯亦作「退弱」,與喪心志之退弱不同。於此沈相,現見雪山聚中修靜慮者,將於餘境不流散住,相不明澄昏沈之心,許之為沈。00:52
  說「沉沒」,在各種翻譯當中也翻譯成「退弱」,這個退弱與灰心喪志的退弱並不相同。對於沉沒的定義,見到雪域群山中大多數的禪修者──為什麼是叫雪域呢?因為藏地被雪山環抱,所以稱藏地為「雪域群山」──這裡邊指藏地大多數的禪修者,都承許安住而不流散於其他的境界,沒有清晰澄明的內心昏沉為沉沒。沉沒它是跟那個沒有自信的退弱心是不一樣的。所以西藏的很多禪修者他就把昏沉認成是沉沒,這對不對啊?這是不對的。昏沉一定是染汙心,是隨煩惱之一;沉沒不同,沉沒包含了善與無記兩種。02:00

  有一些譯師把「沉沒」翻譯成「退沒」,但實際上內涵是相同的。由於多數的經論中沒有將「沉沒」定義清楚,所以許多人容易對此產生誤解,甚至將細分的沉沒與三摩地相提並論,造成了修行三摩地的嚴重障礙。最常見的是將「沉沒」與「昏沉」混為一談──心安住於所緣境的時候,雖然能保持專注,但內心昏昧不清的狀態就是沉沒。02:41

  我們再接著看,大師是怎麼破這個觀點的?02:48
此不應理,論說昏沈為沈沒因,二各別故,《修次中篇》云:「此中若由昏沈、睡眠所蔽,見心沈沒,或恐沈沒。」03:09
  這裡邊說:啊!藏地大多數的禪修者這個承許是不合理的,因為提到昏沉為沉沒的因,所以「昏沉」與「沉沒」這兩者是各不相同的。那昏沉與沉沒這兩者不相同,依據是什麼?因為《修次中篇》中說:「對此,如果見到被昏沉與睡眠覆蔽,以致於內心沉沒或者有沉沒的危險。」那麼再接下來:03:43
《解深密經》亦云:「若由昏沈及以睡眠而致沈沒,或由隨一三摩缽底諸隨煩惱之所染污,當知是名內心散動。」此說由昏沈及睡眠力,令心沈沒,名內散亂故。04:06
  這段是《解深密經》。因為《解深密經》中也說:「如果由於昏沉與睡眠導致沉沒,或者由於任何等至的隨煩惱造成的染汙,這就是內在的心散亂。」《解深密經》的這段經文中有提到,如果由於昏沉和睡眠的力量導致內心沉沒,就是內在的散亂。這段《解深密經》的經文中所說的「三摩缽底」是什麼呢?就是等至的意思;那「隨一三摩缽底諸隨煩惱」就是任何等至的隨煩惱,也就是障礙我們獲得等至的這種隨煩惱。04:50

  好!我們接著往下看,看《集論》,從這兒開始看。04:56
《集論》亦於說隨煩惱散亂之時,說其沈沒,然彼說散亂亦有善性,非定染污。05:07
  那這段是什麼意思呢?說《集論》雖然在說隨煩惱的散亂的段落中也宣說沉沒,但是《集論》中那個段落中有說到六種散亂:自性散亂、外散亂、內散亂、相散亂、粗重散亂、作意散亂,這六種散亂中也有善法。所以《集論》中宣說散亂的段落時候所說的散亂,不一定都是染汙的,也就是不一定都是與煩惱相應的,也就是不一定是散亂。那麼在《修次中篇》還有《解深密經》中都有說到,就是從昏沉生起沉沒,所以昏沉和沉沒兩者間有沒有因果關係呢?有因果關係,所以是不一樣的。05:57

  在《集論》中宣說二十種隨煩惱當中的散亂的時候,也有講到散亂嘛!但是《集論》中的那個段落中所說的散亂包含了什麼?剛才講過包含了善法,由此可以知道沉沒也有善法。是這樣嗎?「沉沒」也有善法,細分的沉是善。那麼粗分的沉是什麼?是無記。至於「昏沉」就只有無記跟不善兩種,而且昏沉一定是煩惱,因此兩者並不相同。我們接著往下看:06:38

說明昏沉和沉沒的定義與差別
是故昏沈,如《集論》云:「云何昏沈?謂癡分攝,心無堪能,與一切煩惱及隨煩惱助伴為業。」是癡分中身心沈重無堪能性,《俱舍釋》云:「云何昏沈?謂身重性及心重性,即身無堪能性及心無堪能性。」07:15
  那麼接著又要說經論中的依據──因此所謂的昏沉,在《集論》中提到:「什麼是昏沉?就是指愚癡分所攝的內心不堪能,具有作為一切煩惱與隨煩惱助伴的這樣一個作業。」所以昏沉是愚癡的部分,一種身心沉重的不堪能,因為在《俱舍論釋》中說:「什麼是昏沉?是指身的粗重與心的粗重,也就是身的不堪能與心的不堪能。」我們再往下看,再看「沉沒」:08:03
沈沒,謂心力緩執所緣之執取相,不極明現所緣,或不堅持。故雖有澄淨分,若所緣執取相不極明顯,即成沈沒,《修次中篇》云:「若時如盲,或如有人趣入闇室,或如閉目,其心不能明見所緣,應知爾時已成沈沒。」未見餘論明說沈相。08:45
  注意!這一段是「沉沒」,所謂沉沒是什麼?是指內心鬆懈了執取所緣的這個執取相,因而不再極其清晰或牢固地執取所緣。所以即使具有澄明的部分,但是如果已經沒有了極其清晰的所緣執取相,就會成為沉沒。因為在《修次中篇》中說,注意聽!注意聽!在《修次中篇》中說:「何時有如天生的盲者,或者如同有人處在黑暗當中,或者就像閉上雙眼一般,當內心無法清晰地看到所緣的時候,應當了知那個時候已成為沉沒。」在其餘的諸大教典中,沒有見到過明顯指出沉沒的定義。09:42

  那問大家:在《集論》和《俱舍論釋》中,把「昏沉」歸類在貪瞋癡的哪一個煩惱裡邊?愚癡中,對不對?那它會造成身心的什麼狀態呢?就是身也沉重、心也沉重。可以自由地修善法嗎?不可能!無法隨欲自由地修善。那麼「沉沒」的狀態,就是心在執取所緣境的時候力道弛緩,鬆弛了,導致無法清晰地顯現對境,或者即使能夠清晰顯現,但是因為執持的力弱了,導致明分無力。所以前者雖然有住分,但是沒有明分,是粗分的什麼?沉沒。那麼後者則是住分、明分都有,但是因為沒有明分力,就是明分無力,所以它歸類為細分的沉沒。注意!「沉沒」有粗和細。10:42

  《修次中篇》又提到一個譬喻,記得啊?就是像一個盲者,還形容說進入了一個暗室,或把雙眼閉上,那就無法清晰地看到外境了。在修三摩地的時候,假使無法清楚地呈現所緣的這個影像,已經出現不了了,自己應該知道就是已經處在沉沒的狀態中了。這一段讓我們認識什麼叫作沉沒,對吧?所以宗大師給我們列舉完這些,說:除此之外,在其他經論中沒看過比這個更清楚介紹沉沒的依據了。11:25

結勸
  這個很美吧!這些三摩地的障礙,在這中間像畫像一樣都給它們畫了。像我們修定的時候要緝拿這些煩惱:看看這個昏沉長什麼樣子呀?沉沒長什麼樣子呀?乃至粗的和細的有什麼差別?然後我們先去聽聞經典上怎麼講,慢慢地再去觀察,內心如同經典上講的這種狀態現起的時候,要怎麼樣去辨識它,乃至對治它。能學到這麼巨細靡遺的這樣一個教授,有沒有很開心呢?很稀有喔!12:10

  一旦我們了解這麼細膩的教授,在座上修的時候,我們就能夠根據這些教授清晰地判斷:這是誰、這是誰、這是誰……,它來了要怎麼對治,乃至對治到什麼程度又應該怎麼對治。所以一環扣一環、一環扣一環,這樣的話,會把如何去修定的教授,哇!全部都躍然紙上。希望大家能夠生歡喜心啊!記在心上,一定要發願依教修!這麼清晰、完備的教授,依照它就能夠修成禪定;有了禪定的有力手臂,我們有一天就可以去觀修空性,就可以斬斷生死輪迴的根本,乃至希望能夠幫忙一切有情斬斷苦惱的這個輪迴,所以這是一件多麼值得的事情!謝謝大家!13:20

73.jpg
73.jpg (125.3 KiB) 已瀏覽 2416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74-認識沉沒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74-認識沉沒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74-認識沉沒

【廣論止觀初探第 74 講】範圍
●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P73-L5 ~ P73-L8沈沒有二……非為完足。
●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P367-L1 ~ P367-L3沈沒有二……非為完足。
沈沒有二,謂善與無記。昏是不善,或有覆無記,唯是癡分。諸大經論皆說除遣沈沒,須思佛像等諸可欣境及修光明相高舉其心。故心闇境晦及心執取相低劣皆應滅除,雙具所緣明顯與執持緊度,唯境明顯及唯有境澄分非為完足。

第 74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沉沒的三種原因及對治法 00:26
2. 「沉沒」有善和無記二種 03:51
3. 複習諸大經論中對治沉沒的方法 08:56
講次 | 0074 (2022-03-12 ~ 2022-03-18)
標題 | 認識沉沒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73-L5 ~ P73-L8沈沒有二……非為完足。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67-L1 ~ P367-L3沈沒有二……非為完足。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你們有殷重發心吧?今天我們再探討一下關於沉沒的因。00:26

沉沒的三種原因及對治法
  語王尊者在《四家合註》裡邊有解釋,因為是他的上師說的,他說上師說:「沉沒的因,第一個是由於鬆懈了內心的執取相,導致內心的勢力趨於低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就是我們內心執取所觀修的相的力量變弱,然後導致沉沒。「第二是由於睡眠、昏沉等因素,而使內心猶如黑暗籠罩一般,對境界不清晰。」這個很清楚,就不需要解釋。「第三個,由於內心過度地向內收攝於所緣。」就是過度了。01:23

  這三個因介紹完了之後,接著就開始講:用什麼樣的方法,對治這三個沉沒的因呢?01:34

  首先第一個,「對佛陀的身像生起信心,還有思惟暇滿的功德,讓我們的內心振奮,這個就是第一點的對治。」第一點的對治是什麼?就是由於鬆懈了內心的執取相,導致內心的勢力趨於低弱,就要這麼對治。那麼第二個是「由於睡眠、昏沉導致的沉沒」,怎麼對治呢?就是「修持光明想」。這個以後也會介紹到,比如說日月的光明、燈的光明等等,還有佛身的光明。第三個是「廣大地發起所緣,然後以分別觀察的智慧進行觀擇等等,這是第三者」,也就是內心過度向內收攝於所緣導致沉沒的這個對治。02:31

  為什麼還要「反覆地修持光明」呢?因為「對於某一類修行者,他在上座修持所緣的時候,會面臨著有如黑暗籠罩一般都不清晰,對於這類的修行者而言,修持光明或光的相狀是極其重要的」,就是說是必須的。「即使不是如此,如果能夠反覆地修持光明,對一切所緣的明分都有很大的幫助。」有注意吧!就是你的狀況不是那樣有黑暗,但是如果你能反覆地修持光明,那麼對一切所緣的明分都會有很大的幫助。03:28

  我們總攝一下:沉有三種原因,對吧?三種原因各有它們的對治法,上面我講完了。03:39

  那麼接下來請大家翻開《廣論》367頁第1行,請大家跟我一起看原文。有看到嗎?03:51

「沉沒」有善和無記二種
沈沒有二,謂善與無記。昏是不善,或有覆無記,唯是癡分。諸大經論皆說除遣沈沒,須思佛像等諸可欣境及修光明相高舉其心。故心闇境晦及心執取相低劣皆應滅除,雙具所緣明顯與執持緊度,唯境明顯及唯有境澄分非為完足。04:44
  這一段在說什麼?還是在討論這個沉沒。沉沒有兩種,有「善與無記」兩種;昏沉是「不善」與「有覆無記」其中的一種,並且只會是愚癡分。所以沉沒與昏沉是不同的,注意!沉沒與昏沉是不同的。諸大教典中也有提到:要消除沉沒,怎麼樣啊?必須心想佛陀身像等歡喜的對境,以及修持光明來振奮內心。因此,遮止內心有如黑暗籠罩一般地對境界不清晰,以及心識的執取相趨於低弱以後,必須一併具足所緣清晰與執取相狀態的牢固程度;如果只有對境清晰與有境的澄澈、澄淨分是不夠的,缺了什麼?缺了抓緊、力度。06:01

  在這裡面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一個問題,就是「有覆無記」和「無覆無記」。這個在《廣論》裡有講。從體性來說,「沉沒」有善和無記兩種──現在是先一個大科,沉沒分兩個,有善和無記兩種狀態;「昏沉」一定是不善與有覆無記其中的一者,屬於愚癡分。就是沉沒中先把昏沉列出來,所以昏沉與沉沒兩者不應該混為一談。其中「有覆無記」又稱為染污無記,它是與煩惱相應的。與煩惱相應會怎麼樣呢?障蔽聖道,因此被稱為「有覆」──蓋住的「有覆」;雖然是這樣,但不至於引生異熟的苦果,不是不善法,所以是無記法。07:02

  接下來複習一下「無記」的概念,看你們在《廣論》裡能記住多少,什麼是無記呀?無記的「記」怎麼解?就是記別、授記。那麼此處的「授記」,是佛陀在經典裡給某一位菩薩多久可以成佛的那個授記嗎?不是的!此處的「記別」可以理解為說明,但是無論是藏文還是漢文,都用記別這個詞。關於無記:佛陀在經典中,沒有說明這個法會感得樂的異熟果、還是苦的異熟果,這樣的法就是無記法。07:49

  無記可以分為幾種啊?可以分為兩種。哪兩種?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那麼「有覆無記」的特色是什麼?它是與煩惱相應的無記,例如色界與無色界的貪煩惱,由於它是上界的煩惱,所以是「無記」;由於與煩惱相應,所以它是什麼?它是「有覆」。那麼關於「無覆無記」,與有覆無記正好是反的,它與不與煩惱相應啊?不與煩惱相應的無記是無覆無記。注意!不與煩惱相應的無記是什麼?無覆無記。那舉例子,比如說外在的器世間,或者我們在非善非惡的狀態下進行的行、住、坐、臥這些威儀等等,這些都是無覆無記。08:56

複習諸大經論中對治沉沒的方法
  學了上面之後,如果我們以後探討起修禪定,大家就會提到要對治沉沒,對吧?那麼要消除沉沒,大家首先要想到什麼啊?就是:諸大教典中那個教誡是什麼?怎麼樣消除沉沒的?現在我講完了一遍,心裡有沒有一點印象?09:24

  在諸大教典中提到要消除沉沒的話,是必須心要想著佛陀身像等歡喜的對境,還有修持光明振奮內心,有注意到吧!這個沉沒是要歡喜的力量來對治它。那麼歡喜的力量,來自於我們心想佛陀身像,還有很多光明,來讓我們的心振奮,就是它一定要對治。因此遮止內心猶如黑暗籠罩一般對境界不清晰,以及心識的執取相慢慢、慢慢低弱了之後,必須一併要具足這個所緣行相──比如說我們觀想佛像──一定要具足清晰還有執取狀態的牢固;你雖然很清晰,但是你的心和這個所緣境的鬆散,或者力氣變得有點弱都是不行的。只有對境清晰還有非常地澄明,就是比較寧靜,那還是不夠的,還是要有力道。10:35

  那這個教誡怎麼用呢?就比如說我們上座在修三摩地的時候,修一修會發現:內心開始變昏暗了,好像白天過了到黃昏一樣,非常昏暗,無法清晰地顯現我們觀修的,比如說佛像開始不清楚了,或者內心沉重,就像我們說「重重的」。「重重的」就是你好像無力,導致執持這個對境好像手抬不起來的感覺,就是我們執持對境的力道減弱了。一旦發生這種相狀,絕對不能不理它,就昏昏沉沉、暗沉地坐在這兒,甚至睡著了,這絕對是不可以的!就是不能置之不理,因為置之不理就犯了一個問題,心隨著那個昏沉走了。怎麼辦啊?一定要現起對治,正確的、清晰的傳承教授是一定要現起對治!11:39

  注意哦!這個時候心裡是暗沉、暗沉的,它已經沒有力道了,所以要現起對治的時候,你是會有點吃力的,但是一定要現起對治!要努力、再努力,讓心再回到呈現具力明分的狀態,必須用積極的心態改善這種昏暗的狀況,是不能忍的!一出這種狀況,啊!糊裡糊塗地混成一團,繼續這樣混混沌沌地上座是不行的。12:12

  再問一下:在諸大經論中對治沉沒,方法是什麼?你們可以答上來吧?諸大教典中說,要消除沉沒必須心想佛陀身像等歡喜的對象,還有什麼?還要修持光明振奮內心。那麼哪兩種狀況要起對治?第一,猶如黑暗籠罩一般對境界不清晰;第二,沒有這麼黑喔!是心識的執取相趨於低弱,心執取所緣的力量不足的時候,這時候必須起對治。怎麼樣啊?緣佛像及光明想。那麼我們修奢摩他正確的標準應該是怎麼樣的?就是必須──注意──一併具足所緣一定要清晰與執取狀態的牢固程度,只有對境清晰與澄明的部分是不夠的!13:12

  那大家有沒有問題:為什麼思惟佛像和可欣境,以及修習光明想,可以令心高舉呢?你們有沒有這種經驗啊?想一想應該是有經驗吧!比如說我們心裡沉沉的,或甚至有點傷心,那你可以想一些高興的事;還有的人心力低沉的時候就昏昏欲睡,但是一旦發生一件非常振奮的事情,我們就心力大振、睡意全無。有沒有注意到?它那個心識跟它的對治,是有著一個相反的作用,你一個對治法出去之後,一種狀態就消失了,出現另一種狀態。13:59

  觀想佛像、思惟佛陀的功德,你們現在能生歡喜心吧?如果生不出歡喜心,怎麼可能學到現在啊!對不對?所以要繼續努力地生歡喜心。這個在皈依三寶佛陀的功德裡邊,大家要反覆地去思考,最好牢記佛陀的功德。這個在修止的時候可不可以用得上啊?完全是可以用得上的!14:32

  想一想:我們聽聞的時候、思的時候和修的時候都離不開佛陀的加持,當我們虔誠地憶念佛陀,在解決沉沒這個障礙的時候有佛陀的守護和加持,大家有沒有很開心啊?有沒有信心一定可以消除這種修習三摩地的障礙?佛陀一路相伴,我們要好好地修持我們的信心。今天就講到這兒,謝謝!15:07

74.jpg
74.jpg (57.4 KiB) 已瀏覽 2397 次
圖檔
頭像
懸壺子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
主題中的帖子: 100
文章: 33489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性別: 公仔
來自: 黃金故鄉
聯繫:

廣論止觀初探0075-從體驗上細心覺察沈掉

未閱讀文章 懸壺子 »

廣論止觀初探0075-從體驗上細心覺察沈掉

真如老師領誦、僧團隨念:〈三稱本師聖號〉、〈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


廣論止觀初探0075-從體驗上細心覺察沈掉

【廣論止觀初探第 75 講】範圍:
●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P73-L8 ~ P74-L5掉舉易了……覺了正知,
●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P367-L4 ~ P367-L8掉舉易了……預為覺了。
掉舉易了,然於沈沒,現見堪為依據諸大教典多未明辨,故難了知。然見極為重要,以見於此誤為無過等持為大謬處。應如《修次》所說,從修驗上,細心善觀而求認識。

生覺沈掉正知之方便者:非唯了知沈掉便足,須於修時能生正知,如實了知沈沒、掉舉生與未生。又由漸生有力正知,故於沈掉生已無間,即能生起識彼正知,固不待言,縱實未生而將生時,亦須生起覺了正知,

第 75 講內容綱要:
● 開始 00:00
1. 明確地辨識沉沒極其重要 00:40
2. 發現細分的沈沒 05:28
講次 | 0075 (2022-03-19 ~ 2022-03-25)
標題 | 從體驗上細心覺察沉掉
《廣論・奢摩他》校訂本段落 | P73-L8 ~ P74-L5掉舉易了……覺了正知,
《廣論》福智第三版段落 | P367-L4 ~ P367-L8掉舉易了……預為覺了。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你們準備好了嗎?殷重發心!請大家翻開《廣論》第367頁第4行,請大家跟我一起看原文。能專注嗎?要把心靜下來。原文:00:40

明確地辨識沉沒極其重要
掉舉易了,然於沈沒,現見堪為依據諸大教典多未明辨,故難了知。然見極為重要,以見於此誤為無過等持為大謬處。應如《修次》所說,從修驗上,細心善觀而求認識。01:10
  那麼這一段是說什麼呢?掉舉是比較容易了解的,然而發現在堪為依據的諸大教典中,沒有明確地辨識沉沒,因此就難以了知;但是宗大師發現這是極其重要的,因為見到將沉沒誤認為沒有過失的等持這是極大的錯謬。因此宗大師叮嚀我們說:「應該細心地從體驗上,依照《修次第論》中所說的這個內涵,善加觀察而辨識。」這是非常重要的!01:51

  請問大家:在沉沒和掉舉中,哪一個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啊?你們答對了嗎?是掉舉比較容易理解,對吧?那麼沉沒不容易了解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大師說:「堪為依據諸大教典多未明辨」,是吧?堪為依據的多數教典中沒有詳細地說明,所以不容易掌握。但是重要嗎?非常重要──掌握什麼是沉沒非常重要!02:24

  那如果不知道會怎樣嗎?會在修習三摩地的時候,有許多人將細分的沉沒誤以為是真實的三摩地,導致長時間地苦修最終卻一事無成。這個長時間的苦修有的時候是數十年啊!因此,要細心地依據教典──依據哪一部啊?《修次第論》──在實修中,在經驗上,注意!在經驗上去判別「沉沒的存在」與「沒有過失的三摩地的存在」這兩者的差別性。03:08

  在理解昏沉和沉沒的時候,我問了一些人,有人會認為:「好像是昏沉比較輕,沉沒比較嚴重,沉沒有一點是所緣都不見了的感覺。」但是依據教典法相的辨別,昏沉是最嚴重的!有沒有發現?沉沒前面已經講過了。所以這一點,你要把心中的那個原來固有的認知更改一下,刷新!03:45

  「沉沒的存在」與「沒有過失的三摩地」這兩者差別是什麼?注意!「沉沒」是心緣境的時候,抓緊的力量不夠,或者看不清楚,所以境雖然澄明,但執持境的心卻沒有精神,提不起強大的心力,注意!這就是沉沒。另外,沉可以分為粗沉、中沉、細沉三種,粗分的沉沒是沒有澄淨分和明顯分;中品的沉沒是具有澄淨分,卻沒有明顯分,沒有精神;細微的沉沒是有澄淨分,卻缺少了少許的明顯分,就是力道不足,明分力不足。妙音笑大師在《色無色廣論》中說:沉的性相是,修持善法的時候心明晰的力量退弱的心所內在散亂,就是沉。04:56

  沉沒的主要來源有幾個?兩種對吧?前面說過:第一種是內心有如黑暗籠罩一般對境界不清晰,第二種是心識的執取相趨於低弱,執取力不足。那麼去除沉沒有兩種方式:第一種光明想,第二種是提高自己的心力,也就是讓我們的心變得更有精神,斷除沉沒。05:28

發現細分的沈沒
  關於掉舉,很多大經論中都有提到,經驗上也比較容易察覺,而細微的沉沒就比較難以了知,為什麼?看起來正念都在,看起來明分也在,彷彿沒有什麼事情。打個譬喻吧!當強烈的陽光透過玻璃照進室內的時候,我們定睛觀察,會突然發現室內有飄浮的塵埃,都有這個經驗吧?你在陰天或者夜晚的時候你是很難發現的,我們也很難想像自己是跟這麼多飄浮的塵埃一起共存。最重要的是什麼?是那道強烈的正知陽光照進來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所以陽光要很強烈!06:21

  在前幾天我就一直在想:怎麼樣跟大家討論這個細分的沉?心裡也一直在祈求佛菩薩,說:我們用一個什麼樣的喻比較能夠容易體會?結果在某一天的早晨,原本是陰天,我就走到窗邊,突然一道強烈的陽光好像噴進來一樣,瞬間我開始全部注意力都被窗外奪走了!然後在明亮的陽光下,定睛觀察,突然發現室內有飄浮的那種非常小的、被陽光照得很亮的塵埃,我當時心裡一喜:「哇!細分的沉、細分的沉!」我覺得我終於:「啊!細分的沉就是這樣,要把它對治掉!」07:16

  當時就用手抓一個、抓一個,可是太細了,一用力它就會飛。能徒手抓住細細的塵埃嗎?武林高手可以嗎?那麼一小顆、一小顆的,平常根本不注意的話,是不知道它的存在。比如室內灑水或者外面雨後,也還是會有細小的(塵埃),細小的(塵埃)還是很難清除。但是想要得到沒有過失的三摩地,善知識們成功了嗎?都成功了!所以只要正知的陽光夠烈,我們是可以發現細的沉;發現之後就要抓緊所緣,那個緊度恰巧可以對治細分的沉。怎麼辦啊?知道教授之後要練習、練習、再練習,直到成功!08:21

  好!我們接著往下看,看原文:08:27

必須生起如實了知是否產生沉掉的正知
生覺沈掉正知之方便者:非唯了知沈掉便足,須於修時能生正知,如實了知沈沒、掉舉生與未生。又由漸生有力正知,故於沈掉生已無間,即能生起識彼正知,固不待言,縱實未生而將生時,亦須生起覺了正知,09:02
  先生起證知沉掉的正知的方法是什麼呢?注意!此處的「」字要怎麼理解呢?是覺察嗎?這個「覺」,藏文的直譯就是「證知」,證知就是證得、證達,不僅僅是認識、發現而已,而且必須是確定不疑的。所以我們在修定的時候要生起的正知,不僅僅是發現沉掉而已,而是必須要證知沉掉,必須什麼?確定不疑,可以看到它。09:40

  那麼「生覺沈掉正知之方便」是什麼呢?只有對於沉掉的理解夠不夠啊?是不夠的,還要實際操練啊!在修持的時候,必須能夠生起如實了知是否產生沉掉的正知。由於有力的正知是逐漸、逐漸、逐漸發起的,也就是它慢慢長大,所以要能夠生起在沉掉產生的當下就能發覺的正知,這點是必須的;而且還必須生起在即將產生、還沒直接產生的這個時候,就能夠發覺的正知。即將產生、還沒產生什麼?沉掉,對不對?然後這個時候正知就發現了!10:42

  有沒有發現這一段裡反覆地出現「正知、正知、正知」?那麼,什麼樣的正知?必須能夠生起如實了知是否產生沉掉的正知。這個正知是看著什麼的?是看著有沒有沉掉產生,對吧?那麼請問這樣的正知是怎麼發起來的?是逐漸、逐漸發起來的!逐漸是什麼意思啊?就是日積月累,慢慢地一座法、一座法的這種時光,這種苦心、這種用功、經驗,累積出來的!所以這不能第一座就要求正知力都很透徹,不能急於求成,是逐漸養成的。那麼這樣的正知有力道嗎?是有的!是有力量的正知。請問力量要多強才夠?就是在生起沉掉的當下,它的敏捷度,比如說這個沉掉在這兒一生起,然後正知一下就抓住,立刻抓住它!立刻發現!所以它的柔韌度是相當好的。12:08

  那麼這個正知能夠收拾當下的沉掉,還能看什麼?還能看正在醞釀的,對不對?它就有一種像望遠鏡一樣的功能,對於遠遠地走來還沒有現行的這種沉掉、在醞釀中的沉掉,彷彿像千里眼一樣,這樣子一照就照到了!對不對?發現:「嗯,有沉掉在醞釀!」正知就發現了!這個正知厲害吧?是能夠練出來的!12:49

  那麼在沉掉即將產生,還沒有直接產生的時候立刻發現,那個有力的正知太強大了!現在屬於我們嗎?不屬於,還沒練出來!但是我們已經知道在經典中佛菩薩已經講了,我們已經知道要修成奢摩他,這樣有力的正知是一定要出現的!也知道透過清淨地修奢摩他的方式,能不能練出來?它一定會被我們練出來的!所以你們要不要加油啊?一定要加油!我們要一起努力!謝謝!13:30

75.jpg
75.jpg (135.4 KiB) 已瀏覽 2332 次
圖檔
發表主題 主題已鎖定

回到「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