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各講連結
(毗缽舍那)
1講 2講 3講 4講 5講 6講 7講 8講 9講 10講
11講 12講 13講 14講 15講 16講 17講 18講 19講 20講
21講 22講 23講 24講 25講 26講 27講 28講 29講 30講
31講 32講
-------------------------------------------------------------------
廣論止觀初探--(奢摩他)
101講 102講 103講 104講 105講
106講 107講 108講 109講 110講
111講 112講 113講 114講 115講
116講 117講 118講 119講 120講
121講 122講 123講 124講 125講
126講 127講 128講 129講 130講
131講 132講 133講 134講 135講
136講 137講 138講 139講 140講
141講 142講 143講 144講 145講
146講 147講 148講 149講 150講
151講
1講 2講 3講 4講 5講 6講 7講 8講 9講 10講
11講 12講 13講 14講 15講 16講 17講 18講 19講 20講
21講 22講 23講 24講 25講 26講 27講 28講 29講 30講
31講 32講 33講 34講 35講 36講 37講 38講 39講 40講
41講 42講 43講 44講 45講 46講 47講 48講 49講 50講
51講 52講 53講 54講 55講 56講 57講 58講 59講 60講
61講 62講 63講 64講 65講 66講 67講 68講 69講 70講
71講 72講 73講 74講 75講 76講 77講 78講 79講 80講
81講 82講 83講 84講 85講 86講 87講 88講 89講 90講
91講 92講 93講 94講 95講 96講 97講 98講 99講 100講
止觀總說
第一卷 止觀總說
廣論止觀初探0001-止觀要旨總說
廣論止觀初探0002-止觀修持次第概要
廣論止觀初探0003-發起精進已,意當住禪定
廣論止觀初探0004-別學後二波羅蜜多
修習止觀之勝利
廣論止觀初探0005-三乘功德皆止觀之果
廣論止觀初探0006_無散亂心正思法義
廣論止觀初探0007-解脫繫縛應修止觀
顯示此二攝一切定
廣論止觀初探0008-止觀能攝一切定
廣論止觀初探0009_一切時中應學止觀
止觀自性
廣論止觀初探0010-奢摩他的體性(一)
廣論止觀初探0011-奢摩他的體性(二)
廣論止觀初探0012-毘缽舍那的體性
廣論止觀初探0013-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一)
廣論止觀初探0014-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二)
廣論止觀初探0015-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三)
廣論止觀初探0016-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四)
廣論止觀初探0017-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五)
廣論止觀初探0018 - 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六)
須雙修之因相
廣論止觀初探0019-雙修止觀的原因
廣論止觀初探0020-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
廣論止觀初探0021-由止無動,乃能修成勝觀
廣論止觀初探0022-修止是為了修觀
廣論止觀初探0023-靜慮壓伏煩惱,智慧摧滅隨眠
廣論止觀初探0024-依師多聞正修止觀
廣論止觀初探0025-總攝須雙修之因相
次第決定之理
廣論止觀初探0026-先修寂止,後修勝觀
廣論止觀初探0027-勝觀必須以寂止為因
廣論止觀初探0028-修成寂止與勝觀的不同方法
廣論止觀初探0029-依照清淨經論決擇止觀的次第
廣論止觀初探0030-集論所說依觀修止之義
廣論止觀初探0031-總攝止觀次第決定之理
第二卷 學奢摩他法一
修止資糧
廣論止觀初探0032-安住於相順的環境
廣論止觀初探0033-少欲、知足、捨棄眾多事務
廣論止觀初探0034-戒律清淨、捨棄欲求等分別
廣論止觀初探0035-修止資糧極為重要
身何威儀而修
廣論止觀初探0036-修止的身威儀(一)
廣論止觀初探0037-修止的身威儀(二)
正釋修習之次第
廣論止觀初探0038-諸大教典中的修定方法(一)
廣論止觀初探0039-諸大教典中的修定方法(二)
心注所緣先如何修
廣論止觀初探0040-思惟正定功德引動心意
廣論止觀初探0041-增強修定的勇悍心力
明正所緣
廣論止觀初探0042-周遍所緣
廣論止觀初探0043-淨行所緣(一)
廣論止觀初探0044-淨行所緣(二)
廣論止觀初探0045-善巧所緣
廣論止觀初探0046-淨惑所緣
廣論止觀初探0047-依靠具足殊勝目的所緣
廣論止觀初探0048-破除修空性不應有所緣的見解
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
廣論止觀初探0049-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行所緣(一)
廣論止觀初探0050-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行所緣(二)
廣論止觀初探0051-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善巧所緣
廣論止觀初探0052-哪種補特伽羅應緣的淨惑所緣
明此處所緣
廣論止觀初探0053-辨明當前此處的所緣
廣論止觀初探0054-緣佛像修三摩地
廣論止觀初探0055-緣著什麼樣的佛像來修定
廣論止觀初探0056-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一)
廣論止觀初探0057-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二)
廣論止觀初探0058-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三)
廣論止觀初探0059-觀想佛像為所緣的要點(四)
如何注心之理
廣論止觀初探0060-此處所修三摩地的二種殊勝
廣論止觀初探0061-修止的違緣與順緣
廣論止觀初探0062-修學正念(一)
廣論止觀初探0063-修學正念(二)
廣論止觀初探0064-修學正念(三)
廣論止觀初探0065-破斥「善緩即善修」之說
廣論止觀初探0066-太急太緩難生無過三摩地(一)
廣論止觀初探0067-太急太緩難生無過三摩地(二)
廣論止觀初探0068-堅固有力的正念極為重要
廣論止觀初探0069-觀察安住所緣的修正念法
廣論止觀初探0070-上座的時長(一)
廣論止觀初探0071-上座的時長(二)
第三卷 學奢摩他二
修習對治不知沉掉
廣論止觀初探0072-認識掉舉
廣論止觀初探0073-辨明昏沉與沉沒
廣論止觀初探0074-認識沉沒
廣論止觀初探0075-從體驗上細心覺察沉掉
廣論止觀初探0076-沒有正知則無法覺察沉掉
廣論止觀初探0077-生起正知的二種方法
廣論止觀初探0078-善加辨別正念與正知的作用
修習對治知已不為斷彼勤加功用
廣論止觀初探0079-思心所的作用
廣論止觀初探0080-滅除沉沒的方法(一)
廣論止觀初探0081-滅除沉沒的方法(二)
廣論止觀初探0082-滅除沉沒的方法(三)
廣論止觀初探0083-滅除沉沒的方法(四)
廣論止觀初探0084-滅除沉沒的方法(五)
廣論止觀初探0085-滅除沉沒的方法(六)
廣論止觀初探0086-滅除掉舉的方法(一)
廣論止觀初探0087-滅除掉舉的方法(二)
廣論止觀初探0088-辨識產生沉掉的因(一)
廣論止觀初探0089-辨識產生沉掉的因(二)
廣論止觀初探0090-辨識產生沉掉的因(三)
廣論止觀初探0091-不作行的過失
廣論止觀初探0092-交替修習住分及明分力
離沉掉時應如何修
廣論止觀初探0093-離沉掉時勤奮是過失
廣論止觀初探0094-修持令心放緩的等捨
廣論止觀初探0095-「正斷」與「神足」的意涵
廣論止觀初探0096-五眼與六神通的意涵
廣論止觀初探0097-五過失與八斷行(一)
廣論止觀初探0098-五過失與八斷行(二)
廣論止觀初探0099-五過失與八斷行(三)
廣論止觀初探0100-修習四神足的方法(一)
廣論止觀初探0101-修習四神足的方法(二)
廣論止觀初探0102-善來阿羅漢的故事(一)
0103 善來阿羅漢的故事(二)
0104 善來阿羅漢的故事(三)
0105 善來阿羅漢的故事(四)
0106 善來阿羅漢的故事(五)
0107 善來阿羅漢的故事(六)
0108 善來阿羅漢的故事(七)
0108 善來阿羅漢的故事(七)
0109 ~ 0153 講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0109 九住心(一)
0110 九住心(二)
0111 九住心(三)
由六力成彼之法
0112 六力成就九住心
0113 九住心先後次第的理由(一)
0114 九住心先後次第的理由(二)
0115 總結九住心的次第
彼具四作意之理
0116 四種作意(一)
0117 四種作意(二)
0118 總攝九住心(一)
0119 總攝九住心(二)
顯示奢摩他成與未成之界限
0120 成就寂止的標準(一)
0121 成就寂止的標準(二)
0122 成就寂止的標準(三)
0123 成就寂止的標準(四)
0124 成就寂止的標準(五)
0125 成就寂止的標準(六)
0126 成就寂止的標準(七)
0127 成就寂止的標準(八)
0128 成就寂止的標準(九)
0129 成就寂止的標準(十)
有作意相及斷疑
0130 獲得寂止的象徵(一)
0131 獲得寂止的象徵(二)
0132 獲得寂止象徵的釋疑(一)
0133 獲得寂止象徵的釋疑(二)
0134 獲得寂止象徵的釋疑(三)
0135 獲得寂止象徵的釋疑(四)
0136 獲得寂止象徵的釋疑(五)
總示依奢摩他趣道軌理
0137 依靠寂止行進於勝觀
0138 世間道與出世間道的勝觀
0139 今生以世間道前行的四種補特伽羅(一)
0140 今生以世間道前行的四種補特伽羅(二)
0141 奢摩他是內外道共通的基礎
0142 生起寂止的目的(一)
0143 生起寂止的目的(二)
0144 生起寂止的目的(三)
別顯往趣世間道軌
0145 修粗靜為相之道前須獲得寂止
0146 了相作意並非第一靜慮之首
0147 依靠寂止而對欲界離欲的方法
0148 七種作意的內涵
0149 雙修止觀方能斷除煩惱
0150 七種作意漸次摧壞煩惱
0151 僅修粗靜相道不能度脫生死
0152 修奢摩他法的經論依據
結頌
0153 奢摩他章結頌
廣論止觀初探--各講連結
版面規則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2
- 文章: 33855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真如老師 》廣論止觀初探・毗缽舍那
真如老師 》廣論止觀初探・毗缽舍那
0001 ~ 0029 講
唯奢摩他非為完足,更須毗缽舍那
0001 唯奢摩他不應喜足
0002 引發無倒勝慧而修毗缽舍那
0003 智慧永害愚癡種子
0004 唯無我慧能斷三有根本
0005 需從善知識聽聞無我內涵
0006 必須尋求定解無我的智慧
必須聞思無垢至言之理
0007 必不可少的毗缽舍那正因資糧
0008 須先分辨了不了義差別
0009 依靠龍樹菩薩的論典尋求空正見
當無謬解了不了義之理
0010 二種了不了義的安立方式
0011 三轉法輪
0012 二大車軌安立了不了義的方式
0013 了不了義經的意涵(一)
0014 了不了義經的意涵(二)
0015 了義的意涵(一)
0016 了義的意涵(二)
0017 不了義的意涵
0018 加上勝義簡別的方式
0019 如言可取與了義經的關係
段落複習(一)
0020 複習:唯奢摩他非為完足,更須毗缽舍那
0021 複習:明了義不了義經
解釋龍猛意趣之理為何者
0022 根本教典中觀師及隨持中觀師
0023 藏地先覺區分中觀師的方式
0024 藏地先覺區分中觀師的方式並非善說
0025 中觀師的分類方式
0026 隨行佛護及月稱論師
0027 宗大師修學空性的歷程
悟入真實義之次第
0028 趣入真實性的次第
0029 醞釀衝擊空性的力量
0001 ~ 0029 講
唯奢摩他非為完足,更須毗缽舍那
0001 唯奢摩他不應喜足
0002 引發無倒勝慧而修毗缽舍那
0003 智慧永害愚癡種子
0004 唯無我慧能斷三有根本
0005 需從善知識聽聞無我內涵
0006 必須尋求定解無我的智慧
必須聞思無垢至言之理
0007 必不可少的毗缽舍那正因資糧
0008 須先分辨了不了義差別
0009 依靠龍樹菩薩的論典尋求空正見
當無謬解了不了義之理
0010 二種了不了義的安立方式
0011 三轉法輪
0012 二大車軌安立了不了義的方式
0013 了不了義經的意涵(一)
0014 了不了義經的意涵(二)
0015 了義的意涵(一)
0016 了義的意涵(二)
0017 不了義的意涵
0018 加上勝義簡別的方式
0019 如言可取與了義經的關係
段落複習(一)
0020 複習:唯奢摩他非為完足,更須毗缽舍那
0021 複習:明了義不了義經
解釋龍猛意趣之理為何者
0022 根本教典中觀師及隨持中觀師
0023 藏地先覺區分中觀師的方式
0024 藏地先覺區分中觀師的方式並非善說
0025 中觀師的分類方式
0026 隨行佛護及月稱論師
0027 宗大師修學空性的歷程
悟入真實義之次第
0028 趣入真實性的次第
0029 醞釀衝擊空性的力量